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里的这个博物馆,珍藏着5万多封家书
下午1点,在电脑前伏案工作了大半天的张丁终于有时间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上一会儿,这时一通电话又打断了难得的清闲——他认真记录下电话里对方提供的信息,登记簿和电脑的表格中,“初心家书”一栏里又多了一项。
张丁的这个座机号已经用了十余年,他也在电话旁守候了十余年。不论办公地如何变迁,他总要把自己发起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时最早公布的座机号迁移绑定。这样做,为的是不和任何家书捐赠者失联,不错过任何一封可能搜集到的家书。
经由这个号码,自2005年4月至今,5万余封家书由海内外汇集而来,如今被张丁精心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谈起家书,他总有说不尽的话,“家书中的真情文字,荡涤我们的精神世界,激发继续前行的力量,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封封家书讲述平凡人初心
记者在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里见到了正在电脑前忙碌的张丁。电脑屏幕上,由他编著的新书《家国七十年:新中国家书精选》已经定稿,正在申请书号;主题为“重读红色家书 感受初心力量”展览的展板文字几经修改打磨,即将亮相人民大学……
“家书是亲人之间、亲友之间内心世界的反映,它们通过满载着温度和情感的文字,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情感和信息的交流,特别是在新中国建设的70年之中,有一批先进的青年、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为了创建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而前赴后继,为了探索建设新中国的道路呕心沥血,这种坚定的信仰在一封封家书中得到充分体现。”张丁说,小小的家书也能够串连起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光荣历程,展现共和国70年的辉煌画卷。为此,张丁整个暑假都在为新书《家国七十年:新中国家书精选》准备书稿,希望通过家书展现中国人实实在在的生活,以情感和历史交织的方式勾画出共和国宏大的历史画卷。与此同时,他还精心设计了以家书为载体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已于9月24日在上海浦东展出,10月份,该展览还将在人民大学展出。
“伶九胞兄如面:今天我接到两封信,有您一封,有大哥一封,我很高兴……在没写上面话以前,弟应该先给你道喜,几年的政治生命解决了,这是不容易获得的光荣。获得这些,是从工作实际、思想表现,以致对党忠实等争取的,当然我们应当共同高兴,并且我要祝贺您要在不久的时间真正迈到党的门里,作一个忠实的布尔什维克……为了您的光荣,为了党增添了血液,为了我们弟兄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我要向您祝贺……”在张丁为主题教育展精心挑选的51封家书中,一封写于1959年的家书娓娓道出两兄弟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初心,也是张丁尤为珍视的。他说,“2005年,这封信的主人张伶九老人征得弟弟和全家人的同意,亲自把345封家书捐送到我们的办公室,从此便和我们结下了缘。张老先生捐赠的家书中,有2封在2006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部分家书常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展出。如今,90岁高龄的老先生还常常书写一些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体会,连同一些老照片,不断地给我们寄过来,或是亲自送过来。”
一条广播引出家书征集路
抢救民间家书的项目,在张丁心中酝酿了很久。1993年,张丁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10年之后,他在央视一档艺术品收藏栏目做编导,“不少收藏家还收藏有很多文献资料,比如老日记、老信札,那时就觉得这些深藏在民间的文献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搜集家书,则是因为一个偶然。2004年12月的一天,张丁在上班路上听到了一条广播:美国历史学者安德鲁·卡洛尔发起了抢救美军战争家书的“遗产行动”,3年的时间征集到5万封家书,并精选200封编写了《美军战争家书》,数月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这让张丁受到触动,“每封家书都是独一无二的历史。美国人可以搜集美军的战争家书,我们也能搜集中国人的家书。”
由于担心个人力量有限,张丁找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联合费孝通、季羡林等46位文化名人一道,于2005年4月10日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项目启动的消息通过媒体传播,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项目办公室的两部热线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访客盈门。两天后,张丁收到了第一封通过快递寄来的家书,打开满满两页纸的信件,他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当初我依(以)为北京—太原山多,怕飞机重(撞)。其(岂)不知在上边看见山,好比把风景划(画)在地上一样,再有60多个山高才能奔上飞机,太阳照的山阴阳分(得)很清丑(楚)……有人说上下不同的感觉,头发涨(胀),耳根发涨(胀),我感觉上着知道是上,但是不是一次能上到鼎(顶)……
这封信写于1989年12月17日,山西农民张发戌到北京武警部队驻地看望儿子张海飞。回去时,他执意要坐飞机,当时坐飞机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梦想。张海飞颇费周折,总算为父亲买到了一张飞机票。回到家后,张发戌立即给儿子写了一封平安家书,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就是这封满是错别字的信,通过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农民最质朴的感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跃然纸上。”张丁说。
由于家书属于私人信件,所以捐赠者决定捐赠前都会思量许久。“项目刚刚发起时,很多捐献者都是抱着一种疑惑和不解的心态,试探着给我们送来一些复印件,或是少量的一两封信件。”这时,张丁都会耐心地解答捐赠者的所有问题,告诉他们,在博物馆里,这些承载着家庭记忆的信件,将作为一份宝贵的财富被长久留存,与世人分享、传承。“慢慢地,通过跟我们接触,这些捐赠者们发现我们是一个真正做事的团队,和我们建立了信任之后,他们就把更多的家书无偿捐赠出来,托付给我们。”
“二姐离家的时候你才五岁,没想到你还记得我……家书抵万金,真是欲哭无泪,我看了又看,不知看了多少次,想想要快点告诉你们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让你们知离家四十年的游子如今的情况……离家这些年,我时常会在梦里回家……”台胞马友德写给弟弟马友联的家书,讲述了一位离家近四十年的游子第一次与大陆的弟弟恢复书信联系的喜悦,思亲之情溢于言表。这背后藏着感人至深的故事:1948年,正值花季的马友德考取了在上海的国防部医学院高级护理系读书,弟弟马友联才5岁。1949年马友德随校迁至台湾,从此骨肉阻隔。马友联坚信二姐还活着,从1960年开始寻找,到处刊登寻人启事,寻找了27年,终于在台湾找到了离家近40年的二姐,双方开始通信。“吉林市的马友联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自2005年8月以来,他先后将105封自己珍藏的书信捐赠给家书博物馆,这其中包含了他与二姐马友德往来于海峡两岸的书信,以及和内地的大姐来往的书信,其中一封还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张丁说,马友联非常支持抢救民间家书项目,除了无偿捐赠出自己珍藏的书信,他还动员了20多位身边的朋友踊跃捐赠,先后共向博物馆捐赠了两千余封家书,同时还成立了民间组织“抢救家书东北工作站”。
对每一封来自全国各地的家书,张丁都要在一个特制的登记簿上详细记录,手写一份,电脑里存一份。然后按照档案的保存方法,存放在档案柜里。有些家书已经残旧了,书法更是龙飞凤舞,个别字句,张丁需要找来书法家进行辨认。为此,他辞掉了原先的工作,一门心思投入到家书抢救上来。
家书文化的精神实质永不过时
2016年10月26日,经过长达10年的准备与筹建,在张丁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正式揭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家书文化的传承。“我们这个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不一样,我们的藏品绝大多数都是老百姓无偿捐赠的。”张丁说,在从事抢救家书项目的10余年中,除了那些令他过目难忘的家书,他与捐赠者之间的故事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间。
博物馆揭牌后,一位80余岁的老先生拿着《北京晚报》上刊登的征集家书的报道,乘公交来到家书博物馆,找到张丁,“这位老先生名叫吴德融,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后就整理出了四十余封自己的信。上世纪50年代,吴先生大学毕业后就长期在西欧国家的驻外使馆从事经济交流工作。他的信中,有很多都是从使馆写回来,给家人和爱人的,还有很多外国友人写给他的信,内容都非常精彩。”张丁说,这三年间,老先生先后整理了七八次书信,“这次是给爱人的,下一次就是朋友的,再下一次是给母亲的……老先生每次都用小推车拉一批过来,到现在,吴先生捐赠的信已经超过了2000封,可以说是我们馆征集家书的所有捐赠者中,个人捐赠数量最多的一位。”
近两年,张丁一直致力于家书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当中:今年3月,我国首次举办全国性家书集邮展览;6月,100框中国家书首次屹立于世界邮展之林;7月,北京市首个中学生家书社成立……
“当时代的车轮驶入新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沟通情感的传统方式被抛在了脑后,便捷的现代通信方式也使人们不再提笔写信了。家书文化正在渐渐消失,但是,家书传递中所蕴含的真实、真情、诚信等核心理念不应被忽视,家书文化还需继承与发扬。”张丁认为,家书文化的传承不是让大家都回到手写书信的时代,而是要把家书中承载的礼仪、美德等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因为家书不仅记录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情感历程,字里行间洋溢着互敬互爱的谦谦君子之风,而且它还是家教的书面表达,传承家风的载体。“在新时代,家书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核心理念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在家书的传承中获得一种真善美的力量,来实现个人理想,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