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策展人崔波自诩是“包工头”,这有另一番阐释,其实他也是艺术家

2019-10-23 01:00 北京晚报 TF011

上周末北京国际摄影周开幕,中华世纪坛举办的“70x70的中国图像史——从70位艺术家看1949年以来的中国摄影”是这次摄影周的重头戏,作为该展览的策展人,崔波是近年国内影像展览领域值得一提的人。

作者:吴勇


“艺术接地气”的理想

浓眉大眼的崔波有一股静气,谈起过往、未来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与他身后书架上的一尊佛像相映成趣。崔波的夫人从他身后走过,用手指在空中戳戳点点他的头,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说:“这是一个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主儿。”

夫人的表情把我逗乐了,倒也一下子让我从崔波平缓的语气中透视出另一个他。朋友们都习惯叫他“老崔”,对于我们这代曾经迷过崔健的人来说,“老崔”不只是一个称呼,更是一个充满寓意的符号,当眼前的崔波把他的经历娓娓道来之时,我感觉“老崔”放在他身上恰如其分,死磕、思辨、理想等等摇滚精神总是在他的故事中若隐若现。

“你是图片领域最重要的策展人之一吗?”我有意将问题问得满一些。“应该是吧。”老崔的回答倒挺直率,当一个儒雅的人说话不拐弯抹角时,常常有一种“不由分说”的张力。事实上,如果把整个近两年老崔做的展览列一个表,这种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情绪记录馆》《班级里的摄影角》《一个乡村小学的影像实验文本》《小岛青年工作坊展》《东莞作用——大型艺术展》《以一条小河为艺术样本》,以及眼下的《70×70的中国图像史》。刚过天命之年的老崔,一年多时间,一口气做了近二十个展览,他的行动力之强让人惊讶。“估计这两年没有一个策展人做的展览数量超过我。”崔波说。

老崔把以上展览整理成册,用了一个总标题“崔波,是一个包工头”。册子中配发了几张他躺在《东莞作用》展览施工现场地板上的照片,身旁堆放着纸板废料。标题和照片都很打动人,崔波用一种反高大上的语境,低调总结了自己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其实谁都知道,当工作如此密集时,工作和生活就是一个意思了)。把自己的身段放下,表达亲历亲为的状态,却分明有一种反叛虚伪艺术的深意,强调“艺术接地气”的理想。

正在世纪坛展出的《70×70的中国图像史》海报

从媒体人到策展人

事实上,从以上这些展览名字中,便可一窥老崔的展览思想——艺术对生活的干预。

《情绪记录馆》《班级里的摄影角》《一个乡村小学的影像实验文本》,都是以小见大展现生活中那些被忽视而又寓意深刻的细节。就内容来说,最典型的当属《小岛青年摄影工作坊展》,这是崔波最看重的策展项目之一,他在重庆江津夏坝镇展开了一场全新的艺术实验,他希望以艺术为切入点,改造中国的乡村社会。“夏坝那个地方美极了,还有当年三线建设留下的遗迹,自然与历史交隔在一起。”说这番话时,崔波眼睛里闪着光芒,像是被晏阳初、陶行知这些民国老先生的理想附体了。

“天命之年,人还有多少维新的动力和资本”这是我的疑问。老崔用当年成都商报采访他的一篇文章标题作答“崔波,永远比别人提前一小步”。他想说的是,面对后人追赶,唯有变是不变的,要立于潮头,你就得比别人想得远,哪怕是一小步,但随着时间推移,一小步的复利,就会大得惊人。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崔波埋头苦干,把事业交给了爱因斯坦的论断。

将时光倒拨,图片编辑、艺术园区开拓者、策展人,这是崔波众多职业身份中的几个,简单的标识无法完全概括20多年来崔波事业的迭代,但却能勾勒出他成功的一条明线和台阶。崔波事业起步于20年前的广州,他先后供职于《新周刊》《21世纪环球报道》《南方日报》等当时国内最新锐媒体,任图片编辑,也就是在那时,他比国内同行更早认识到了图片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当时广州的媒体最发达,像美联社、法新社,洛杉矶时报等大媒体都会找我们合作。”老崔在合适的时间,站在了合适的地方,此后他辗转北京上海,好像总能踏对点,这或许也是他的幸运之处。在广州时,老崔开始系统收集国外和国内老照片,这些照片成了日后他转型策展人的基础。

2004年为北京奥运会服务,北京创办了大型图片报《竞报》,盛邀之下崔波北上,担任了这份视觉报纸的图片总监,这为他日后创办竞园埋下了伏笔。2007年崔波有了打造国内最大图片产业基地的朦胧想法,他当时住在后现代城附近,常会骑自行车在附近转悠以寻找合适的场所,偶然间发现了东五环外广渠路的北京供销总社仓库。当时广渠路还未贯通,道路泥泞不堪,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里的价值。“那时候这里的仓库到处堆放的是锅碗瓢盆和棉麻制品这类东西,铁门锈迹斑斑,破败不堪。”但在一片破败中,崔波却在脑海中拂去尘灰看到了竞园未来的模样,事实证明了他的眼光。

奥运会后,崔波选择离开竞园南下上海,上海世博会前后,崔波一共又参与了10个世博会场馆的设计和运营。在沪两年,对老崔来说,更重要的是一次观念上的再造。“我第一次看见展览是可以立体的。”

世博会能留下什么?会不会在热热闹闹一番后,人走茶凉仿佛一切没有发生过?如何让国外先进的艺术观念惠及国人?在世博会高光之时,置身黄埔江边的崔波已开始思考未来,思考世博会的文化遗产。“其实就文化多样性来说,国内城市中,上海是最好的。”多年后回想,崔波认为上海有着尤其发达的市井文化,艺术更容易下沉,并落地生根。崔波几乎没有多少犹豫,就决定转型做一名职业策展人,希望通过影像艺术展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十年前,崔波的观念放在今天也一点不过时,如今崔波策划的展览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被进一步强调。

崔波策展的《一个乡村小学的影响实验文本》海报

老崔和他的展览

在前述的《小岛青年摄影工作坊展》中,崔波在重庆江津夏坝小镇上的展览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整个展览中,夏坝一个小岛上的每个家庭都打开家门,每户人家的客厅、菜园,每幢楼的楼道都可能成展览场景的一部分,艺术与家庭的关系被空前拉近。我说老崔不仅是策展人,骨子里更是一位艺术家,老崔笑笑不置可否。他的每一个展览都像是他的艺术实验,他投一粒石子于湖中,然后细心观察层层涟漪的变化,“艺术突然间呈现于乡村生活中,这种反差感很像行为艺术,但这并不是展览的目的,而是一个途径,我们要观察的是艺术介入了小镇后带来的种种改变。”崔波希望未来它能成为像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那样具有世界影响的乡村艺术项目。

《东莞作用——大型艺术展》是他去年做的一个大型展览,庆祝东莞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办方辗转找到了崔波,他从四张不同年代人民日报报道东莞的文章找到了灵感,东莞制造是中国制造的缩影,而中国制造又是千千万万产业工人汗水铸就的。他希望将宏大的命题落实到具体的微观层面,将改革开放40年东莞制造业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用艺术手段重构出来。之后崔波花了四个月时间在东莞工厂里寻找素材。

从东莞一家锅炉厂仓库里发现了380多期封存完好的厂报;几百件工装,100多张工人宿舍上下铺被收集起来。最幸运的是从一家芭比娃娃代工厂里,崔波抢来了200多斤工人吊牌工卡,之所以说“抢”,是因为这些工卡正在被送往粉碎机的路上,此前成吨的工卡已经被碎为齑粉。

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粉碎机粉碎的何止是一张张工卡,粉碎的是无数工人一段段的青春岁月。崔波同意我的说法,如果没有一颗悲悯之心,你将看不到东莞奇迹背后的这些细节,宏大的成就总是光鲜瞩目,不会缺少人记录,而一粒微尘也应该有它在风中的位置,那好吧,就交给艺术。崔波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崔波找到了70位摄影师,从摄影史的角度,用图片细节再现了新中国70年的沧桑巨变。在他看来,历史不只是一副宏大的框架,更多时候,历史是由一帧帧细节建构起来的。对于普通人来说,70年,25550个日日夜夜,正是因为有了年复一年很具体的每一天,历史才真正有血有肉了。用老崔喜欢的“复利”一词来回看新中国70年历程,今日中国之辉煌成就,收获的正是这70年时间的复利。

“策划那么多展览,谁来投资呢?”我问。

“如果没有那么合适的赞助,我自己垫上一部分。”老崔说找赞助商的确不容易,自己也属于不爱求人的类型,还好多数展览策展都还顺利,毕竟20多年积累下来不错的人脉资源,总是能找到变通方式。他夫人说他做事不计成本,为了项目有点不管不顾的劲儿。他倒认账,笑笑也不反驳,夫人说完也就乐了,笑容里满是对他的包容。

去年一个展览让老崔倍感遗憾,去年是抗战中武汉会战80周年,他策划了展览《武汉1938——一所大学与一个炮火中的城市》,单文字资料就14万字,图片2000多幅,涉及卡帕、吴印咸、田汉等23位艺术家1938在武汉的故事。本来崔波希望在他的母校武汉大学举办,最终未能如愿。崔波把这个展览也一并收录在了2018年展览目录里,标注为“一个准备最充分的展览,遗憾没有做成”。在目录的最后一页,崔波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了又一番阐释——策展人不做资源的简单组合和叠加,包工头也是艺术家。字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副不媚俗的姿态,老崔温文尔雅的模样下,一颗特立独行的心跃然纸上。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1

分享到

“全面小康·科技同行”展开幕,来中国科技馆感受“科技改变生活”

北京市文联成立70周年成就展展出:老舍这样建议齐白石“画”出蛙声

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展出,78件文物还原真实的苏东坡

“无形的剧场”开展,部分展品反映了艺术家对疫情的思考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开展 乾隆年间漆纱首度与公众见面

“郑和宝船”驶入国博,原来它长这样

西夏文献、敦煌遗书、“天禄琳琅”......“妙手”下,它们重获“生命”

最大规模古籍修复成果展昨天开幕,修复那一卷敦煌遗书用了两星期

明天起到故宫重温《水调歌头》,78件苏轼主题文物再现千古风流

宝鸡出土的青铜器精品亮相国博 65件国家一级文物集体展出

首开集团战疫主题展览揭幕,400多件展品致敬战疫“逆行者”

国博展出200余件(套)文物:穿越千年的“无声音乐会”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