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纪录

徐柏村的“大日子”: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和村剧团结对共建

2019-11-23 11:50 北京晚报 TF003

北京的冬天,大风一个劲儿地吹,卷得树梢呼呼作响。几天前,记者从城区驱车百里,来到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大兴区安定镇徐柏村。推开村委会大院会议室旁化妆间的简易门,几位脸上挂着油彩的村民正聊得热络,他们是徐柏村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正在为今天的演出做准备。

刚一来到徐柏村,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来不及脱下外套,就和村里剧团的演员交流起来。

演出前,剧团里负责服装道具的王海松师傅会将所有衣服熨烫整齐,演出后也会仔细清洁装箱。据王师傅说,不少衣服比他本人年龄还大,由于保养得当,用了几十年的戏服依旧光彩照人。
徐柏村村级剧团正在表演河北梆子《秦香莲》。虽是业余演员,但韵味十足。

由于帽绳年头太久糟朽断开,“包公”的帽子在台上掉落,不得不暂停演出,回到后台紧急更换。

当地群众无分老幼,都沉浸在愉悦的“乡音”中。

1953年剧团成立,当年放置行头和道具的箱子如今依旧在使用。

这一天是徐柏村的“大日子”——市级河北梆子剧团要来和村里的剧团结对共建,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还要共同创作新剧目,吸引更多戏迷。

徐柏村的剧团最早成立于1953年,因坚持“义务演出”,在周边十里八乡很受欢迎。可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剧团不得已解散了。直到几年前,才又恢复了这支村级剧团。然而,如今却面临成员年龄偏大、剧团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这高亢的梆子曲调,就是浓浓的‘乡愁’啊!”剧团中,年龄最大的白荣庆老人已92岁高龄,因为年纪大了,家里人拦着不让他到外面吹风。可老爷子按捺不住好奇,还是一步一挪地偷偷“溜”到居委会,看晚辈们化妆。

化妆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大伙儿脚踩靴子,身着各色戏服,脸上涂着五彩斑斓的油彩。村委会门前响起锣鼓声,村民们扭起了大秧歌。一辆中巴车稳稳地停在大家面前,市级剧团的“大腕儿”们来了。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直奔化妆间和村剧团的演员们聊起来,从唱腔身段到剧目编排,王团长问得十分详细。

时针指向10点,伴着乐队伴奏,村级剧团演员依次走上台,为专业演员们表演最拿手的剧目——《秦香莲》。演出一结束,国家一级演员王英会快步登上舞台,面对面点出了村级剧团的问题所在,还特意指导了“包公”转身的动作要领,“包公”不仅连连点头,还专门拿出手机拍了段视频。

更令大家兴奋的是,专业演员们还带来了详细的结对帮扶方案,派名家和业务骨干深入徐柏村,从理论、表演、唱功、化妆、舞美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还要进入安定镇中小学,普及戏曲知识……坐在台下的白荣庆老爷子,一个劲儿地鼓掌:“有了市级剧团帮助,咱一定能承载好‘乡愁’!”

(原标题:梆子调里留“乡愁”)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陈强 文 武亦彬 摄

流程编辑 TF003

分享到

北京这群老党员一日行千里,奔波在扶贫路上

哇哦!昌平竟藏着一个“小鸟天堂”

迎国庆主题花坛亮相,今年整体应用200余个品种

2020中关村论坛和科博会开幕,多图看现场!

大片来了!雨后京城,晚霞与彩虹交相辉映

草原乌鸡蛋逐渐在北京站住脚,林下资源助力内蒙部分村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