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委员市民共议预约诊疗院前急救:急诊分级候诊可破解“急诊不急”

2019-10-22 14:22 北京晚报 TF010

预约诊疗开展得怎么样?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是否及时有效?

市民最有发言权。今年11月份,市政协将围绕“完善预约诊疗,改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召开议政性主席会议,就相关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作建议。日前,一场由市政协教文卫体委举办的市民恳谈会,就把市民请来和政协委员们面对面恳谈,共同为完善预约诊疗,改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出谋划策、凝聚共识。

聚焦“老人挂号难”

场景:挂个号喊得周围人都知道密码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颤巍巍地拿出社保卡递了过来,朱庆婕接过社保卡,在自助取号机上一通操作。该输入支付密码了,老人又抖着手拿出一张小纸条念了起来,可能是因为耳背,老人的声音特别大,周边有不少人扭头看了过来。“您这密码喊得全世界都知道啦!”朱庆婕冲着老人耳朵大声说了一句,赶紧接过纸条帮老人输入密码,完成支付。

这是参加恳谈会的市民代表、丰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朱庆婕亲身经历的事情。她时常要带家里老人去医院看病,热心肠的她没少帮老人们挂号,而类似的情景也在不少医院的自助挂号机前上演。“我觉得现在的网上挂号、现场自助取号很是方便,可是经常被老人叫住帮忙,也切实体会到他们的无助。”朱庆婕说。

老人挂号难,是不少市民代表普遍的反映。来自西城区南北长街社区的居民代表郗俊杰今年60岁出头,很少去医院看病的他前些日子去了趟医院,发现不会挂号啦,特别茫然。“还好,边上的人教着,咱的理解能力也还成,自助挂号确实方便,年轻人玩这个溜着呢,但是咱们就差点事儿。”郗俊杰说,看到很多老人在那溜达着找人给挂号,有的上岁数了教半天也不会,还挺着急。

建议:引入志愿者和人脸识别技术

在海淀区田村路街道玉阜园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毕珅建议:“医院取号机处应设有老人服务专区,安排工作人员或是志愿者专人值守,标识要明显,让老人知道在哪里能够得到帮助。”

此外,他认为,志愿者服务可以让社区介入。“我们在社区基层工作,有时候就有大爷大妈找上门,求着工作人员帮他们挂号,建议养老驿站、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增加这项内容。”

市政协委员、中国医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卫健委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杨跃进也和市民分享起了他的“暗访”经历。杨跃进是第四调研小组的成员,小组的研究的方向是“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我们去天坛医院调研,那里有200多台挂号机,我就把自己当成患者,拿身份证去挂号。我按照屏幕上的指示,非常轻松就完成了挂号,挂号系统应该是用户友善型的,让使用者享受最大化的便利。”

杨跃进说,目前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已经有很好的商业应用,完全可以应用到挂号预约领域,老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首次绑定,此后就可以在医院内享受“刷脸”服务,不用再重复输入各种信息,应该让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帮老人摆脱技术壁垒。

聚焦“院前急救难”

场景:急诊病人送不进常去的医院

“您最好别去,您前面已经有4家都没进去了!我劝您别去,因为没有床位……”一次,母亲血压飙升到200,赵红燕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电话里说明老人行动不便,家里没人能抬老人。

来自海淀区的市民代表赵红燕回忆说,救护车来得很及时,也有两个负责搬运患者的随行人员,非常快捷方便,所有处置都非常好。可是送医院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赵红燕要求把母亲送到老人一直就医的医院,救护车大夫却希望她另选一家医院,原因是没床位送不进去了。

“我母亲一直在这家医院就医,过往病历都在这家医院,一连系统病人情况都能调出来,能节省很多环节。”赵红燕一下子就蒙了,没办法,只能要求救护车还是将母亲拉到常去的医院碰碰运气。

“结果连大夫的面都没见着,门口一个保安就说没床位了,不让进。”在赵红燕的坚持下,保安给她叫来了医生,可医生也很无奈,说是没床位没法收治。

“我母亲是坐轮椅来的,你们可以在轮椅上给我母亲抢救!”一番交涉后,赵红燕把母亲送进医院的急诊室,还是临时“挂床”。这一次看病经历让赵红燕印象深刻。

建议:分级就诊和协同合作释放资源

急诊资源紧缺确实是一大问题。政协委员们表示,医院“急诊不急”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大医院,大量非急诊患者占用了急诊资源,急诊资源不能得到合理使用,致使大医院“看病难”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因此延误危重病人的救治。

北京市今年5月起在20家设有急诊的市属医院启动了“急诊分级”就诊工作,就诊前先分级,改变以往“先来后到”的就诊顺序,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候诊。但是来自医卫界的委员们认为,目前分级诊疗制度还难以匹配急诊分级,面对人才短缺、大医院虹吸效应严重等现实,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参与恳谈会的委员们建议,在现有“急诊分级”情况下,加强协同合作,让急诊资源最大化利用。这种协同合作包括院内协同,即在急诊诊疗后,协调对应科室予以进一步治疗,也包括医联体内协同,即在急诊诊疗病人病情稳定后,转诊到医联体内二级医院进行康复和后续治疗。这样让急诊室最大限度地空出医护力量和床位,让急诊资源随时准备抢救生命。

聚焦“急救素养”

场景:身边的急救挽救老人性命

一位居民代表讲述了自己小区亲身经历的事。一天上午10点多,一位老太太晕倒了,有居民跑到居委会找人,居委会第一反应是赶紧通知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很近,比起120肯定快。”这位居民代表说:“社区医生两三分钟就赶到了,背着急诊箱,一到现场就确认是心梗,又是喂药又是按压,救护车还没到,老太太就给抢救过来了。”而社区里另外一位年轻人却没有等来幸运之神,早晨7点多突然晕倒,也是心梗,社区医院大夫没有上班,现场也没人会急救,等救护车来了,小伙子已经去世了。

“我们也和社区大夫探讨过这个事,就几分钟的黄金抢救期,小伙子没有得到有效救治。其实我们社区也进行过急救培训,有些居民学习过相关的急救知识,但是在关键时刻没人能站出来。”

这位居民代表说起社区大夫给他讲的一件事情:一位大夫到外地旅游,救助突然晕倒昏迷的心脏病人,没救过来,结果愣是让人给告了,说是没有异地行医资格。救人时千钧一发,可是谁会救?谁敢救?这些都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不得不考虑。

建议:急救培训知识急需进课堂

杨跃进委员表示,我国急救知识的普及非常欠缺,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急需进课堂,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学起。

急救知识培训进课堂,可以融入到心理课、生理课、体育课等课程中。“我们不是要求小学生去救人,而是让小学生知道急救知识!”杨跃进说,小学学习相关健康、急救知识,中学、大学以急救技能的培训为主,并可以颁发相应的急救资格证。这样,随着义务教育开展,国民的急救技能普及将慢慢成为现实。

市民代表常卫东非常同意急救知识进校园的做法:“我母亲突然晕倒,孙女恰好接触过相关知识,觉得像是脑溢血,立即让奶奶别动,叫来救护车。因为处理得当,母亲愈后效果特别好。如果当时胡乱挪动老人,重则危及生命,轻则很大可能瘫痪。”

针对如何保障人们遇到突发情况敢于出手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参与这一调研课题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孙东东。他说,目前针对突发情况下的急救我国法律中还没有免责条款,因此导致很多人不敢出手。许多业界人士呼吁出台相关法律。但是法律的制定毕竟需要长周期,可以就此进行专门调研,并写一份有说服力的提案,通过北京市的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给全国政协全会,请最高人民法院办理,出台一个相关的司法解释,为急救“保驾护航”。

委员声音

把就医难题反映给决策部门

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孙学才介绍,针对“完善预约诊疗,改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议题,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在4月初就组建专题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卫健委情况通报,考察了阜外医院、北大人民医院,考察了北京120急救中心和南区分中心、999急救中心,委托首都医科大学专家团队开展深入访谈、跟车随访、问卷调查等多项工作。

此次邀请市民前来参与恳谈,市民代表中既有普通社区居民,也有退休职工。他们都做了充分准备,到社区调研,与老年人、患者、家人、同事充分征求意见,搜集基层的声音,是对市政协工作非常大的支持与帮助。

现在北京的医疗资源很丰富,但是老百姓的需求怎么能更加得到满足,是今年研究的重点方向。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实际上就是把老百姓就医中的困难,通过政协调研,通过政协委员的发声,促进政府相关政策不断去完善,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如何方便老人看病,确实是个很大的现实问题,需要切实解决。参与恳谈的市民提到的方方面面问题,都是基层声音。调研组将把这些呼声进行整理,结合委员调研,进行丰富、深化,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市政协把声音反映到相关决策部门,助力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

 

 

来源:北京晚报  孙颖 文并摄

分享到

事关北京医疗和教育,听听委员声音

12位委员现身第二场“委员通道” 北京校长分享“育人经”

刘红宇委员:动员全社会力量遏制白色垃圾

马国湘委员:小区业委会行为亟须立法规制

新一届北京市政协九个专门委员会主任确定 看看新面孔都有谁?

两会现场:来自祖国大西端的什么礼物,感动了全场委员?

当了中央委员也只能干一年? 揭秘谁能成新任候补委员?

委员酒驾辱骂交警 自称喝酒开车并没有损害哪个群众利益

巩汉林:应出台法规遏制校园暴力 未成年不是借口

厉以宁揭秘如何渡过经济下行难关 关键问题引反思

被“套牌”两年无处解决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始运营,未来可刷身份证验票乘车

北京:前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食品价格上涨7.6%

看着都舒心!观音寺“三横一纵”道路旧貌换新颜

新发地连开6场对接会,一大波优质农产品装进市民菜篮子

北京又多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三季花海,四季常绿!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