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生活中有诗意吗?这不是文人雅士的专属 其实只关乎选择

2019-07-20 14:24 北京晚报 TF011

生活中有诗意吗?总觉得这个问题沾点文人墨客的矫情。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资料图

作者:邱梓涵


果然,朋友应我:“生活中哪里有诗意?只有狗血。”

我白了她一眼。“哦,对了——”她瞬间明媚起来,眼角飞上几丝笑意,“今晚我要吃麻辣烫,很有诗意吧?”

我不想理她,顺便怀疑了一下自己找她的动机。虽然这是个极不诗意的回答,还是体现出诗意能够作为一种令人愉悦的所在。

无端想起一句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后来我才得知,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是在颠沛流离中写下这句话的,那时战火已经席卷了他的家乡,逃亡路上,他贫病交加。为什么他会这样写?凭什么单单是人?漫天硝烟犹在,他卧于一席破木床辗转不能眠,竟敢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和他,一定有谁的脑子不正常。

我还是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不正常,于是开始思考。

他认为人和动物是不一样的。人,总是事不关己而又故作沉重地感慨动物世界太残酷太残酷——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对一切你争我夺的盖棺论定。我看过很多纪录片,狮子对羚羊穷追不舍,杜鹃将其他鸟蛋挤出巢外摔碎,母狼无视小狼一步三望乞求的目光强迫自己的孩子离开……生,从不由自己决定,可一旦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动物就必须为生存和繁衍拼命努力,哪怕为此吞下自己的配偶——人类将其定义为相爱相杀。

这真的是相爱相杀吗?不,相爱、相恨、相敬、相怜、相惜——一样相杀。

与它们相比,人天生就披着一身诗意。人有一颗跳动的心脏,它的功能绝不仅仅是将心室的血压回动脉。

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只有原始的野人才只为食物奔波。毕竟进化了一千四百万年,我们和动物有着天壤之别,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累积下来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和科技,早已使生存和繁衍成为活着的最低标准。

因此,和动物相比,我们足够有底气诗意。

又想起了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时的情景。夜晚出门,路上全是石块,这对于拄拐杖走路的苏东坡来说,当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可苏东坡就是苏东坡,和别人就是不一样,他一路用拐杖敲着乱石,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有轻有重——“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大多数人都听不见音乐,并不代表音乐不存在。苏东坡就听见音乐了,他很开心。

音乐就在那里,听或不听,是一个人的选择。

昂首,澹月一轮,醉鬼嘟囔着要登青天揽明月,梦里天地在握。白衣卿相还留恋在烟花巷,拂一身温软的烟火气。武陵南,桃花已发,一叶舟顺水漂过泠泠淙淙。时间如过客,天地间留宿过辗转过一重重山海,世人愿意记住的面容,眼底竟都带着笑意。

诗意的人,忧伤也明媚,寂寞中能品出五味,喝白水亦可尝出浮世清欢。

所以,诗意不诗意,更是一个人的选择。

纵然我们都是心为形役的芸芸众生,无论眼前的生活如何,苟且也好,狗血也罢,在所有人都负重前行的同时,一定会有人望一眼头顶的星空,再咬咬牙,继续赶路。星空照耀前方,那个仰望星空的人,一定是充满力量的。

诗意,从来不是文人雅士的附庸,无关你有什么,只关乎你相信什么。

看来我和荷尔德林都在一个频道上,没有谁的脑子不正常。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1

分享到

一个郑谷草堂,一座宜春城,蕴蓄着多少诗文、多少佳话!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