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北京上万名残疾人幸福感提高,在“家门口”享受康复服务

2019-12-06 13:54 北京晚报 TF010

为1万名残疾人提供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为1000名残疾学生提供助学服务,这是市残联承担的2019年北京市民生实事重要项目,截至目前,这些实事已经超额完成,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所提高。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为残疾人

提供“一人一案”康复服务

“原来我的膝盖疼,走路没劲儿,通过康复训练,现在有劲儿多了!”今年56岁的孙先生因脑梗后遗症,右侧肢体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受限,日常生活诸多不便。今年,康复治疗师定期上门,有针对性地对他增强右侧下肢肌力锻炼。在接受了近3个月的入户康复服务后,孙先生的生活状态有了明显改善。这多亏了市残联的居家康复项目。

去年,本市首次试点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为5388名残疾人提供了便利和专业的康复服务。今年,这一项目再次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市残联介绍,截至目前,享受到精准、专业的社区或居家康复服务的残疾人已达10152名。

“今年我们着力瞄准肢体残疾人,提供‘一人一案’服务。”市残联康复部主任施继良介绍,今年项目分为区级和市级两类,区级项目依托现有康复项目或康复政策,共服务了4000名残疾人,市级项目则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让6152名肢体残疾人受益。

施继良表示,所有参加康复的残疾人都会接受评估,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将针对评估结果为残疾人量身订制康复计划。原则上,对每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时间不少于2个月,不超过3个月,人均服务次数不少于30次,每次服务时间不少于1小时。除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还会培训家属康复服务技能。

为残疾学生

建个性化助学档案

今年以来,还有1051名残疾学生享受到助学服务,本市为每名接受服务的残疾学生建立了个性化助学服务档案。

8岁的小诺(化名)属于精神残疾一级,以往都是在家接受教育。今年随着助学服务项目的实施,工作人员入户为小诺及家长进行了评估服务。通过与送教老师交流,工作人员发现,小诺原来精神状态的异常已经逐渐缓解,孩子基本符合入学条件。在市区残联及市区教委等各部门沟通努力下,今年9月1日,小诺也跟其他同龄小朋友一样,走进了普通学校的校门。“孩子对新学校特别喜欢,在学校表现良好,回到家中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老师也经常表扬。”小诺的父亲看到孩子的变化激动又欣慰。

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市残联和市教委采取了上门助学服务、集中助学服务和分散助学服务三种形式。“上门助学主要是对接受送教上门的残疾程度较重的残疾学生提供上门问需评估服务;集中助学服务主要是对在特殊教育学校和融合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集中开展政策宣传,评估对接服务;分散助学服务主要是对未能参加集中助学的各类残疾学生提供入户服务。”市残联教就部主任周鸿飞介绍。

本市还为每名残疾学生建立个性化助学服务档案,将个人基本信息、政策需求评估、服务情况落实等都记录到档案中,由此实现残疾学生助学服务全程记录可追踪。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任珊

分享到

做完手术别光顾着“养” 我国仅一成患者有康复治疗意识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始运营,未来可刷身份证验票乘车

北京:前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食品价格上涨7.6%

看着都舒心!观音寺“三横一纵”道路旧貌换新颜

新发地连开6场对接会,一大波优质农产品装进市民菜篮子

北京又多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三季花海,四季常绿!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