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北京冬季里亮丽鲜艳的山里红惹人爱,除冰糖葫芦之外还有不少吃法

2019-11-08 10:07 北京晚报 TF008

山楂又叫山里红、红果,但细分起来人们都把个儿小的叫山楂,个儿大的叫山里红。不管大小,共性就是一个字:酸。京城周边山区有野生的,有种植的,到了深秋,放眼一望,高高的山楂树上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红果,配着碧绿如翡翠般的叶子,微风吹来,颤颤巍巍,摇摇摆摆,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涎水倒咽。

作者 何大齐 文并绘


农民把果子摘下来,装筐用骆驼运往城里。果商趸入大量山里红,加工成有七、八个果的小串冰糖葫芦,小贩插在稻草捆绑的木棍上沿街叫卖。或者做成一、二米长的大糖葫芦,在厂甸庙会上出售。我最爱吃的是一种称作“榅桲(wēn po)”的山楂食品,小时候常奇怪怎么叫这么两个字儿,后来查书,才知道是借用了和山楂相似的一种酸性植物的名字。它是把红果中间的核儿都去掉,加上冰糖用开水一冲,装在大玻璃瓶里,盖好盖儿浸泡一段时间,待瓶内的山楂和冰糖都溶化了,汁液用勺子一舀,都拉黏儿。这就算做好了,摊商论碗儿出售。站在寒风凛冽的街头,端着白瓷碗,里面是玛瑙般鲜红的汁儿,晶莹剔透,又酸又甜,别说吃,光看两眼,就拽着大人的衣襟走不动了。后来母亲冬天有时也买回山楂,在家给我们做,那真是几个孩子天天看着瓶子数日子的时候了。

初冬到早春时节,胡同里常有叫卖山楂的小贩。除了推车提篮之外,有一种很有意思的销售方式。游商把用绳串起来的大小山里红,胳膊挎着,肩上左右斜背,全身见缝插针般挂滿了,走路踢里秃噜,大声叫喊“卖山里红啦!”论串卖很便宜,但这种叫卖的装束,却让我们这些孩子兴奋不己,有时能跟出老远。还有的小贩更逗,他把一串一串的山里红象佛珠一样,专挂脖子上,还不多挂,就几串,扯开大嗓门吆喝:“大串山楂来,就剩两串了哎!”怎么卖也是喊就剩两串了,有不明真相的老人以为货好奇缺,就出来买了。我们淘气的孩子偷偷跟着他看,在隐蔽的地方他放的包里还多着呢!当他又叫卖时,我们也起哄喊“大串山楂,又变出两串来!”气得他冲我们一跺脚,我们就哈哈大笑四散而逃。北京冬天水果很少,这土生土长,亮丽鲜艳的山里红,也成儿时不能忘记的美味。胡同里小贩此起彼伏的吆喝,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嘴里兜里的零食,还有晴空暖日下看叫卖的欢乐!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北京街头小吃撤摊儿进店:卫生改善价格略涨,不再“靠天吃饭”

无论“土著”还是“北漂”,在这套丛书中可以找到老北京风貌

逝水流年,往事如烟,忆老北京东四一带故人故事

老北京水井为何苦井多甜井少?宫廷每天派车出西直门,到京西玉泉山取水

记忆,是能够让老北京复活并显影的“试纸”

老北京无空调无电扇的年代怎么过三伏?暑汤摇扇夏衣别有特色

老北京夏天的味道:“旱三白”、“蛤蟆酥”、“酥瓜”都是啥?

从数字看老北京:一口京腔,二口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

老北京风情:大碗茶

天贶节:老北京的“洗晒节”

老北京这道名小吃颜值味道都不讨喜,大家为何却越来越上瘾

老北京人钟爱的老豆腐好不好吃全在作料,对比豆腐脑至少有4点不同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