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丧子后该怎么办?读了这本书、当事人、陪伴者或许能有些启发

2019-10-26 15:17 北京晚报 TF011

一本书,承载着一个沉重而揪心的主题——“丧子”、“失独”,摆在我的书桌上。它是谁写的,又适合谁来读?对于中国那些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它是否会带来帮助?对于那些希望帮助丧子或失独者的人(也许是心理治疗师,也许是社会工作者,也许是医护人员,也许是政府相关人员,也许只是亲友们),是否富有启发?

高峡 制图

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我静静地读完了这本书。我想说,这是一本丰厚而温润的书,也是一本超出了我预期的书。

我知道它是一本学术书籍,因为它有着一个严肃的书名《哀伤理论与实务:丧子家庭心理疗愈》。我有点担心它过于学术,吓跑了那些非学术却有需要的读者,毕竟一般学术著作是“冷”的,是与人的情感有意拉开距离的。

当我知道它的两位作者,一位是失独的父亲,一位是眼见自己的老母为丧子而心碎的学者,我又担心它是否足够丰富和扎实,是否能超越作者自身的经验,因为我深知生命与死亡是多么复杂,多么因人而异。那些身处丧失中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的痛苦只有“同命人”才能理解,而心理学家近些年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无疑对丧子家庭和失独父母理解自己的处境,找到与哀伤相处的方法会很有帮助。

读完之后,我的两个担心都不存在了,反而有了一个好奇:我好奇两位作者是如何工作的,因为书中所呈现出的工作结果,让我产生了一些强烈的感受。一是他们的工作量巨大,我不敢说他们穷尽了近年来学术界相关的研究结果,但估计“漏网者”不多。对于丧子与失独的相关调查和访谈资料,对于丧失与哀伤的研究和理论,他们都认真做了梳理和分析,哪些是中国的丧子或失独者最普遍的感受、最难以面对的情境?哪些丧失和哀伤理论能与中国的国情和文化相融?哪些新的研究进展,对于当事人和陪伴者、关怀者可能富有启发?中国的丧子父母和失独家庭,又是通过哪些方法有效自助的?这些在书中都一一呈现出来。这样的梳理和分析,我不敢说一定填补了中国的空白,但对于实务工作者来说,无疑打开了一扇巨大的窗户,使他们有了更加宽阔和富有景深的视野,有了更具弹性的思路,有了更多样的方法和工具,所以我觉得它是丰厚的。

同时,我分明又在作者条分缕析的行文中,感受到一种学术著作很难感觉到的温度。它并非来自表达情感的形容词,更与感叹词无关,我猜这温度可能与一件事情相关,就是那些丧子家庭、失独父母,那些陪伴者、关怀者,其实在每时每刻、在每章每节,都一直作为读者出现在两位作者眼前。对于同样有着刻骨铭心之痛的他们,写作这本书绝非一个“项目”,一个有待完成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生命的需要,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使命,只是他们把这种需要和使命,转化为创造与服务的行为,使其持续发热而不是激烈喷发,所以我说此书是“温润”的。

我想,对于不幸遭受丧子或失独之痛的人来说,本书第五章《如何应对常见的困境》会特别有贴近感。丧子、失独会带来许多难以言说的难堪和痛苦,一些由生活细节在不经意中勾起的情绪波澜,对此他人往往难以觉察和体验。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失独妈妈,过年时在微信群中看到拜年表情包有孩子喜气洋洋的形象,顿时情绪崩溃,冲进卫生间大哭。两位作者将这些问题梳理出来,例如:如何与别人谈论逝去的孩子?在孩子生日和忌日到来时,排山倒海的情绪该如何应对?不想和亲友一同过年可以吗?亲友躲避自己怎么办?要不要再生育和领养……他们通过分析和案例,帮助丧子或失独者直面这些问题,也去了解不同的应对方式的利与弊,从而为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作者还提醒我们,那些丧失孙辈的老人也是需要抚慰的,不要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哀伤者”。

无论是丧子或失独的父母,还是陪伴和关怀他们的人,对于阅读这本书,我的建议是细嚼慢咽加上多次反刍。细嚼慢咽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适应这个沉重的主题,更深地理解自己、理解丧子或失独者,理解“哀伤并不是一个需要征服或者被打垮的敌人,它是你在失去挚爱亲人后的一个必然的过程”;而通过多次反刍,读者能一次次从中获得信心和力量,重建生命的意义,在哀恸中浴火重生。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也有着最大的失独父母人群。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也需要为世界贡献一本这样的著作。(《哀伤理论与实务:丧子家庭心理疗愈》,王建平、[美]刘新宪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1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