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楼”筹款按单提成?水滴筹故事或是批量炮制,再度引发舆论声讨
“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里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可能是批量炮制的?近日,有媒体报道,该平台工作人员在医院里逐病房寻找病患,引导患者在自家APP上发起筹款。至于筹款项目上那些情况介绍,都是这些自称“志愿者”的人直接套用模板生成的,所谓审核形同虚设。丑闻的再次曝出,再度引发舆论声讨。
对于任何一个家庭而言,一场大病都是不幸的。曾几何时,很多病人苦于渠道有限,没有及时获得社会帮扶;很多爱心人士苦于能力有限,即便捐款捐物也只是杯水车薪。得益于网络公益的出现,一条求助信息能够传播至四面八方,善意的细流得以汇聚成爱的海洋。从这一点上看,大病筹款平台可谓“良心创业”。
但公司毕竟是要谋利的,在商言商的多了,一些公司开始变味儿,往往一边扩大筹款人数量,坐收善款存取的利息;一边推销自家保险,精准对接病患的保险需求。这样的运行逻辑决定了,这些平台只有扩大“求助者”规模才能增加营收,严格“绩效考核”才能刺激“地推”团队“拉客户”。久而久之,问题就出现了——患者靠着“编故事”收获了善款,“地推”靠着“拉人头”获得了奖励,唯有爱心捐助人士的善意被无情地消耗。近些年,网络筹款平台不止一次出现“翻车”事故。前有一相声演员在有车有房的情况下,以“贫困户”身份发起捐款;后有一年轻女子一边“替父筹款”,一边在微博高调炫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平台对问题的认识始终相当草草,往往把错误归结于“违规操作”与“审核不严”。
在原子化社会里,网络公益平台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善意与温暖延伸得更远,因此也成为人们献爱心的主流方式之一。我们既不能因为一两家平台出事就否定这种形式,也不能因为平台做的是善事就放任其野蛮生长。让运营方兼顾成本与利润,需要外部力量织密监管的笼子,约束好公司与求助人的行为。对于求助人的诚信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审核与追溯并重,一旦发现伪造行为从重进行处罚;对于公司方的“黑色业绩”,相关部门应该主动作为,划出边界底线。当所有参与者明规守矩,才能让社会力量搞公益行稳致远,让信任成为网络世界的主旋律。
公益不是生意,爱心不容掺水。期待在各方努力下,监管力量能早日跟上,让爱心的火种健康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