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老北京人这样过重阳,其实很多有户口的人都已不记得了

2019-10-06 14:32 北京晚报 TF021

重阳吃糕,是老北京人不可或缺的习俗。糕寓意高升、高中、高寿,意义深沉;到高处把酒临风,吃糕望远,浪漫满怀。

作者:李永俊


资料图 王金辉 摄

在我的童年时代,重阳节这天,常有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小枣切糕,还可见到一些手提贴有红纸蒲包的人访亲问友,明显比往日多几分热闹。

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同院六七户人家,从事着五行八作,虽然大都生活清贫,但邻里间十分友好,不仅平时乐于彼此往来互通有无,逢年过节,谁家有了好吃食更会互相赠送。

重阳之际,正是秋粮水果收获之时。大院东屋的闫家是矿工,重阳那天,闲职的闫老爷子总会毫不吝惜地给邻家小孩送上一碗山里红、大红枣。西屋当职员的吴家,从老家弄了些黍子,也会把自己磨得的黄米面送给各家用于蒸年糕。南屋的刘大妈,养家糊口全靠两头骆驼运煤碳,比较贫困,但也不忘将储存的核桃、杏干送给各家各户。谁家煮了玉米、买了白梨,也一定拿出来让邻居们尝个新鲜。

那时,几乎家家都会蒸发糕。我母亲变着法子把发糕做出花样,有白面发酵后层层加果馅、豆沙的千层糕,有江米放入果料做的切糕,还有用江米面、黄米面加红枣、瓜仁、青红丝蒸成的多色花糕。这些发糕香甜松柔,非常可口,母亲经常将它们送给同院的孩子们,大家同吃同乐。

拿着不同水果,吃着各色花糕,孩子们欢蹦乱跳。

大院的重阳节还有一种风俗,就是晚餐凑在一起吃。几户人家提前约好,把各自做的食物端到一张大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几家人围坐一起,同饮二锅头、菊花酒,同吃各家

 

(原标题:重阳邻里情 )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北京街头小吃撤摊儿进店:卫生改善价格略涨,不再“靠天吃饭”

无论“土著”还是“北漂”,在这套丛书中可以找到老北京风貌

逝水流年,往事如烟,忆老北京东四一带故人故事

老北京水井为何苦井多甜井少?宫廷每天派车出西直门,到京西玉泉山取水

记忆,是能够让老北京复活并显影的“试纸”

老北京无空调无电扇的年代怎么过三伏?暑汤摇扇夏衣别有特色

老北京夏天的味道:“旱三白”、“蛤蟆酥”、“酥瓜”都是啥?

从数字看老北京:一口京腔,二口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

老北京风情:大碗茶

天贶节:老北京的“洗晒节”

老北京这道名小吃颜值味道都不讨喜,大家为何却越来越上瘾

老北京人钟爱的老豆腐好不好吃全在作料,对比豆腐脑至少有4点不同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