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国家卫健委:确保儿科不出现停诊拒诊
目前我国已进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童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儿科医疗服务工作任务繁重。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最新发布了“关于做好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儿科确保不出现停诊、拒诊情况,当医院出现患者过度集中超出接诊能力情况时,可开设儿科延时门诊和夜门诊,满足需求。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为有效统筹儿科医疗资源,保障今冬明春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诊疗服务顺利有序开展,国家卫健委针对儿科医疗服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包括:在季节性疾病高峰期,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根据儿童医疗服务需求,统筹儿科医疗服务资源,制订应急预案,做好门诊和急诊的有效衔接。针对医院出现患者过度集中超出接诊能力的情况,要建立应急报告制度,采取措施有序引导分流患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在不过度增加医务人员负担的情况下,统筹医疗资源,开设儿科延时门诊和夜门诊,以满足高峰期儿童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充分重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内科高年资医师的儿科专业培训工作,在儿童就诊高峰期充实儿科医疗力量。开展基层医生儿科急救以及常见病诊治培训,重点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和治疗能力。
同时,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对儿科门急诊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密切关注儿科发病情况,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做好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医疗服务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统筹儿科及相关重点科室医疗服务资源,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力量,在不过度增加医务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确保不出现停诊、拒诊情况,保障儿科诊疗工作有序高效。此外,要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畅通绿色通道,通过落实预约诊疗缓解候诊压力,通过改善就医环境疏解儿童及家属情绪,通过完善医患沟通机制预防医患矛盾的产生,通过加强对家长的儿科医学常识教育提升对医生的信任和理解;要加强儿童抗流感病毒药物等儿童用药和物资的采购储备,保障及时足量用药需求。
在儿童季节性疾病防控工作方面,国家卫健委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督促学校和托幼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校园健康宣传教育,严格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应当酌情减少或停止大型室内集体活动。
北京做法
首儿所一周门诊量增长超10%,即启动应急机制——
每个诊疗单元增10%号源
日前,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刘中勋在做客“2019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透露,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就诊高峰,首儿所已制定应急工作方案,当医院一周内门诊量增长超过10%时,就启动冬季高峰门诊应急工作方案。届时,医院每个诊疗单元将增10%号源,并增加夜间内科综合门诊的医生数量。
每年冬季,首儿所的门诊量就会呈现上升的趋势。“医院日均门诊量在6000人次左右。”刘中勋透露,当一周内门诊量增长超过10%时,应急工作机制启动,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号源供给量,延长门诊时间,全院联动。应急机制启动后,每个诊疗单元会增加10%的号源供给,覆盖所有科室,确保医生能接诊更多患儿。
为减轻急诊科的接诊压力,就诊高峰期时,首儿所还会在原有夜间内科综合门诊的基础上,增加医生数量,各专业医生针对呼吸道感染等儿科常见疾病进行综合救治,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需求。
傍晚来医院看病,会不会等待很久?刘中勋透露,为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医院会根据夜间内科综合门诊每日挂号的需求量进行动态调整,如果当日需求量大,排班医生的数量就会多一些,否则就会少一些。“我们希望患者学会利用这些就诊平台,普通的感冒、发烧尽量别都扎堆去挂急诊。”
作为一所研究型医院,首儿所还拥有病毒研究室,平时,研究室的工作人员会从临床抽取一定的病例样本,对流感病毒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判,及早发现当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配备有效的应对药物。当流感高峰应急机制启动后,病毒研究室也会迅速行动,快速检测患者是被哪一种病毒感染,通常在半小时内就能为患儿确定流感分型,从而指导临床医生有针对性的用药,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刘中勋透露,由于现在医院的流感病例数还处在比较低的范围内,所以目前尚未启动应急工作机制。一般来说,患儿冬季就诊高峰大约会在12月左右到来。
首儿所提醒广大家长,可以通过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114),或者京医通微信公众号、自助机,预约挂号。复诊患者,可在医生工作站复诊预约,部分慢性病患者还可以通过京医通微信平台的“精准复诊预约”。目前首儿所分时段预约就诊建议就诊时间段可精确到30分钟,家长尽可能地按照建议的就诊时间段就诊,避免医院周边拥堵,也减少在医院的滞留时间。
(原标题:进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卫健委:确保儿科不出现停诊拒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