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仙”刘三姐怎样起舞? 舞剧《刘三姐》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1961年,电影《刘三姐》上映,几十年来,主人公刘三姐“歌仙”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作为长在壮乡的女子,“刘三姐不只是能歌,也应该是善舞的。”饰演刘三姐的著名表演黄婉秋曾说。近日,一部让“歌仙”起舞的舞剧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并就此开启了全国巡演。
舞剧《刘三姐》由南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出品,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演出。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著名编剧冯双白担任本剧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丁伟任导演。舞剧《刘三姐》与电影类似,同样以刘三姐与阿牛哥的爱情、刘三姐智斗莫怀仁为两条主要的故事线索。
但电影《刘三姐》珠玉在前,《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到今天,要让观众接受跳着舞的刘三姐,其实没有那么容易。此外,舞剧不比电影和歌剧,演员没有办法直接表现刘三姐这个人物最核心的特点“唱山歌”。“这是2019年的刘三姐,不是1961年的刘三姐”。导演丁伟强调,舞剧《刘三姐》旨在致敬经典,但绝不是重复经典,要在原作的基础上赋予现代的审美和表达方式,“漂亮的舞蹈,好看的服装,好听的音乐,这是一个现代审美中最基本的需求,全新的刘三姐也是在这样一种环境里出现。”
在舞蹈方面,舞剧《刘三姐》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民族舞蹈,“凤凰手”、“青蛙舞”等典型的壮族风格的舞蹈动作虽然贯穿整部作品,但都经过了当代审美的提取和重新塑造,街舞等年轻时尚的元素也被加入。
刘三姐的山歌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保留在了舞剧的音乐中。丁伟介绍,“我们没有把这些歌变成舞来跳,只是留下了歌的最核心的某一句或者某一段,并不是完全把歌作为背景音乐来‘跳歌’,歌是为舞剧而服务的。”本剧作曲李沧桑更直观地形容,舞剧《刘三姐》就是要把观众们熟悉的“对歌”变成“斗舞”。“歌曲有完整的歌词与旋律,节奏调式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将歌曲转换成舞蹈音乐以后,音乐就需要器乐化,它就不能只是用人声支撑整个音乐的进行。我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原有山歌旋律的动机,进行再创作,让这首山歌变为具有舞性的音乐。”
电影《刘三姐》带火的不只有山歌,广西美丽的山水风光也给观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舞剧《刘三姐》用一种简洁却梦幻的风格把壮乡的风景搬上了舞台:灯光柔美平和,极似榕树气根的线条变换成远方的起伏山峦,茶山春色、“三月三”歌圩等盛大场面一一铺展。舞美设计刘罡和灯光设计刘宁都希望,能够用一种“高级”、“时尚”的表现方式,让经典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用舞蹈来表现刘三姐,主演王倩做了许多努力。“黄婉秋老师塑造的这个刘三姐是不可替代的,我们不可能从形象上去模仿她,但是可以从对人物个性的把握上去学习,找到刘三姐身上‘那股劲儿’,才能抓到人物的灵魂。”为此,王倩看了无数次电影,也翻阅了许多资料,还在编导的建议下揣摩《沙家浜》中阿庆嫂的表演方式,把刘三姐热情奔放、聪慧勇敢的“那股劲儿”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