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社会

泪目!32岁同仁医生王辉最后一次救人,生前送光明身后留光明

2019-07-03 19:46 北京晚报 TF021

“这片角膜来自我年轻的同事。”透明的小盒子,橘色的保存液,里面保存着一片清澈透明而又新鲜的角膜,这片角膜来自于北京同仁医院刚刚去世的年轻医生——32岁的王辉。

生前,他是眼科最优秀的年轻医生之一,给万千患者送去了光明;身后,家人替他捐出了角膜,把希望留给了患者。 

“向好兄弟致敬”

上午9时,同仁医院亦庄院区眼科的2号手术室里,一位17岁的少年躺在了手术台上。麻醉科主任王古岩正在为他进行麻醉。这个男孩是一名圆锥角膜患者,左眼因为角膜病变,视力几近为零,只有角膜移植手术才能让他重新看到这个清亮的世界,而为他送来角膜的正是曾经在这里工作的眼科医生王辉。这个17岁的少年正在读高中,开学将进入高三学习。他告诉记者,他还没想好未来做什么,但是医生是他向往的职业之一。

麻醉结束,手术即将开始。这时,手术室里所有的医生护士自发站成了一排。他们面前的托盘上,摆放着角膜保存盒。“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好医生、好同事、好兄弟,为人类光明事业做出的贡献,再一次鞠躬致敬。”带领大家一起致敬的是同仁医院眼角膜科副主任接英,他是今天两台角膜移植手术的主刀医生。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每年完成上千台角膜移植手术,仅主任医师接英每年完成的角膜移植手术也有200多台,对于同仁医院和接英来说,今天只是两台常规的眼科手术,但对于手术室里所有的医护人员来说,今天的手术又特别不一样,因为角膜来自曾经在这里穿梭工作的同事。接英的心情一点点平静下来,“一定把这台手术做好,完成王辉家属的愿望。”

上午9时20分,手术开始。15分钟后,少年病变角膜被取下。接着,王辉的角膜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接英在助手杨珂、李丽的配合下,细致地将角膜放置、缝合。“你看王辉的角膜多么透亮!”10时10分,第一台手术完成,接受移植的少年被推出手术室。第二名患者,26岁的天津大男孩小刘来到手术室的准备间,等待手术。

辉哥“又能看见了”

6月30日王辉去世后,角膜送到了同仁眼库。同仁眼库是著名眼科专家、同仁医院老院长张晓楼所创,他也是我国第一个角膜捐献者。如今,王辉继承了老院长的衣钵——生前送光明,身后留光明。

角膜送到眼库后,移植受者的遴选随即开始。今天接受手术的第二名患者是家住天津的小刘,他和第一名接受手术的少年,都是在7月1日接到手术通知的。“当时,我正在上班,接到了电话,看到是北京的陌生号码,还以为是诈骗电话,后来才知道是通知我手术。”小刘也是一名圆锥角膜患者。圆锥角膜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眼科疾病,患者的角膜扩张、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现圆锥形。因为角膜受损,患者的视力会明显下降,几近失明。

手术前,两位患者告诉记者,他们的患侧眼睛已经看不清,正在等待角膜。17岁的少年说,“心中有千言万语,但两个词最能表达我的心情:感谢,感动。”小刘则反反复复说着两个字:感激。

上午10时45分,第二台手术开始。11时27分,第二台手术也顺利完成。至此,王辉的两只角膜已经完成移植。

王辉,那个被年轻同事们称为“辉哥”的眼科医生,“又能看见了!”

悼念!32岁同仁医生骤然离世

6月29日晚上,32岁的同仁医院眼科医生王辉在家中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旋即在家中就开始接受心肺复苏。急救车赶到送来抢救室前,曾经除颤一次。

凌晨,王辉的父母终于赶到现场。朝阳医院的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最后依然没有获得有确诊意义的证据。在抢救的3个小时,王辉一直没有自主呼吸和心跳。30日凌晨,医生们很无奈地终止了抢救。

王辉离开后,他的妻子决定捐出丈夫的眼角膜。“他们都是医生,生死观很豁达。”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捐献器官就是向医学奉献了全部;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捐献角膜是他对病人最后的关爱。

王辉生前照片

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卢海说,王辉工作上特别努力,曾经被评为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十佳住院医师”,也多次被评为医院的先进个人。他为人热情、豁达,“总是乐呵呵的。”王辉也是同仁医院团委副书记,参加过医院的科普大赛。

同仁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马小丽曾经和王辉同台参加科普比赛,“幽默风趣、口才出众”是她对王辉的评价。眼科每年都会有一台自己的“春晚”,王辉也是科里主持的“男一号”。

北京论语:

致敬!医生的最后一次救人

作者:贾亮

6月29日夜里,北京同仁医院很多眼科医生彻夜未眠。科里最优秀的青年医生之一,年仅32岁的王辉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送到医院抢救3个小时,还是没有留住他匆匆而去的脚步。

王辉去世后,家人决定将他的眼角膜捐出,这是一名眼科医生对他的患者所能做的最后一次治疗,是对他所钟爱的事业所能表达的最后的善意。用生命诠释医者大爱,活着,给病人治眼疾;去世,依旧留下光明。

我们要向王辉的不幸逝去,致以哀悼;要向他家人的捐献决定,致以敬意。这份决定里充盈着对王辉职业的尊重,寄托着依依不舍的眷恋。今天上午,王辉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这名年轻的医生无法再睁开眼睛,却让素不相识的两名年轻人看到了光明。

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角膜盲症患者数量约5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约10万人,可每年有幸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则只有5000人左右。这个数字的确有些少,越是这样,包括受捐者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应向捐赠者及其家人表达感激之情,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投身其中,让生命在爱中延续。

看过很多眼角膜捐献及移植的报道,“你是我的眼”可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话语。捐献者家属希望受捐者恢复光明的同时,能够替自己的亲人多带“它”出去走走,继续看着还没看够的世界。受捐者也多怀感恩之心,保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重见光明的眼睛,以积极心态回报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全。世上没有救世主,没有上天的恩赐,能依靠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奉献与互助。

器官捐献是神圣的事业,是生命从终结走向新的开始。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三个器官捐献日,今年的主题是“我的生命,你的名字”。令人欣喜地是,在我们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器官捐献的行列,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仁爱之心和奉献精神。比如5月26日,浙江一位8岁女孩触电身亡,父母就强忍悲痛捐献孩子的眼角膜,移植到两名因病毒性角膜炎而失明的大姐姐眼睛上。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话说:全世界的器官移植是像一只大船,中国以前不在船上,现在中国已经站在船上,走进世界器官移植的舞台中央。

当然,在器官捐献领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法律制度、道德伦理方面的健全和规范,器官移植优秀人才的匮乏,器官摘取、保存、运输等方面技术上的不足等。作为一名眼科医生,王辉生前对器官移植的现状一定有更切身的体会,一定知道有多少眼疾患者在眼巴巴地等待移植眼角膜。希望他家人代他履行的最后壮举,能让公众更加关注器官移植的发展,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器官移植的队伍。

生前,

他给万千患者送去光明;

身后,

他将最后一片光明留给患者。

唯有致敬!

 

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 : 贾晓宏、贾亮

摄影 : 安旭东

监制 : 张力

编辑 : 陆琪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同仁眼科门诊迎全年最高峰 预约候补让号贩子无可乘之机

痛悼!同仁32岁眼科医生突然去世,最后的馈赠仍有关光明

北京同仁医院人脸识别系统发力,号贩子刚进医院门口就被抓

北京同仁医院医疗队走进张家口 “光明行”让贫困老人重见光明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

国务院重磅发文!进口冷链食品无消毒证明不能卖

重点城市房租继续下跌,已跌入5年来最低水平

绑定多个手机号影响“健康宝”行程核验?赶紧看过来!

北京市民对人口普查有疑惑可用多种方式解决,上微信公众号打电话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