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心理学家亚隆一生安慰无数受伤的心,其本人与母亲的心结却难解开

2019-11-21 09:22 北京晚报 TF008

心理学家亚隆曾经是我的最爱。2007年下半年,我所在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织了一个读书会,带领者张亚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选一个自己钟情的治疗流派。有选精神分析的,有选认知行为的,有选人本主义的,有选后现代的,而我则选了存在主义。后来,张亚给了我们一本繁体版的图书,让我们去复印、阅读。这本书就是欧文·亚隆写的《存在心理治疗》,上册的主题是“死亡”,下册的主题是“自由”“孤独”“无意义”。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我爱上了亚隆。

▌作者 郑世彦


《成为我自己》 机械工业出版社

当时,市面上还没几本亚隆的中文版图书,我另外只找到了一本《当尼采哭泣》,同样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与《存在心理治疗》是在书桌边读完的不同,《当尼采哭泣》大半是在地铁上读完的。后来更惊讶的是,《当尼采哭泣》竟然被拍成了电影。

读罢《存在心理治疗》,我还写了一篇读书笔记——《谈存在心理治疗的终极关怀》,发表在《大众心理学》杂志上。算是我阅读这本书的一个心得体会,也是对自己如何面对存在既定的暂时解答。

当时整天忙忙碌碌,却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后来我才知道,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是无法向人提问的。只能我们自己去回答它,让它消解在自己的日常行动中。

不管怎么说,亚隆算是我在存在主义治疗领域的引路人,而且在那段孤独和找不到意义的日子里,他还是我当之无愧的人生导师。

2017年年底,偶然有一天,我在华章心理的公众号上看到,亚隆平生的最后一本著作,也就是他的自传《成为我自己》将被引进出版。

我便随手转发了这则消息,并期待它能早日与读者见面。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好友杨立华就问我,愿不愿意和他一起翻译亚隆自传。由于当时手上已有几本书稿,我没有立即答应下来;但出于对亚隆和存在主义的情感,我也没有推辞。

后来,是立华一直与华章心理保持联系,邀我参加试译,签订合同,而我则坐享其成,只等待着分配给我的那一部分任务。

幸好亚隆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的文笔流畅,行文简洁,基本上没有什么长句、难句,所以翻译起来并不怎么费事。为了如期完成任务,我和立华达成协议:由他翻译第1至22章,我翻译第23至40章。

当我在朋友圈分享这一消息时,陈蕊老师自告奋勇帮我校对稿件,其中有14章经过陈蕊的润色,还有好友Alice也帮我校对了两章,在此向她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不得不提的是,在我们翻译这本书时,台湾心灵工坊出版的《成为我自己》已经面市,这一繁体版虽有几处翻译错误,且语言风格与我们有所差异,但其文采斐然,有目共睹,偶有词穷之时,它便成为我们的灵感之源。

亚隆在《成为我自己》这本自传中,竭尽全力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平凡的自我。

作为一位心理治疗大师,在第1章中,他回忆起来的竟然是12岁那年,那个毫无同理心的自己。他曾骑着自行车从儿时玩伴家门前经过,冲着她大喊“嘿,麻子”,以一种残忍的、毫无同理心的方式来获取她的关注。

谁知亚隆这一生安慰过多少受伤的心,但在85岁之际,他仍然对这种大多数男孩都玩过的把戏耿耿于怀,他心中一直想要说的是:“原谅我,爱丽丝。”

潜藏在亚隆心中的另一个情结是,他自认为在年少时没有遇到人生导师。他多么渴望一位穿着西装、学识渊博的有影响力的人,走进他父亲的杂货店并宣称他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小伙子。

但这终究是一场梦,从来都没有发生。当他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亚隆并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街坊、学校、玩伴;而在这个幻想中,他第一次被一个来自外部世界的使者所认同,这个外部世界比他所在的贫民区要好得多。

亚隆与母亲的关系也不得不提。每当母亲心烦意乱的时候,她就会认为:如果发生了什么坏事,一定有谁做错了什么,那个人就是亚隆。因此,在父亲病重的那天晚上,母亲不止一次地朝他大喊:“你——你杀了他!”那晚之后,亚隆决定从此对她关上心门。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他们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但你知道,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正如亚隆所说:“我与母亲的关系是我一辈子的伤口,但矛盾的是,她的形象几乎每一天都在我的脑海中闪过。”

书中还写了亚隆的创作故事。一次在塞舌尔岛之行快要结束时,多年的眼疾使他的视力开始下降,并伴随着对晨光的刺痛反应。后来,他不得不待在没有窗户的浴室里,靠着电脑本身的光亮写作,直到中午。到达巴黎之后,租了一间公寓,房间的百叶窗很棒,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亚隆便在黑暗中写作,直至完成了《当尼采哭泣》。等回到斯坦福之后,亚隆做了角膜移植手术。

读《弗洛伊德自传》,如其人格一般,我们读到的是极其克制与收敛。读《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亦是文如其人,带给我们满篇的奇幻和神秘。读亚隆的自传《成为我自己》,则让我们了解到大师生活中的平凡、真实和欢乐。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亲密关系》: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才更可能幸福?看看这些夫妻和情侣

专访毕淑敏:突破人生 如何凭借心理学做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史家实验学校将心理教育与园艺相融合 两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58%职场精神骚扰来自上司的冷暴力 这种情况下你能做什么呢?

心理咨询师成新兴行业 公众应破除“情感垃圾桶”误解

看透金钱的“网红老师” 菠萝科学奖两届心理学奖得主周欣悦

别太随意! 2018如何制定一个可执行的新年计划?

狗狗也会“读心术”: 能通过面部表情与人类沟通

心理学专家讲婚姻 女人心有所属的男人长什么样

心理专家支招应对校园欺凌 美澳韩日4国是如何处理的?

专访《心理大师》作者:如何证明嫌犯不是精神病患者?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