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据使用过的考生反映,大数据没那么灵
高考成绩公布后,报志愿就是头等大事。有人从中看出商机,乃至磨刀霍霍。据报道,各类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填报高考志愿广告,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咨询服务可提高、预测录取概率,收费标准从数百元至上万元不等。在某应用商店,与高考填报志愿相关的APP不下几十个。几乎每家都号称利用大数据作为支持,还有人工智能辅助。但据使用过的考生反映,每个APP给出的建议往往大相径庭,自己反而无所适从了。
资料图 宋溪 制图
填报志愿,多方汲取意见肯定没错。学长也好,老师也罢,都是一家之言,似乎不具有“全局意识”,也就难怪“大数据”甫一出世,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这几年,媒体对各种所谓咨询专家不断曝光,其专业程度之差、定价收费之乱,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望而却步。数据和计算机总不会骗人吧?于是乎,很多人转而掉进了“大数据”的大坑。
殊不知,数据也是需要人来收集的,大数据的算法也是人来设计的,而且对于数据的分析更是要由人来做。收集来的数据,统计口径是不是一致、是不是具备相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问题,就目前而言更多的是咨询机构各唱各的调。再加上信用度已大打折扣的所谓专家分析,作为大数据消费者的考生和家长,很难判断花大钱买来的意见是专业、精准、科学的,还是经过有倾向性加权取舍、混杂了机构盈利目的的。为了保险起见,家长和考生会下意识地多下几个APP、多花点钱。这样一来,虽然确实可以得到更多专业意见,却又面临信息过载的局面,对最终的选择毫无裨益。整个过程中,大数据与其说是一种高科技手段,倒不如说是招徕生意的幌子,哄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的噱头。
不可否认的是,志愿填报咨询市场客观存在,目前不缺咨询机构,而是缺科学正规的机构。这里涉及教育、市场、信息和统计等多个部门,如何像服务高考一样服务填报志愿,还是个需要协同作战的大课题。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报志愿是一道严肃的选择题,临时抱佛脚盲从大数据并不可取。大数据只能参考不能依赖,自己心中有数,比什么大数据都来得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