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社会

什么东西最能骗老人?北京二中院:保健品和高息理财所占比例最高

2019-09-26 10:20 北京晚报 TF011

越是老年人,越会高度关注保健品,越会对他人许诺的高额理财收益动心。北京市二中院上午通报说,在2015至2018年之间,二中院审理的涉及老年人群体被诈骗的案件共有20多件,被骗者上百人,犯罪金额上亿元。其中,保健品和理财诈骗所占比例最高。

新华社  王鹏 作 资料图

据二中院通报,骗子们使用的手法其实也不新鲜:开办养生讲座、假冒医学专家、举办免费体检、赠送礼物拉拢、承诺返费或报销……但就是这些方式,最容易获得老年人信任,而“保健品”往往对这些老年人的诱惑最大,最终,就是老人们花了高价,买来一些无用废品。而老人们手中往往有些闲钱,又禁不住高额回报的诱惑,骗子们包装一个假项目,用免费活动、情感关怀等手段,也很轻松地诱导老年人参与投资理财。

主审法官表示,当下诈骗老年人的案件,更突出表现为“陌生人作案”的趋势,多数案件中,其中既有防不胜防的电信诈骗,也有大量通过投放广告、举办线下活动等方式接近老年人,骗取老年人信任后进行诈骗的案例。他们抓住老人关注健康、养老、寻求社会认同等心理需求,利用他们容易盲目信任权威、辨别手段不足等特点,还有一些则打出“感情牌”,利用老年人渴望被关心、同情心较强的心理,对老人嘘寒问暖从而骗取老人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行为。损失钱财以后,不少老人之后陷入了长期郁闷、焦虑,也影响了家庭和谐,部分涉众型犯罪,还可能进一步引发社会矛盾。

除了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容易被所谓的“权威”蒙骗、轻信他人、同时又有一定经济基础之外,当下很多子女与老人不常联系,很少沟通,隔三差五去看看,也是放下水果牛奶柴米油盐,很快就走,这导致老人缺失情感交流,而现在老人能够参与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不多,老人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以致精神“贫困”,容易在感情上被骗子“俘获”。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安然 值班王宁江

分享到

“90后”成保健品购买主力,专家:切莫“朋克养生”

保健品公司要给老人赠股权?海淀警方: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

老人超剂量服用保健品致死,家属向销售员索赔76万余元

骗子竟将“宇航员专供”保健品高价卖给老年人,社区防疫员立功

“权健案” 一审宣判给公众一个交待,打击骗人保健品没有休止符

新规刚实行就钻空子?说好的保健品警示语还没贴,那就贴罚单吧!

2020年起保健品需声明“不能代替药物”,新规实施效果如何?

浓缩果汁当保健品卖,坑了9名老人28万元,仨骗子获刑

保健品命名出新规,不得用“好视力”“灵丹”等名

北京市消协提出设立犹豫期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有了“后悔药”

四成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属冲动消费 北京市消协建议一个月内可退货

北京市消协建议设老人“消费犹豫期”,买保健品一个月内可退货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

国务院重磅发文!进口冷链食品无消毒证明不能卖

重点城市房租继续下跌,已跌入5年来最低水平

绑定多个手机号影响“健康宝”行程核验?赶紧看过来!

北京市民对人口普查有疑惑可用多种方式解决,上微信公众号打电话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