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科技

机器人大会即将落幕 医疗机器人最受市民关注

2019-08-25 13:16 北京晚报 TF017

今天是世界机器人大会最后一天,大批市民全家出动来参观。记者注意到,除了仿生机器人、会跳舞会演奏的工业机器人,最具有未来感的还是被称为“钢铁大夫”的医疗手术机器人。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摄:李欣

走进机器人大会B馆的展区,北京市医疗机器人创新成果展位人气爆棚。这里摆放着可适用于临床医疗、手术、护理、康复训练等各种用途的医疗机器人,全面展示机器人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堪称其中的硬核成果。这款机器人是世界上唯一针对骨骼硬组织,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骨盆骨折四肢骨折等创伤骨折、骨肿瘤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还能实现手术出血少、恢复快、低辐射。所谓低辐射,是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需反复拍摄X光,降低辐射80%以上。记者了解到,以股骨颈骨折这样的手术为例,如果徒手手术的话,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X光是很正常的,但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拍X光的次数可以下降至10次以内。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全国20多家医疗机构安装了30多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截至2017年12月,已累计完成3700多例手术。

睿米机器人则是一款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机器人。市药监局方面披露,作为中国首款获得原国家食药监总局认证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睿米”化身手术的“GPS”系统,帮助医生在不开颅的情况下定位到颅内的细微病变,进行手术规划,实现精准的微创手术。相比于传统的立体定向框架技术,“睿米”的定位精度可达0.5毫米,手术创口只有2毫米大小。

观众在B馆还能看到一款适用于手术缝合的机器人。这款术锐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全称是“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由控制台、手术执行臂和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在这位机器人“大夫”的辅助参与下,腔镜手术操作更直观、精度更高。在展会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演示了中国自主智造的手术缝合操作,精密的缝合创口令市民叹为观止。

市药监局介绍,市药监局今年也在国内首创了全方位“服务包”制度,使得医疗器械审批时限大幅压减,结出了获批数量居全国之首的硕果。这些产品涵盖可吸收血管支架、脑起搏器、神经手术定位导航系统、基因检测试剂盒等多个品类,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临床需求迫切,填补我国相关领域空白,不仅安全质优,而且价格具有竞争力,多个产品打破进口垄断,大幅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

如今,本市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体系核查时间已经由前几年的30个工作日缩短至6个工作日,产品注册前的检验时限也缩短了三分之一以上。在北京,患者已经几乎能与国外同步用上各种创新医疗器械。

本届机器人大会上,工信部和中国电信北京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启动了“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此前,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已联手积水潭医院完成全球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5G远程手术,实现了远程医疗从“遥规划”到“遥操作”;机器人大会期间,北京、天津、河北、新疆四地医疗机构还同时开展了远程骨科手术。今后,千里之外的医生通过5G网络操作“机器人系统”做手术将成为常态。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赵鹏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世界机器人大会迎客流高峰 小朋友们周末来“赶集”

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也是“亲子乐园”,未来工程师从这里起航

机器人博览会上智能小车可“带脑”运货,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聪明

世界机器人大会下周看新鲜 将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午开幕 北京机器人产业亮出最新成果

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举行 将首次整体呈现“机器人生产线”

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多款机器人各显神通

世界机器人大会引来小“外行” 哪里热闹去哪里

“天问”“嫦娥”新帮手:我国首个深空天线组阵系统正式启用

全国首批!延庆挂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戴口罩也能人脸识别、蓝牙解锁车门……进博会勾勒智慧生活新图景

“天问一号”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已在轨飞行98天

华为Mate40系列正式发布,亮出史上最强手机,对决新iPhone12

讯飞输入法10周年:A.I.赋能重新定义输入 日语音交互次数超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