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化

大学者也有可爱的一面,作家出版社出版新书《钱理群的另一面》

2019-11-30 10:26 北京晚报 TF021

本报讯(记者成长)近日,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新书《钱理群的另一面》。本书是钱理群几十年所拍摄的照片的选编,展示了他生命、生活学术之外的另一面。其中包含了他对生命、自然、宗教等的认识。图文并茂。

钱理群,1939年1月30日生于重庆,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三任主编(与吴福辉共同担当)。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周作人论》《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1948:天地玄黄》等。

代序:

钱理群:我很看重我的这一面

-------《钱理群的另一面》的出版酝酿了二十年(责任编辑:窦海军)

钱理群先生不是摄影行家,也从未进接受过摄影的任何训练,只是拎个不入流的相机,“很不专业”地拍了一大堆“不怎么艺术”的照片。那么为何要编辑出版他的摄影画册呢?这跟他是钱理群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的问题是:难道一个思想文化名人随意拍的照片就值得出版吗?这是不是一种流俗的“名人效应”呢?

还有另外的视角。就是在某一社科领域思考深刻的人,他在其他社科领域的思考与行为会不会有独到的价值呢?也就是如果鲁迅画了很多画,他的画值不值得关注,值不是值得面世呢?最终的答案是,值得。因为这些画即使很不专业,但是起码是鲁迅的另一面的反映,起码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编辑钱理群先生影册的想法,源于1995我与他的第一次偶遇。

当时几个年轻人刚刚出版了各自的杂文集,邀请钱先生、王富仁先生等开个小座谈会。座谈、吃饭都在饭馆的小包间,很不正规的样子。我的现场感觉是,两位老先生事先都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发言犀利、厚重、逻辑清晰。

闲聊中,钱先生说他拍过一张照片——人在荒漠中,就是一个小黑点儿。他想以此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我猜想,这很可能是一张形式平淡却很有意味的照片,与我看腻了的那些内涵空虚、形式花哨的照片完全不是一码事,并引发我对于一个资深思想者的照片心生好奇。我说有机会看看您的照片吧,他连忙微笑摇头说,他的那些照片只是自己拍着玩儿的,实在拿不出手给别人看。

与钱先生真正熟络起来是十多年后的事情,直到2017年,我才翻看了他装了小半个大衣柜的影集,并且被他的一组“怪脸照片”所深深地打动——这位严肃的学者原来还有如此调皮的一面!钱老说他的照片和他的文字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世界,还说他更看重自己的这个世界,这是他从不视人的自己的另一部分。

 

对于这个有点出乎我意料的说法,我的理解是,已经唠叨了大半辈子的历史、社会、鲁迅……并已经出版了二千万字,他可能就此有些疲倦了;还可能是,他那绝望之中的希望的烛光,就要随着他生命的衰亡而衰弱而熄灭了,所以心生了隐隐的惆怅及复归生命本真的欲望。钱老常说自己是“五四之子”,但人更是“自然之子”。他不愿示人的这部分,很可能是更接近其生命本真的部分。人类需柏拉图、孔子,也需要郦道元、徐霞客,并最终交汇升华为老庄。我想在钱先生这里寻找的,正是老庄的当代因子,这也是他那支在绝望中发放希望之光的蜡烛下面的生命朴初的烛台。

至于钱先生的照片艺术上的“不专业”,这又是我的另一个兴趣点。我想看看,人类非艺术套路的表达,是否会更加的自然、朴实、真切,是否更容易得见艺术之真谛。

我以为,人类的审美意识与人类的起源同始,审美意识支配下的艺术表达是人的本能。而人类艺术发展到今天,其形式标新立异的变幻及内涵越发地偏狭或平庸,已经使艺术有了冷漠、晦涩、小圈子化的倾向,加之资本社会背景下的商品化的异化,使得所谓的严肃艺术越发地远离人间烟火,就此有的人甚至表达了“艺术的终结”之忧思。于是,我便想象,艺术是不是该向返朴归真的路数靠一靠了?于是,我便想知道在钱先生这里,一个“摄影艺术外行”是如何用摄影来朴素地表达思想情感的。

基于这样的思考,钱先生的这本摄影集子的“艺术质量”如何,就变得不很重要了。他的作品好,我们就多一回审美享受;不好,就当个艺术的失败案例罢了。然而我相信,不管它好与不好,不妨碍它会启发我们的一些思索。

钱先生多次说自己在写作之外是个缺乏爱好、毫无生活趣味、极其枯燥乏味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不走出柯尼斯堡小镇的康德,他可能比钱老还要乏味。可是,康德真的乏味吗?我对钱先生去过哪儿、拍了什么并不怎么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他于自己发表的那些文字之外还想了些什么。

交往中我观察到,钱理群与邵燕祥、朱厚泽、张思之、李洪林、戴煌、郑仲兵等这些老先生一样,也有着一颗赤子之心。聚会时钱先生的开怀大笑同样像个毫无城府的大男孩儿。

对于这类老人的“赤子之心”,我曾深受感动,后来就习以为常了。他们深怀赤子之心,原本是比较普遍、自然而然的。没有赤子般的单纯、质朴、真实、率性,他们又何尝能够成为如此卓越的老头儿?我很想知道的是,这“赤子之心”的下面是些什么东西,这“赤子之心”又升华出了些什么。于是,我在钱先生的照片中寻觅。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成长

分享到

九位历史文化遗存负责人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

原创戏剧《新西厢》中西结合,重解“中国古代爱情”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现不佳,《金刚川》上映10天票房过7亿

2021北京风景年票正式发行 新年票出游新增4家知名景区

多部纪录片献映,还原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往事

被赞今年最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