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看过”不代表“学到”,暑假如何带孩子更有价值地参观博物馆?

2019-07-31 11:37 北京晚报 TF008

暑假到了,如何安排孩子的暑假成了家长们考虑的问题之一。在文博机构日益火爆的当下,逛博物馆似乎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些旅游、教育机构也推出了参观博物馆的线路或者课程,同时,大型博物馆也会针对年龄较小的观众开发相应的课程。

记者 袁新雨


在博物馆中学习、参观从而获得提升,乍看之下十分美好,但是细看却会发现一地狼藉:一些游学机构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时存在无人导览、参观时长较短等问题,在一些博物馆内更是可见年龄较小的观众追跑打闹,“横行无忌”。

博物馆是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好地方,也应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广大观众的终身课堂。但对青少年来说,在博物馆应该看什么展品、怎么看展览,成为了一个应该严肃思考的问题。

参观博物馆不等于学到了知识

日前,记者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平日能快速通行的大门竟然排起了长队。记者在队伍中发现,前后各有一个穿着统一颜色马甲的学生团队在排队等待安检入场。通过他们所穿的蓝色、橘红色马甲可以辨别出这是两个不同团队。此外,在队伍中的还有其他来此参观的旅游团。

记者在其中一个研学团队后面进入了博物馆,听到带队老师宣布了集合时间,距离这个团队的进馆时间不足一个半小时。记者探访时,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望郡吉安”等特展,同时还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两个常设展览。

“园说”特展展示了北海公园、天坛、地坛、三山五园等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古典名园中保存的历史遗存,并梳理了这些公园、坛庙的历史。展览的最后部分,还特别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对此前已有的园林、公园的新建设、新发展。记者以普通游客的参观方式,即粗略浏览文字说明,偶尔不开闪光灯拍摄展品的方式参观,看完这一特展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由于经常参观展览,记者有给展览留言的习惯,所以在离开展厅前,特意观看了展览留言簿。通过展览留言簿上稍显稚嫩的笔迹不难发现,很多小观众并没有领会他们所观看的这场展览的核心点。例如有的小朋友在留言簿上写道:“熊猫是国宝。好像(按,按照留言簿上的原文录入。此处应为‘想’)抱抱熊猫。”在“园说”特展的尾声部分,有关于北京动物园人工繁育大熊猫的内容展出,这位小观众显然对此处印象深刻,而其他遗存及史料信息并未能给其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这样的留言不止一条,还有其他观众留下了关于大熊猫的评论。这样的评论至少还与展览相关,令记者赶到困惑的是有的观众还在留言簿上画下了小画,并且写下了与展览完全无关的内容——直把此处当画布。

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首都博物馆,早些时候,记者曾到国家典籍博物馆参观,在其中一场特展的留言簿上同样发现了“画作”,同样有风马牛不相及的留言,例如“我是一个杯具,在寻找自己的茶几”等。

当然,也有青少年观众通过展览受到了启发,并在留言中提到“希望以后高中毕业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博物馆学’”。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园说”展览的留言中,记者看到了某个外国语大学的暑期实践团用汉语、英语、韩语、日语、俄语等多种语言写下了“我爱中国”。

无独有偶,“望郡吉安”特展的留言簿上也上演着纷乱的场面。在这里的留言簿上既能看到小观众提出“希望展厅多一点可以体验项目”,也有“一位来自老区吉安的教师”留言说:“第一次来首博参观,真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专门介绍我们吉安的陈展,无限自豪,无限激动,无限骄傲。”通过留言都可以想见,这位老师来到北京,参观首博时发现了有关自己家乡的特展,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的心理状态。但也同样有人莫名其妙地吐槽该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据记者观察,馆内除了有统一着装的志愿者进行讲解外,还有一些很礼貌地维持秩序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首博逗留的几个小时内,记者并没有发现“态度不好”的博物馆工作人员。

留言簿是给观众畅所欲言所思所想的地方,按说不该过分苛责不同年龄段观众的留言内容,但通过这些内容同样可以发现问题:对于青少年来说,在没有专门设计的导览、解说的情况下参观,他们究竟能获得多少有效信息?家长送他们来参观博物馆时抱有的预期目的真的能通过一个小时的浮光掠影达到吗?

记者接下来所见的一幕则更让人担忧:前文提到的两个研学团队在进入场馆后直接解散,有的小团员三三两两结伴参观,但也多是在展厅中小跑着看。最让人担忧的是,记者在洗手间内看到了几位小团员正在追跑打闹,动作、声音之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其他正在洗手间内的参观者。这样的情况在展厅内有所减轻,但同样存在。

其实,去年暑期就曾有多家媒体对这些来博物馆参观的研学团及一些不科学的课程任务设置、组织形式等问题进行过报道,但到了今年暑假,这样的现象仍然存在。

机构老师说

课程设计要考虑观众接受能力

梓轩(化名)是一位在两个相对正规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都任职过的老师,从她的介绍来看,确实有一些机构比较不负责任,甚至会出现一个团队因为人数太多不能一次入馆、交通食宿临时出现状况等问题,她自己参加过的某次人文历史类的游学旅行,就曾有过半路加收饭费的情况。

相对正规的社会教育机构会根据展览的内容专门开发课程,课程开发者往往是与展览内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知识的准确。梓轩说,在展览挑选上,往往会选择一些适合参观学员当前年龄认知水平的展览,在讲解时不使用“难词”。

比如,在给年龄较小的观众讲解透视原理时就不能使用“灭点”(指画作中透视线聚集到中间的那一点)这一词汇。“谈到透视,用近大远小代替,并举例说明。例如‘在一条马路上,我们坐在车上,远处的树很小,近处的树很大’这样的语言。”另外,在设计课程时,梓轩会特意不说太有争议的事件,同时要给学员传递正面积极的情感价值。在讲解凡·高的艺术作品时,梓轩会注意避开其中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在讲解毕加索的创作经历时也是如此。

梓轩曾经遇到过同一位学员时隔一年参加同一课程的情况,“我问他为什么听两遍,他说,现在的自己跟一年前的不一样了,现在长大了一些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梓轩带过最大的学员是一位大二的学生,“他是陪着初一的妹妹来听课的,偶尔也会回答问题,但没有小一点的学生积极。”在梓轩担任讲解的课程中,会先向学员讲好规矩,如果遇到比较调皮的学生,可以“交给助教管理”,尽量不影响其他学员。在学员班级的划分上,梓轩现在工作的机构按照学段划分为幼儿园、小学1至2年级、3至4年级和5至6年级。面对幼儿园学段的小参观者没有细分的情况,她也坦言:“年龄划分越细,一个班型就越难招满。”

梓轩说,在门票较贵的展览场所或者专业美术馆,记者前文提到的那种“乱跑的旅行团”基本没有,而且这种无人导览、讲解甚至是无人约束的“研学团”反而“给孩子们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带来了负面作用,也会给博物馆的其他观众带来负面影响。”

    讲解员说

    “注意力多停留一秒都是成功的”

与梓轩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小音(化名),她是一位已经工作了多年的公立博物馆讲解员。她的同事之前发现,一些在馆内讲解的社会机构讲解员有时会把知识讲错,对此小音评价:“知识错误并不是最严重的。现在文博机构工作人员的观念已经开始转换,我们经常会思考,小朋友走进博物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真的只是为了背下‘年代尺’么?”

小音认为,小朋友进入博物馆并不应该以掌握多少知识为导向。她认为,对年纪较小的观众来讲,最主要的是养成走进博物馆的习惯。一味灌输知识的参观方式可能会让本身不了解博物馆的小观众丧失了对博物馆的兴趣。“如果讲解内容不值得推敲,没有设问、没有小观众关注的兴趣点,就不能引起小观众的兴趣。更可怕的是,如果有家长参与的话,可能导致家长觉得‘也就那么回事’,以后会减少对孩子这方面的投入,无意中把这扇门就关上了。”

小音研究生毕业刚入职的时候,她工作的博物馆尚没有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专门课程,是她根据自己大学时所学专业的内容研发出了一套为期四天的课程。小音介绍,一般成年人的研学团会根据团员的知识背景、职业背景进行分组和课程设计,但小观众是按照年龄阶段来划分。年龄越小的孩子划分的区间越短,根据每一组的年龄特点设置课程。

小音举例道,讲解一幅宴饮场景的画,成人可以直接讲,但是为小朋友讲解的时候要“绞尽脑汁把所有能揪出来的单一元素放大,这些元素都是小朋友感兴趣的。想尽办法通过自己的方式让小朋友觉得很有意思”。她有时候会通过让小观众模仿画面上场景的方式,有时要通过音乐启发的方式,有的时候,她甚至会自己跳起舞来,通过模拟画面上的舞蹈部分来吸引小观众的注意力。“只要让小观众的注意力在这个东西前多停留一秒,都是成功的。”

经过几年的工作小音发现:“最近带完一个夏令营发现很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此前我的单位没有针对7岁以下观众的课程,我通过自己研发的课程把年龄下延到了3至6岁。今年带完这个营之后我发现,现在小观众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五年前已经不一样了。6岁小朋友的认知能力与低年级小学生基本没区别,肯定不能与3岁小观众同班学习,所以还需要在年龄分层上进行调整。”

此前小音在给这一年龄段的观众讲解时,往往不会选择书法作品这类较为抽象地体现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念的展品,而是选择色彩丰富的展品或是较为形象的雕塑展品等,但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也许再过几年,小观众的认知能力又会发生变化,所以可能又需要进行调整。”

小音认为,给小观众进行讲解其实是讲解者自身“知识的转换”,他们需要自己先把知识了解透彻,再用小观众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不能采取单一的讲述形式,要融合提问、表演等更多样的形式,辅助材料也要准备很多。”

两难

展览、讲解资源的平衡需要引导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几年之前,国内很多博物馆、美术馆没有社教部或者社教部针对低龄观众研发课程的能力较弱。在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之下,一些社会机构进场,与博物馆一同探索课程的研发与设置。尽管博物馆本身、社会教育机构都在研发适合低龄观众的课程,时过境迁,仍然出现了新的问题。除却前文提到的一些不甚正规的机构“浑水摸鱼”,现在还出现了一些博物馆的课程一旦开始在网上招生便“秒空”的情况。故此还出现了一些社会机构模拟、照搬博物馆招收学员、观众的网站及课程框架的情况。但机构的课程内容却不可能完全复制,也有的班型虽然进行了招生,但根本招不满,无法开课。

这也许是博物馆日益火爆之后的“新问题”:博物馆展览场地的空间、展品资源有限,有时会出现机构团队长时间在某一展品前聚集的情况,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开设的课程。但是,博物馆课程的覆盖程度显然难以覆盖、满足公众对讲解资源的需求。所以,如何平衡课程水平、讲解资源以及展馆、展品资源,成为眼下需要公立文博机构及社会教育机构共同面对及协调解决的新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必然需要新的政策及管理规定的引导与帮助。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修个路也能挖到恐龙蛋,这座小城堪称现实版“侏罗纪公园”!

五大洲16家顶级博物馆云端亮宝,明晚8时国博开讲

“七夕”到天文馆“望星空”!北京8家博物馆下周二开“夜场”

首博等北京8家博物馆下周二开“夜场”,七夕推出50多项活动

朱元璋为何有“双面形象”?中国国家博物馆亮出了这些古人“标准照”

本市博物馆有序恢复开放 全面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

北京一批博物馆恢复开放,每日入馆观众数量上限上调

私立博物馆长期闭门谢客已是如履薄冰,想生存需要新思维

北京自然博物馆6月2日起恢复开放,6月1日零时开放在线预约

博物馆四个多月闭馆不“放假”, “无人”博物馆文物都很“忙”

全国人大代表齐玫:让“云游”博物馆成常态

疫情致8.5万家博物馆曾闭馆,全球13%博物馆或永久关闭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