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专栏艺绽

翻译家童道明去世 陪伴几代中国戏剧人成长的他走了

2019-06-27 19:40 艺绽 TF003

他总是微微佝偻着背,说话的声音是沙哑的,和人聊天时因为耳背总将身子侧向对方……著名翻译家、戏剧评论家、剧作家童道明先生定格在众多戏剧人心目中形象大抵如此。今天早晨,这个曾陪着一代一代戏剧人成长起来的的老人,也迎来了自己人生戏剧落幕的一刻,享年82岁。

童道明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童道明生于1937年,1956年前往前苏联留学,在莫斯科大学文学系语言文学专业。大学三年级时,他报名进入“契诃夫戏剧班”,并因为一篇学年论文《论契诃夫戏剧的现实主义象征》得到他的老师,前苏联戏剧评论家拉克申的赞赏,他的研究重点也渐渐转向戏剧文学。因病回国后,没有获得毕业证的他因为一篇《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几点认识》得以进入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童道明主要是以戏剧评论家的身份活跃于戏剧圈,发表了许多戏剧、文学与电影、电视方面的评论文章。他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非谈》、《梅耶荷德的贡献》《论电影的假定性》等论著在戏剧界引起很大反响。他见证并亲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戏剧探索、革新的发展,也是“戏剧观”大讨论的重要参与者。他支持戏剧观的多样化,反对写实的镜框式舞台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一统天下,主张用戏剧假定性的手段,推倒舞台上的“第四堵墙”。他在俄罗斯戏剧方面的研究独树一帜,先后翻译了契诃夫的《海鸥》《樱桃园》《万尼亚舅舅》《普拉东诺夫》等经典作品。

他陪伴着一代又一代戏剧人成长,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好老师也是好朋友。

著名导演王晓鹰听到童先生去世的消息时,满怀遗憾地说,“三十多年来,童先生对我的的影响、教益、支持太多,我还想回国之后向他汇报《兰陵王》的莫斯科之行呢!”

王晓鹰说,从1979年到1984年他在中戏导演系学习期间,老师徐晓钟经常请童道明到中戏讲课,让他和他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童先生公正、客观的评论,也使许多有争议的年轻创作者得到鼓励。1993年,王晓鹰执导的话剧《雷雨》,因为将鲁大海这一重要角色删除,对《雷雨》的解释和舞台呈现都有很大创新,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和质疑。此时,童先生的热情支持给了他很大鼓励:

这出《雷雨》的成功已经超出了这个戏本身,它的成功标志着我们的导演艺术的又一次成熟期的来临,那就是把对于经典剧作的内涵的艺术再解释,视为导演创作的基本立足点。从这个意义上说,青艺的这出《雷雨》促使新的戏剧创新浪潮的兴起。

听到童道明去世的消息,著名导演李六乙忍不住哭了。在他看来,童道明是帮助他一生的长者。当年他的作品《原野》受到质疑时,童先生是为数不多站出来支持他的评论家。随后,在他排演《樱桃园》、《万尼亚舅舅》等契诃夫作品时,童先生同样给予他很多帮助。

童道明和《樱桃园》剧组主创在一起

青年导演杨申2015年将童先生作品《爱恋·契诃夫》搬上了舞台。在他眼里,童先生既善良又宽容。杨申的舞台呈现对原剧改动很大,童先生虽然对有些处理也有不同意见,但并不干涉导演的二度呈现,还专门签署授权书,表示自己同意杨申的改动。

《爱恋·契诃夫》剧照

童道明先后翻译了契诃夫的《海鸥》《樱桃园》《万尼亚舅舅》《普拉东诺夫》等经典作品。但他一直说自己并不是翻译家,只是为了研究契诃夫才翻译他的作品。

带着自己几十年来积淀的对契诃夫的研究和理解,年近六旬的童道明从1996年开始创作剧本,陆续写出了《我是海鸥》、《爱恋·契诃夫》、《赛纳河少女的面膜》等13部作品,近年来多部作品被搬上舞台并获得良好反响。

80岁笔耕不辍的老先生又开了微信公众号“童道明札记”,保持两周一次的更新频率,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戏剧、文学心得。

《北京日报》2016年8月刊发童先生专访《不怕死了,我有作品留下》(节选)

别人已停止创作的年纪,他写!

58岁完成第一部剧本《我是海鸥》、72岁完成第二部剧本《塞纳河少女的面模》……78岁完成第十部剧本《神圣的战争》。他说:“现在,我不怕死了,因为我有作品留下。”

1996年是契诃夫名作《海鸥》诞生100周年纪念,58岁的童道明在家悄悄写了一部悲剧《我是海鸥》。

契诃夫的《海鸥》表达的是“对另一种生活的渴望”,童道明写的《我是海鸥》便将男女主人公的纠葛,聚焦于“对另一种生活的渴望”的“不同”之上。这种不同,也成为悲剧的根源。他说:“我一直认为,中国当代缺少悲剧作品。所以干脆自己动手。”

不过,这部凝结着他多年戏剧理念的作品并未拿出来发表,童道明只是悄悄把它放在书桌的抽屉里。

对市场充斥的很多爆笑喜剧,他也不满意,“喜剧不是要由笑星来演的,也不是一直让你发笑。我想喜剧的第一要务是文化趣味。”于是,他动笔又写了《秋天的忧郁》,同样是献给契诃夫的。

“其实我就是想看看自己还能干嘛。”童道明说,自己写剧本的原因很简单,身为知识分子,“立言”应是不懈的追求。

直到动笔写剧本,他才发现原来这个最适合自己,“戏剧的创作空间非常大,真正开始写以后,才能体会戏剧的美妙。”于是,年过七旬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

别人惧写“大家”台词,他敢!

童道明的剧作,有的直接以季羡林、冯至、巴金、曹禺这样的当代文化大家或知识精英为主人公。虽然童道明与这些大家交往并不多,却在剧作中为他们“杜撰”了许多台词,挖掘和展露着他们闪烁光芒的思想。

这一切起源于与好友、话剧大家于是之的一次谈话。

2003年底,于是之去看望病中的英若诚,回来后对童道明说:“应该有作品讲讲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讲讲他们的精神世界。”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童道明。

两年后,恰逢诗人冯至诞辰100周年纪念。童道明一直敬重这位社科院外文所的前辈,于是便以冯至为主人公开始了剧本创作。2009年,季羡林去世,童道明又将原剧本冯至与季羡林对话的一场戏加以扩展,最终形成了《塞纳河少女的面模》。这也是童道明戏剧作品中,第一部被搬上舞台的作品。

剧中,冯至问季羡林最怕得什么病。季羡林答“老年痴呆症”。接着两人聊天,一个谈起希望逐步恢复繁体字的使用,另一个谈起希望以后的剪彩仪式不要请领导上台,而应该请青少年上台。两位文化老人反问自己,这样的建议能实现吗?结果两人都笑起来,笑自己提出这样的建议纯属患了“老年性天真”。

剧中还写到,冯至为自己写好了遗嘱,要求去世后不搞任何告别仪式。季羡林就笑他,这样是徒劳的,“不管你我留下什么遗嘱,我们的遗体告别仪式照样会在八宝山举行。”冯至只好也承认,“这叫不以死人的意志为转移。”

其实,童道明虽然与冯至曾同在社科院外文所工作,但“见面说话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两个小时”。这些文化大家之间的对话,实际上可能并未发生过。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敢在他们去世后不久就“杜撰”出来。可童道明写了。因为,“我觉得我能够理解他们,我们有相同的心灵追求。”

童道明说,这种心灵追求就是,做人要有尊严,要真实,不说假话,“这些文化大家与林语堂、周树人这样的自由知识分子不同,他们很早就选择了与党、与人民站在一起。经历过‘文革’之后,晚年他们的思想高度也更加令人感佩。”

别人不追求戏剧文学性,他追!

“戏剧好比一个女人,她有娘家——文学,也有婆家——舞台艺术,但随着导演中心制流行,现在戏剧的文学性正在减弱。”童道明说,戏剧的文学性,不是编故事,也不是漂亮的辞藻,而应该是人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童道明总结自己的戏剧作品有个共同的特点——不写人和人的斗争,戏剧冲突是弱化的,剧中没有典型的反面人物。这些都是从契诃夫那里学来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戏剧的文学性。

“我现在已经感到,我写不动了。”童道明说,他感到自己要说的话已经都在剧作中说完了,也许,他会就此搁笔休息几年。但他采纳了一位朋友的提议,成立一个剧社,就叫“海鸥”,为传承戏剧的文学性而努力。

“我们不需要太多人,不需要太多钱,只要有场地,我们就可以演。”其实,要维持一个剧社的运转和演出很需要钱,而且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只是童道明对金钱毫无概念。他决定创办剧社后,曾亲自打电话拉赞助。有位朋友答应赞助5000元时,他便开心得不得了。(李洋)

-End-

先生一路走好

 

来源 艺绽 作者:牛春梅 编辑:徐颢哲 监制:周南焱

流程编辑 TF003

分享到

《夺冠》影评,巩俐版郎平令人叹为观止,让激情再燃烧!

连续两天上新!新闻联播新主播郑丽亮相

不想上班、绩效翻倍……你看过王羲之等书法大家“亲笔写”的表情包吗?

北大毕业当网红,其貌不扬的李雪琴,凭什么称霸脱口秀大会?

《沉默的真相》来了,廖凡白宇谭卓演技炸裂!剧集开场就是一桩凶案

真真是放飞自我了!德艺双馨的蔡国庆,居然奉献了这么多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