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西草市街曾是“戏装一条街”,如今变身北京南中轴靓丽一景

2019-09-23 19:13 北京晚报 TF010

西草市街这个名字,恐怕听说过的人不多。但要是说起“戏装一条街”,那京城爱跳广场舞的阿姨们几乎无人不知。

资料图 张硕 摄

在这条全长不过500多米的小胡同内,不仅坐落着国内最大的戏剧、影视、舞蹈用品生产企业——北京剧装厂,还分布着13家各具特色的老牌剧装店。无论是戏剧名家,还是专业舞蹈人士,甚至爱跳广场舞的阿姨,都愿意上这条街来选购服装服饰。经过5个月的整治,已有30多年历史的“戏装一条街”,从昔日违建林立、建筑垃圾堆得齐檐高的破旧胡同,摇身一变成了如今南中轴线上的靓丽一景。

1956年,由17家剧装行业的私营门店、个体作坊合并而成的北京剧装厂落户西草市街北口。在北京剧装厂的影响下,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做剧装生意的店铺瞅准了商机,紧随其后在西草市街生根发芽。渐渐,聚集了北京剧装厂和13家剧装店的“戏装一条街”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圈内人士甚至戏剧、曲艺、舞蹈爱好者的置装宝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戏装一条街”的环境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几十年过去了,几乎街面上家家户户都盖起了违建。有的扩展了经营面积,把店铺的大门都扩到了胡同中间;有的居民则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始倚着正房搭起了小厨房、小煤棚。平均每户的房子都往街面上扩了两三米,甚至连街边的大树都被“圈”进了房子里。

今年4月,对“戏装一条街”的整治正式启动。但一说到拆违,临街的商户和居民都不干了。“商户有意见,担心会影响店里的正常经营;居民也不干,人家说了,把我家厨房拆了,上哪做饭去。”东城区天坛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班明智在天坛街道工作了9年,每天上下班,西草市街是他的必经之路。希望能让这条老胡同换新颜,首先得做通百姓的工作。于是,他带着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一家一家登门,挨个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侯晓蕾是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也是天坛街道的责任规划师。在往西草市街跑了不知道多少趟后,一份集纳了群众意见的西草市街规划设计图最终经她的手绘制完成。班明智拿着图纸就往胡同跑,挨家挨户将规划设计图送给居民看。抬头看看破旧的胡同,再低头看看纸上效果截然不同的规划设计图,商户点头了、居民动心了。

如今,走在焕然一新的“戏装一条街”上,昔日破败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

“整治的时候,拆掉违建我们才发现,64号有个圆弧形的漂亮门洞,但是早已经破败不堪,还被违建挡住了一大半,感觉一脚就能踹塌。这次按照原样修旧如旧,重新亮出来。”天坛街道工委书记赵秋洁介绍说。西草市街54号,倾斜、墙体开裂的民国时期二层小楼,重建了加固墙支撑;在街面营业了30多年的老店义丰号剧装,虽然在拆违后缩小了经营面积,但是新安装的仿古窗和对开大门,让店里显得格外敞亮;已有15年历史的广安剧装店,在整修一新后,国庆前迎来了客流小高峰……

连街头30多年的老杨树都被砌起了树池。“街头还有两棵老树,树中心已经出现了空洞,有人将烟头塞入洞中,曾经引发过火灾。一刮风,还有倒塌的危险。”赵秋洁表示,光把这两棵老树连根挖走,就足足折腾了两天。重新改种上了春季能观花,秋季可赏果的海棠树。

不仅如此,整条街上13家商户,每一家的店名都经过独立设计,字体、字号、颜色、匾额的尺寸全部“一店一策”。在戏装界无人不晓的“把子许”传承人许振海,从一本记录中华老字号的书中,查到了自家上世纪50年代一块老匾额的样式。“我就想要这样的,按照我家老匾复制一块。”许振海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满足。当街道帮他把特意定制的匾额悬挂在西草市街的门店上时,许振海感慨万分。

“再有三天,胡同里利用建筑垃圾渣土堆放地改造而成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点就能最终建成投用了。”赵秋洁表示,胡同整治完了,后续维护还得靠商户、住户自觉。

家住西草市街56号的高大姐,最初不同意拆违。但自打胡同整治一新后,她一下子变身成了爱护胡同的第一人。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高大姐就是拿着扫帚出门,把自家门前的胡同扫上一遍。晚上睡觉前,还不忘把胡同花架上的花搬回家细心养护。

“您给我们当这条街的街长得了,”赵秋洁邀请,“您是咱们老居民了,以后看见街上有不文明的现象,您就帮着我们管管。”听到这话,站在自家门前新修建的月季花池旁,高大姐笑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楠

编辑:tf10

分享到

“花雅霓裳”非遗戏曲服装服饰展开幕 周信芳“改良蟒”戏装亮相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始运营,未来可刷身份证验票乘车

北京:前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食品价格上涨7.6%

看着都舒心!观音寺“三横一纵”道路旧貌换新颜

新发地连开6场对接会,一大波优质农产品装进市民菜篮子

北京又多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三季花海,四季常绿!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