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以意描绘,张仁芝坚持对景写生与心灵感悟,“京风墨韵”自有情

2019-12-08 14:28 北京晚报 TF017

北京画院自建院以来,寒暑六十余载,一直以“传承中国传统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目标和任务,张仁芝先生便是传承北京画院传统文脉的众多山水画家中的代表。仁芝先生于1962年进入北京画院,1995年退休,这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他丰硕的艺术成果已然成为后辈学习的榜样,与此同时为山水画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给我们以启示。

王明明


泡桐小院沐春风 张仁芝

仁芝先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李可染、蒋兆和、宗其香诸先生,并向北京画院多位传统派著名画家请教学习。其中,李可染先生的创作理论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面对现实,面向生活”、“精读传统和大自然两本书”。几十年来,仁芝先生一直谨记“以意描绘,欲颂祖国山河之美”的师训,他描绘名山大川,坚持对景写生与心灵感悟,强调意境的表达与精妙的笔墨相结合,注重全面的艺术修养,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不断寻求变化。

仁芝先生将北京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在游历祖国山河、开阔眼界与格局之后,他将创作重点转向自己居住、生活六十多年的北京城。在他笔下,有精美恢宏的皇家园林,有气势磅礴的中轴线,有自然人文两相宜的后海、香山、颐和园,伴着四季更迭与晨钟暮鼓。他坚持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写生经验一以贯之并强化心迹,从未因对故乡的熟悉而丝毫减弱自己的创造力和感知力,让鲜活的主观感受不断融入笔墨,使传统山水画生发出新的面貌。美学大家王国维讲过:“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艺术创作中对“胜景”的营造,除了对客观美好景物的描摹,更多归功于心灵上的再创造。

最近,仁芝先生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京风墨韵”画展,向观众展示他眼中的北京城。往往艺术家对身边生活见到的场景习以为常,对远离自己的东西更感兴趣,而仁芝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几十年里持续观察北京的山山水水,着意北京的细微变化,并且用心体悟,用笔墨表达出来,他的文化自信与对中国画的思考与实践,硕果累累,让人敬佩。

什么样的作品能够传世?我想只有表现时代的,有自己独特风貌又有笔墨传承及人文内涵的作品才能让人认可并流传。我们能见到仁芝先生既亲切又有温度的作品,实为一件幸事。

(原标题:“京风墨韵”自有情)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