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杀人占地”为目的的战争武器,为何也开始打绿色牌?
近来多家外媒报道,美、俄、英、意等多个军事强国均提出“环保绿色武器”概念并进行了诸多实践尝试,其中颇有一些成果令环保者心动。以“杀人占地”为目的的战争武器,为何也打出了绿色牌?目的和手段能统一么?
越南要求美国向越战中投放橙剂的受害者提供赔偿。
谈兵 历史包袱
毁灭的不仅是生命
战争吞噬了无数生命,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早在冷兵器时代,战乱对环境的影响就比比皆是。火攻导致草原焚毁,水攻导致河流改道,战场上尸横遍野引起瘟疫。不过整体而言,冷兵器时代战争规模不算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限,待到春暖花开,战火余烬散尽,又是一片好风光。
进入热兵器时代后,武器威力越来越大,不但吞噬生命和消耗资源的速度剧增,对环境的伤害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现代武器多以汽油、柴油等石化产品为燃料,武器的生产制造也离不开石化燃料。而这些石化燃料,是数亿年来地球生物尸体逐渐演化而来的,如今却遭到战争这头怪兽的吞噬。另一方面,燃烧石化产品,又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对环境的破坏是致命的。二战中,一艘战列舰载有数千吨燃油,一旦被击毁,这些燃料会直接害死成千上万的海洋生物。
美军的贫铀弹
战争破坏环境的另一种方式是各种武器产生的破坏力。且不说核武器这种大杀器,就说温压弹、燃烧弹、毒气弹等大规模杀伤武器,对环境的破坏力更强。美国在越战期间向越南国土广泛播撒落叶剂,不但使森林枯死,还使数以百万计的越南人中毒,罹患癌症或生下畸形儿。
除了直接破坏外,武器中包含的有毒物质也会导致环境恶化。例如,子弹、炮弹中包含的铅对生物体就颇具伤害。美国每年仅新兵训练就会打出上亿发M16步枪子弹,相当于把数百吨铅撒在靶场。美国环保署调查发现,军用靶场的员工血液中含铅量超出健康底线十倍之多;许多废弃的试射场附近一片荒芜,土壤和植被都遭严重污染。
谈兵 环保尝试
让装备“少喝油多吃素”
面对战争造成的环境问题,多国举起环保旗号。其中重要的一项,是针对各种武器的“油老虎”属性,研究减碳型武器。
美伊战老兵遭受贫铀弹放射感染健康堪忧。
减碳思路中最直接的是以电能代替燃油。电力驱动目前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电机的功率比不上燃油发动机。无论是坦克的爬坡,还是飞机的穿云,对功率要求都很大。所以,虽然大型武器可用电力,但其动力系统还是离不开燃油发动机。许多国家采用“油电混合”模式,在低速行驶时以电力驱动,在需要瞬时大功率则以燃油发动机驱动。比如著名的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就为俄军研发了一款概念型电驱动摩托车,据称续航里程为150公里。
电能代替燃油还存在诸多问题。以现有技术,实现蓄电池的体积缩小还很难,如果配备充电车,又会成为敌军的靶子。尝试使用全电驱动的英国45型驱逐舰,曾在航行时因动力不足导致全舰断电。
让武器“自带发电机”
另一个思路来了:何不让武器自己带上发电机,一路走一路发电。问题是带上怎样的发电机?火力发电,等于又绕回燃油的老路。真正具备可行性的,一是核能,二是太阳能。
美国海军计划对34艘伯克级驱逐舰进行能源改造,可这个项目在今年初被特朗普砍掉了,理由是费钱。
核能被誉为最清洁能源,在武器的使用上已有一定成熟性。比如核动力航母等。但核能最大问题是如何小型化。由于核能发动机体积大,往往只能用在舰船上。冷战时期美苏曾研究过核动力坦克,但最后仅停留在样机上。
现在各国军队都在研究太阳能设施。目前较为热门的是“太阳能飞机”,这种飞机体积小且无人驾驶。太阳能最大的问题是必须依靠接收板,让武器顶着巨大的接收板上战场不现实。所以,能投入实用的太阳能武器,多数是能耗不多的。对于固定的基地而言,以太阳能作为代替是可行的。尤其许多军事营地位于人烟稀少之地,有空间存放蓄电设备。美军的基地已经把太阳能作为“标配”,每天24个小时中,只有3小时需要使用传统发电机,可节省80%的燃油消耗。
谈兵 装备环节
多环节优化更环保
除了在燃料方面做文章,多国还在武器装备环节进行优化,使之更环保。
钨头子弹:为了减少铅污染,将子弹头中的铅换为钨。据称,世界最大的弹药生产商阿连特公司已开始批量生产钨头子弹。不过,钨的价格是铅的十倍多,由此带来的成本增长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承担的。
绿色炸药:环保军工还用“绿色炸药”替代常规炸药。绿色炸药使用新型化合物如含氮HBT和G2ZT等,威力不亚于传统炸药,释放的有毒物少得多。
精确制导:有些国家还将能够实行“手术刀”式精确打击的武器也称为绿色武器。认为它们可以精准消灭敌对目标,减少平民伤亡,有助于保护环境。
谈兵 生物燃料
优势:从烹调油中炼出F-16战机用油
除了核能和太阳能,各国还在研究其他的替代能源。其中一个思路,是研发“生物燃料”。这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这些生物燃料不仅能够直接从生物体内获得,具有良好的可贮藏性和可运输性,而且具备可再生性。目前,美国和巴西分别是世界第一、第二生物燃料生产国,欧盟在这方面也大有进展。
美军在2012年“环太平洋”军演期间,为战舰准备了近100万加仑的混合燃料。意大利海军2015年开始尝试让海岸巡逻艇、潜艇试验性地采用生物燃料。荷兰空军利用烹调用油提炼出可供F-16战斗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使用的“生物煤油”。相比传统的航空燃油,这种新燃料“闻起来硫磺味小多了”,评价不错。
劣势:一亩玉米还不够“大黄蜂”飞一次
“生物燃料”武器应用的障碍除了燃料本身的性能是否能达到并超越传统石化燃料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
研发新生物燃料、制造配套新燃料的设施以及将原有的传统动力设施替换为新燃料配套设施,都要耗费天价款项。据称,某些生物燃料的单价是传统石化燃料的十几倍。同时,生物燃料对原材料的消耗也是惊人的。美国从玉米中提炼航空燃料。据称一亩玉米收获提取的燃料还不够大黄蜂战机一次起飞消耗的。这些,都制约了生物燃料的应用和推广。
编后语
整体而言,战争毕竟是一种以胜利为目的的军事行为,因此一切约束和规范只能是在保证胜利的前提下才会在军队中得到推广。绿色武器依然是武器。真正要减少战争对环境的影响,“止戈为武”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