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民俗考:妙峰山花会 绝活儿代代传

2019-09-26 08:00 北京晚报 TF003

清代,赴妙峰山进香的路上,是各种花会竞相献艺争胜的场所。

作者 宗春启


上个世纪20年代妙峰山庙会旧影

花会有文、武、歌唱之分。“献供舍物之类,是为文会;练各种技术,是为武会;如什不闲、秧歌,是为歌唱会”。能表演、供人欣赏的,是武会和歌唱会。据《妙峰山志》记载,由乾隆至光绪二十年,文武皇会达一百七十余档。此外,京畿各县还有一些“不入流”的花会没有统计在内。

一 武会有高手

武会,有五虎棍、少林棍,还有藤牌少林和开路。这四种武会都有咚字锣、战鼓、单皮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人数一般在十人上下,少的七八人,多的十一二个。

五虎棍有化妆的,有不化妆的。化妆的,都按京剧里的人物勾着不同的脸谱,身穿行头。第一为宋太祖赵匡胤,手执蟠龙棍;第二为郑子明,手执齐眉棍;第三为柴王,手执齐眉棍;其后五人,为董家五虎。表演时以锣声为号。

开路会扮演的是《五路都催鬼》,又叫《五鬼捉刘氏》。大鬼抹红花脸,戴獠牙,挂耳环,披罗汉发,腰系虎皮裙,红裤黑靴,手执钢叉。其余四鬼抹黑花脸,服装同大鬼,手执钢叉。也有大鬼不化妆的,通常都是武艺高手,能以高难度的表演吸引观众,每练必赢得喝彩。

石锁会的表演者既要有力气也要有技巧。一等石锁重一百二十斤,二等重一百斤,最轻的叫花砖儿,重二十斤。练的时候把石锁掷起,然后接住,让石锁上下翻飞,绕身乱转,不令落地。

双石会耍的是石头杠铃:一根柳杠,两头各安一个石轱辘,重的百余斤,轻的也有四五十斤。

二 杠箱独一档

宋人《武林旧事》列举的“舞队”中,有数个“乔”字打头的:乔三教、乔迎酒、乔亲事、乔乐神、乔捉蛇……乔,即“假装”的意思,模拟一种环境,假装一种情节,表演起来夸张滑稽,惹人发笑。《妙峰山志》中记载一档“引善杠箱圣会”,就属于这类表演。

杠箱会,在北京只此一档,为正阳门内兵部职役人员所办,俗称“杠箱官儿”。光绪二十二年和二十四年,杠箱会两次在颐和园应差——给西太后表演。

杠箱会表演时,模拟官员押解皇杠行进。前有三班衙役高呼“威武”鸣锣开道,两个衙役用大竹杠抬着押箱官儿。押箱官儿抹着三花脸儿,作丑角儿打扮,头戴圆翅乌纱帽,身着红袍补服,脚踏青靴。背后一衙役打着一把大红伞,旁边有书吏一名跟随。队伍里有四只漆成红色的尖顶木箱,木箱挂有竹板,上插黄旗,旗端挂有铜铃。每个木箱都有一根竹杠穿过,由两人抬着。抬箱之人装扮成黄天霸、朱光祖等人模样。走起路来竹杠上下颤动,竹板和铜铃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停下时,官儿发话说:“……下官贾进忠,押解皇杠。朝罢金顶,路过此处,即行放告。有冤者前来诉冤!”于是有会里人假装上前鸣冤告状,官儿便模仿官府进行审理,问案情,叫被告……审理完毕,开道继续走会。

妙峰山浮雕画《杠箱会》

三 秧歌唱不同

秧歌会,有高跷秧歌和地秧歌两种。地秧歌不蹬高跷,唱法也不同。

成府有一堂“太平秧歌圣会”,由三十四人组成。化妆蹬高跷表演秧歌的,十人到十三人。一个是头陀和尚,要粗大肥胖之人来扮演,抹油白和尚脸儿,黑眼瓦,鼻子正中画淡墨蜈蚣,披和尚法,头戴金箍,身穿青缎衣靠密排白骨头纽扣,腰系黄色英雄带,肩上斜挂茶杯大的十八个素珠,脚下是鱼鳞趿鞋,蹬金花黑漆高跷,双手拿短檀木棒,猛一看好像是鲁智深。一个是渔翁,化妆面如满月,头挽白发纂,白眉毛、白髯口,头戴草帽圈儿,鬓边插白绢牡丹花,身穿大领土黄绢上身,戴白色水袖,腰系湖色百褶腰裙儿、黄色丝绦,身背鱼篓,上画一鲤鱼,手拿钓鱼竿,视之如姜太公。还有一个樵夫,化妆如武生,头戴六棱英雄帽,套着翘沿儿草帽圈,鬓边儿插红绢牡丹花,左肩担一担柴,腰掖一柄板斧好像是三打祝家庄里探庄的石秀。 第四个是傻公子,如戏曲舞台上的文丑。画白石榴脸儿,中间一绿蛤蟆,太阳穴上贴一三角形膏药,上唇戴两头翘起的小胡子。外披绿缎绣花英雄氅,手拿折扇。第五个叫老作子,是个花旦,像《翠屏山》里的潘巧云,扮相儿秀丽,眉目传情。左手上是带穗儿的大手绢儿,右手拿把鹅翎扇。她是会中的一个核心人物。第六个脚色脚小二格,化妆如小放牛里的牧童。左手执花篮,右手拿一带穗儿的马鞭子。其余脚色有扮成白蛇、青蛇的,有扮成杨香武、朱光祖的,边走跷边打锣、击鼓。

这堂高跷表演起来,有唱有舞,还有临时抓哏。唱,有单唱、对唱和群唱。舞,渔樵对斗、文武扇儿对斗、头陀牧童对斗,锣鼓对斗等等。走跷有蹲桩儿跳、搬腿跳、翻跟头跳、从地上拾物件等。集器乐、歌舞、滑稽戏与杂技于一锅,能不好看么!

北京城内曾有过六堂什不闲圣会,郊外的不在此数。什不闲圣会又名天平圣会。

什不闲是一种演唱形式,属于莲花落之类。唱手演唱时化流行妆,有梳旗装头的,有梳平三套(按:一种女子发型)的,有梳达拉苏的,有梳十八盘的——全是女的,衣服鲜艳异常,右手打着板,左手颤着结子,每唱一句,锣鼓打一拍。唱起来歌声婉转、燕语莺啼,边唱边扭,有如拂柳分花。唱者中有美女,也有扮成丑婆子的:梳冲天高鬏,抹一脸白粉,三块红,蓝布裤褂,耳朵上挂两个红辣椒,足蹬大红抹子坤鞋。集体合唱的歌词是:“什不闲儿鼓来什不闲儿的锣,什不闲儿的奶奶儿唱秧歌呀!唱得好来你就别说好哇,唱的不好你就别打锣呀!”第二节唱词是:“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这风格确实很像“蹦蹦儿戏”。

四 花会代代传

当年的花会众多,多为群众自娱自乐的组织,参加者多为底层劳动者,所以艺术水平有限,罕见有阳春白雪,大多是下里巴人。

《妙峰山志》还记载有狮子会、龙灯会、中幡会,跟现在我们见到的差不多。花坛圣会就是耍坛子,现在的杂技表演中仍有这个节目。双头人,一个人穿上特制的衣服装成两个人:“老头儿背少妻”“丑和尚抢亲”“俩人摔跤”等等,伴奏连打锣鼓带吹哨子,滑稽可笑。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就是“二贵摔跤”。此外有些花会表演,如跑旱船、小车会、舞狮子,耍龙灯,流传至今。

花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中幡为例,《中国杂技史》中记载了一种传说:本来,中幡不是用来耍的,而是仪仗队中的。一次,武则天出行,前导中有杂技表演。一个打中幡的仪仗兵贪看“载竿”表演,一分神,手中缀满璎珞装饰的中幡倒了下来,眼看就要砸到武则天的宝辇之上,卫士大惊!危急之中,一个杂技艺人纵身跳起,扶住了中幡,这才没造成冒犯圣驾的重大事故。卫士将仪仗兵押到武则天跟前,年轻的仪仗兵坦承是因为贪看“载竿”表演而分神。武则天赦免了他,说:“你既然喜欢载竿之戏,就该好好练习臂力。若有载竿艺人的臂力,中幡何至于倒?去吧。”打中幡的仪仗兵真地从此苦练起中幡之技来,令高大的中幡在他手里无论怎样辗转腾挪也不会倒下,使之成为民间花会中一项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流传至今。

花会代代相传,能人辈出,是培养杂技武术等能人的摇篮。当年天桥八大怪中练中幡的王小辫,原来就是花会中人。还有20年代耍飞叉、练空竹的王雨田,当年就是在“黑窑厂开路”里走会的。他们都因生活所迫,加入天桥杂耍园。虽然说是他们的命运多舛、生活艰辛,却使他们的一身绝技得以保留并发扬开来。王雨田自幼练飞叉,清末在步营当差,民国后步入江湖卖艺,后来学会了练空竹,跟自己的女儿一起练空竹出了名。

花会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年的一些花会,为新中国的杂技事业提供了丰厚的营养,培育出许多人才。王雨田的小女儿王桂琴,七十年代从部队杂技团转业到北京杂技团担任空竹教练,培养出众多弟子。她为北京杂技团编排训练的《玩空竹的小妞妞》,1995年在第九届法国巴黎“未来”杂技马戏艺术节获得金奖。这个节目至今长演不衰,深受世界各国观众欢迎。再比如表演车技、80年代在国际大赛上拿过金奖的赵氏三兄妹,他们的外祖父就是当年万里云程踏车会的。

(原标题:妙峰山花会 绝活儿代代传)

来源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 TF003

分享到

北京石景山苹果园举办元宵花会 汗船、秧歌等特色民俗登场

北京延庆40档花会闹元宵 舞龙、竹马、秧歌、鼓舞等齐亮相

新春走基层:北京各地闹元宵氛围渐浓 复兴村民间花会汇演连办32年

北京平谷刘家店农民雪中舞动百年花会 秧歌广场舞队轮番登台展演

北京南苑花会名堂大:“双庙中幡”与摔跤相仿 小车会竟已流传600年

北京门头沟妙峰山民俗花会 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魅力

延庆40档花会轮番登场闹元宵 4支特色花会队伍锦上添花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