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中国大使递交国书,西班牙王室的马却“感冒”了

2019-08-15 20:50 长安街知事 TF010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外交工作不断走向成熟,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回顾70年来的外交历程,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许多惊心动魄的瞬间,许多一触即发的博弈,许多难以忘怀的情景。长安街知事推出系列全媒体特别报道“外交密档”,回望一路走来中国外交风雨路程,见证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足迹。

“46年前,当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西班牙马德里市中心升起的时候,整个西班牙、整个欧洲、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了。”回忆起中国与西班牙建交初期的故事,曾参与过中国驻西班牙使馆筹建工作的中国前驻外大使王珍至今印象深刻。

1973年3月9日,中国和西班牙建交。当年10月18日,中国首任大使陈肇源向西班牙国家元首递交国书。因为外交礼仪的不同,当时还发生了一件连西班牙国内主流媒体都不知道的事儿。

中西建交伊始,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还没有属于自己的馆舍,而是租用了马德里市中心的“皇宫饭店”的半层楼作为中国驻西班牙使馆的临时办公场所。

1973年6月,王珍一行11人身着中山装进驻“皇宫饭店”。王珍回忆说,五星红旗在马德里上空飘扬,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因为在那之前,他们对中国基本没有了解,感觉很新鲜。

当时,西班牙王国元首是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佛朗哥领导的西班牙跟社会主义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件事本身就引发了很高的关注度。

因为此前缺乏交往,当时西班牙人对中国很好奇,他们有强烈了解中国的愿望。很多人都想利用各种机会跟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聊一聊,打听中国的情况。

1973年3月9日中国与西班牙建交,直到10月18日,西班牙国家元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才接受首任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递交国书。因为外交礼仪的不同,当时发生了一件连西班牙国内主流媒体都不知道的往事。

1973年10月18日,王珍(右一)作为翻译官陪同陈肇源大使(右二)向西班牙国家元首递交国书

西班牙是王国,按照礼宾传统,递交国书当天,西班牙王国典礼局要派豪华马车接中方使馆人员,一同前往王宫。不过,坐马车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外交礼仪。而改变礼宾传统,西班牙方面也很为难。中西两国礼宾部门交涉了好几次,最后接受了中方变通的办法。

“我们当时的要求是穿中山装、坐礼宾车,按照现在的礼仪,向西班牙元首递交国书。”王珍回忆说,递交国书除了要坐王室马车,还有一个特殊的礼仪:大使进入王宫走到佛朗哥面前,大约100米的距离,其中要在10米、50米、95米处共做三次深鞠躬。而这样的西方礼仪,也是中方不好接受的。

“于是,我们再次跟对方商量,不鞠躬,改为点头示意,对方也同意了。”王珍说,“这样一来,该有的礼仪一样不缺,只是调和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递交国书得以顺利完成。”

中国与西班牙建交是件历史大事,举世瞩目。递交国书的第二天,媒体肯定会广为报道,但递交国书没有坐马车,传统的礼仪变了方式,媒体不免要追问。西班牙王室典礼局该如何回应呢?

“第二天,我们在西班牙主流报纸上看到,有记者问典礼局,为何没有按照传统仪式?结果,典礼局回答,王室马队的马感冒了。”王珍笑着说。

这个小插曲如今看来可为笑谈,但在当时,却体现了中西两国间难能可贵的情谊。

王珍告诉长安街知事,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设立之后,开始与西班牙各界进行交流和交往。其中,较早一位与中国使馆往来的重要朋友——时任巴塞罗那省议会主席的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也就是之后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萨马兰奇曾向中方透露:中国重返联合国后,佛朗哥之所以决定尽快同中国建交,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这样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未来一定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递交国书各种礼仪中的变通开始,中西两国相互了解、彼此尊重,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今年是中西建交46周年,几十年来,中西关系克服重重困难,现在双方在贸易交流、经济技术合作、人员往来、旅游等各方面遍地开花。展望未来,中西两国在各领域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来源:长安街知事

分享到

中国是"战狼式"外交?我大使:“功夫熊猫”的比喻或许更贴切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