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大庆电影”:从《创业》到《铁人》

2019-10-25 08:46 北京晚报 TF003

60年前,1959年9月,王进喜去北京参加群英会。当时的中国被外国专家判定为“贫油国家”,北京大街上的公共汽车因为没有汽油,车顶上背着一个煤气包做燃料。这个景象深深地刺痛了他。1959年9月26日,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为标志,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王进喜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1960年,王进喜率领他的钻井队奔赴现场,参加了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王进喜在石油大会战誓师大会上代表五万多名石油会战职工吼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

作者 杨庆华


大庆题材电影:准备工作早已启动

电影《铁人》中保留了王进喜在誓师大会上这一段著名的发言。

王进喜:“去年我上北京,看见汽车驮了个煤气包在路上跑,我就蹲下来走不动了。人吃不饱贫血,国家吃不饱也贫血啊!伙计们,贫血就没有力气,没有力气就等着遭人欺负吧!一个大男人拉家带口子,浑身没力气,拿什么养家糊口?让老老少少怎么指望你?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员是这个家里的孝顺儿子,是下地干活儿的壮劳力!上有老下有小,风里来雨里去。你是受苦的命,你就认了吧!同志们,我,王进喜!代表我的井队发个誓。为了让国家永远不贫血,我们自己的血已经烧热了,已经给备下了!为了让这个家里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同志们,胳膊粗的都把胳膊举起来,拧成一股劲儿,把落后的穷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让瞧不起我们的人欺负我们的人统统见鬼去吧!”

2009年,为纪念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刘恒编剧,尹力执导,吴刚、刘烨主演的电影《铁人》公映。这是继《创业》(1974年)、《希望》(1977年)之后,第三部反映大庆题材的故事片。

拍摄大庆题材影片的准备工作,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启动了。根据周总理的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编导前往大庆油田深入生活、搜集素材。196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孙羽来到大庆,与来自北京的金山、孙维世一起筹拍故事片《初升的太阳》。

令人遗憾的《初升的太阳》

《初升的太阳》改编自孙维世编导的同名话剧。孙维世是中央实验话剧院的总导演,她十分熟悉大庆生活,见到油田工人总是亲热地又搂又抱。有一件小事,给孙羽留下深刻印象:“大庆党委会议室的茶叶是袋装的,一毛钱一袋。一天,大庆党委通知开会讨论《初升的太阳》剧本。开会前,剧本发给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员。孙维世很细心,她问摄制组的场记:‘发下去多少剧本?有多少人参加会议?’会议快开始的时候,孙维世来到会议室,拿出准备好的钱,然后把茶叶一杯一杯地泡好……”

《初升的太阳》剧本在大庆讨论通过后,金山和孙维世带着剧本回北京送审。随着“文革”的爆发,《初升的太阳》没有开始拍摄就流产了。回首这段往事,孙羽十分感慨:“金山和孙维世对影片有许多设想。他们考虑将外景地选在大庆和甘肃玉门,内景戏在大庆搭建摄影棚拍摄,选用非职业演员……很遗憾,我没能和他们合作完成这部影片……”六年后,1971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再次组织创作反映大庆题材的剧本。一个结合了大庆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40多人的创作组,整理了300多万字的素材,写出《钻塔战歌》的剧本提纲。1972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张天民、导演于彦夫到大庆,深入钻井队、采油队了解情况。之后,他们又到了克拉玛依油田、玉门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1973年8月底,张天民写出《创业》初稿。张天民写的《创业》初稿中,总地质师章易之站在工人的对立面上,成了大会战的绊脚石。剧本送到大庆工人中讨论,工人们提出意见,说:“用这样的总地质师怎么能把大会战打上去?”工人们的意见,对张天民写第二稿起到了一定影响。在第二稿中,张天民对总地质师章易之这个人物做了一些改动,让他最终又回到工人队伍当中来。

第一部反映大庆精神的故事片

1974年2月,在剧本尚未定稿的情况下,影片《创业》开机拍摄。影片的几个主要演员都来自话剧团:周挺杉的饰演者张连文来自山西晋中话剧团;政委华程的饰演者李仁堂来自承德地区话剧团;总工程师章易之的饰演者陈颖来自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冯超的饰演者刘国祥来自哈尔滨话剧团。

《创业》的突出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周挺杉和华程这两个人物形象。周挺杉是铁人式的石油工人的英雄形象,华程是战斗在石油工业战线上的党的工作者的艺术形象。剧作者塑造周挺杉和华程的形象,既从大处落笔,又从小处着墨。影片中华程和周挺杉在宿舍促膝长谈一场戏,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挺杉:“我们的钻机明天到站!”

华程:“等等,我把那台吊车拨给你,你拉上钻机,上龙虎滩快速拿下第一口井,接吊车去吧!”

周挺杉:“不!政委,你不用考虑我,这公报揣在怀里,就像一团火,你刚才说的,又是火上烧油,烧着我们石油工人的心!好容易到了大油田,能不上?上,有困难,不上,就更困难!”

华程:“可一部钻机六十多吨,一台吊车,是最起码的条件了。”

周挺杉:“我们井队几十个工人,就是几十台吊车,几十台拖拉机,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想方设法,拼死拼活也要上!”

华程:“老周,这正是会战党委想喊出来的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2016年11月25日,影片《创业》中饰演周挺杉的演员张连文在北京家中对笔者回忆当年在大庆体验生活的情景:“那时候大庆四周都是水泡子,一片荒原。我住在1205钻井队,就是铁人的那个井队。每天我们到油井和石油工人一起干活。伙食和工人们一样:一碗汤、两个馒头。大庆冬天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碗里的汤很快就冻成冰碴儿。”

影片《创业》中饰演总地质师章易之的演员陈颖,当年跟着大庆的工程技术人员体验生活。他回忆说:“我学习怎么看图纸,怎么用计算尺,怎么写仿宋字。我接触到很多工程师、总工程师。有一天,我跟着总工程师到工地去。路上总工程师对我说:‘咱们搞工程设计的,错划了一条线,工人就多流几身汗。’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技术人员和工人之间的感情。那时候,工人和技术人员都穿一样的衣服,大会发言时,大家都头头是道,分不出来谁是工人谁是技术人员。《创业》拍了一年多,主要在大庆拍摄,解放前那段戏是在玉门拍摄的。每天拍摄的样片都送到‘长影厂’审查,基本上还是很顺利。导演于彦夫拍戏很认真,经常亲自给演员做示范。最初剧本有句台词,章总工程师对周挺杉说:‘究竟谁是油田的主人?’我提出这样写不好。导演同意修改。后来这句台词改为:‘无怪有人问我,谁是油田的主人?’”

1974年12月,经过九个多月的拍摄,《创业》摄制完成。1975年2月9日,新华社发出电讯稿,题为:“春节期间将上映《创业》等一批新影片。”电讯稿称赞《创业》“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周挺杉的英雄形象,为我国工人阶级高唱赞歌。”2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创业》即将开始在全国上映。2月11日,农历正月初一,《创业》在全国上映。

《创业》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反映大庆精神的故事片,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电影园地中迎风挺立的一株腊梅,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2008年,作家刘恒动笔重述铁人故事。刘恒说:“开笔之后,还是没有感觉,心情颇为沮丧。记不清哪一天了,在黄昏懒洋洋地看碟,是一部手法朴素的纪录片,里边有铁人和他的井队。铁人脏脏的,瘦瘦的,眼珠子显得特别大,正在不停地拉动一根绳索,同时不停地往身后看——他在看什么呢?我刚这么一琢磨,鼻子突然一酸,眼泪呼一下就冒了出来。我静静地躺到床上,觉得非常踏实,非常幸福,我确认自己终于找到那种奇妙的感觉了。”

从1974年的《创业》到2009年的《铁人》,两代电影人将中国石油工人以英雄气概艰苦创业的历史史实和生活画面记录在了胶片上。胶片记录的身影,依然影响着后来的人们。

来源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 TF003

分享到

大庆油田发展建设焕然一新 王进喜带过的队伍依然有"铁人精神"

大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冯忠宏坠亡 警方排除他杀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