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当年北京“晴天三尺土,下雨一街泥”,“泼街”也是街头一景儿

2019-10-11 09:42 北京晚报 TF008

我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净水泼街,黄土垫道”这句话,后来才明白在老年间,皇帝要出行前,地方官府得先让老百姓把地面整理好,让皇帝出行顺畅。这话也反映出老北京街道的特点:扬尘。

作者 何大齐 文并绘


那时的北京护林防沙没有,气侯又干燥,大风一吹,漫天黄沙,上一趟街回来,一身灰土,家里常备着一个掸灰尘的“拂尘”,就是用一根小木棍,在一头绑上几十块布头,拿它从头到脚,全身摔打,就可以把外面带回家的土拍掉。常记得放学回家一进院儿,妈妈在屋里就喊:“掸土去!”

在七、八十年前的老北京,虽然城内几条主要街道已经修成柏油马路了,但大部分的道路还都是土路,象西四牌楼的马市大街,黄城根等中型干道也是黄土一片,小胡同就更甭提了。“晴天三尺土,下雨一街泥”,这是那时北京街道的真实写照,坑坑洼洼,漫天黄沙,灰头土脸,没法遮掩。

针对这种市面道路,当时就有了清道夫,现在叫环卫工人,因为那会儿人为丢弃的垃圾少,所以他们的工作冬天主要是铲冰扫雪,夏天雨后修整泥泞路,而春秋时天燥风大,主要是清水泼街,减少扬尘。他们俩人一组,抬一个必须二人合力才能抬得动的双耳大木桶,在水窩子那里装满水,用二米多长的大木棍穿过水桶上双耳的圆孔,一前一后抬在肩上,晃晃悠悠抬到要泼的土路大街上。开始干活,他俩分上手和下手,上手拿一把藤条编成的长把大木勺,先从水桶中舀一勺水,这一勺水少说也得三、四斤重,双手配合着往上一扬,横向一扫,泼出的水即不扬尘又不和泥。别小看这泼水,还真是技术活儿,泼得像天上落雨一样,地皮刚好湿润,面积又呈最大。一条街,技术好的二十桶能泼完,还保证又远又密又匀,刚入行的可能二十五桶也泼不完,地还干一块湿一块的。上手干活的还要看好周围行人,不能把水溅到人身上,如果稍有闪失,路人身有湿迹,不管有理没理,总得满脸堆笑赔个不是。如果没有涵养和人家争吵起来,这就甭干了,弄不好饭碗就砸了。所以干上手活儿的不但技术好,有力气,还得心眼儿活泛会来事儿,有应付各种意外事情的本领,自然就比下手挣的钱多。据说清道夫早年间都是行伍出身的多,吃官粮,所以发工资叫“关饷”,由国家发钱,上手要是一天能挣一 块五,下手只能挣一块钱。

泼街这活儿当年也是北京街头一景儿,闲人站在旁边看热闹。泼得好,技术高还能得到围观闲人的喝彩。

现如今土路在城市里早己没有了,大街小巷都己成了平整光滑的柏油路,洒水车喷着水雾,放着音乐在路面缓缓驶过。看着这有风不起尘,下雨不趟泥的柏油大道,几十年前舀水泼街的清道夫也在脑海里定格了。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8

分享到

北京街头小吃撤摊儿进店:卫生改善价格略涨,不再“靠天吃饭”

无论“土著”还是“北漂”,在这套丛书中可以找到老北京风貌

逝水流年,往事如烟,忆老北京东四一带故人故事

老北京水井为何苦井多甜井少?宫廷每天派车出西直门,到京西玉泉山取水

记忆,是能够让老北京复活并显影的“试纸”

老北京无空调无电扇的年代怎么过三伏?暑汤摇扇夏衣别有特色

老北京夏天的味道:“旱三白”、“蛤蟆酥”、“酥瓜”都是啥?

从数字看老北京:一口京腔,二口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

老北京风情:大碗茶

天贶节:老北京的“洗晒节”

老北京这道名小吃颜值味道都不讨喜,大家为何却越来越上瘾

老北京人钟爱的老豆腐好不好吃全在作料,对比豆腐脑至少有4点不同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