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化

《少年科学画报》为孩子讲述科学40年 当年的小读者也成了专家

2019-06-19 11:11 北京晚报 TF011

在首都北京,有这样一份少儿科普读物,他曾是发行量最大的少年儿童科普杂志,每月发行50万册、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少儿期刊、伴随了两代人的成长,带领着众多少年儿童走上探索科学的道路。它就是《少年科学画报》。昨天,《少年科学画报》迎来了40岁生日,新老读者们齐聚一堂,重温这份画报带给自己的点滴岁月。

在昨天的纪念活动上,著名科学家、北京市科普形象大使、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匡廷云深有感触地说:“《少年科学画报》40岁了,但我认为它一直都是那么的年轻和充满了活力。它面向少年这样一群群朝气蓬勃的群体,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传播科学这个充满创新的主题,让孩子们了解科学、热爱科学,让他们在心里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她认为,我国目前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针对青少年的科学普及工作尤为重要,《少年科学画报》坚持了40年,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科普时报》总编辑、科普作家尹传红在40年前是《少年科学画报》第一批读者,20年前又成为了《少年科学画报》的作者。他回忆:“1979年科学的春天到来,《少年科学画报》刚刚创刊的时候,我的父母给我订阅了这份杂志,一直持续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当年的热心小读者因为受到它和许多优秀科普读物的科学启蒙,走进科学殿堂,走向了科学普及和科学创作的道路,也自豪成了他的专栏作者。”

40年来,《少年科学画报》的很多小读者,现在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得知《少年科学画报》创刊40周年的消息,他们纷纷来信,诉说对这本期刊的情感和情缘。一位名叫张志伟的读者来信写道:“我是你们的老读者,今年23岁,现在在美国莱斯大学读理论计算机博士。《少年科学画报》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在那个信息远没有现在发达的年代,《少年科学画报》为我打开了一扇知识的明亮窗户。”他回忆,《少年科学画报》里“蹦蹦狐小剧场”栏目是他的最爱,栏目用轻松诙谐的漫画将很多高深的数学知识表现出来。后来他在大学参加一个选拔考试,笔试中两道题中用的知识居然就是几年前蹦蹦狐们讨论过的。一个网名叫“寒光刀影”的读者来信回忆:“……我现在在国外读材料学博士。每每走过卡文迪许实验室,每每仰望深邃的夜空,我都无限感慨,原来梦想绝不仅仅停留在幻想中,一切都可以成真。回顾这一切,就像儿时捧读《少年科学画报》——原来自然科学的每一块土壤都是如此美丽,如此引人入胜。闭目而坐,脑海中掠过的是我与《少年科学画报》一点一滴的缘分——那一则则可爱的科普故事,一个个发人深省的科学发现与发明,都为我走上科学之路铺下基石……”

据悉,《少年科学画报》紧扣“中国梦·少年梦·科学梦”主题,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40周年纪念活动贯穿全年始终。下半年,全年预计举办活动50余场。活动包括:4月,开展了以“中国梦·少年梦·科学梦”为主题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征文征画活动,号召中小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用画面描绘、用文字讲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生自强不息、展望未来的“少年梦”,以及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技成果的“科学梦”。5月,举办了“中国梦·少年梦·科学梦”香港巡展活动,丰富的展览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6月,组织了“小记者对话大科学家”等少儿科普实践活动。后续,《少年科学画报》还将持续推进“科学家、科普家进校园”“少科封面展”等系列科普活动,内容涵盖航空、航天、军事、动物、植物、天文等各个方面。

链接: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落地生根

1979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科学的春风,《少年科学画报》正式创刊,当时,改革开放带来了科技事业的全面复苏,画报地处首都北京,科研机构多,科普资源丰富。创始人郭以实、詹以勤、安瑞霞、赵萌、郑百朋等老一代出版家一改过去用文字介绍科学知识的传统,开创形式新颖,内容深入浅出,贴合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的少儿科普画报办刊先河。《少年科学画报》甫一推出,发行量就迅速蹿升至30万册,成为少儿期刊中的翘楚。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科学院院士严济慈、周培源、华罗庚、钱伟长、吴阶平、朱光亚、周光召等都曾写下热情洋溢的题词,表达他们对《少年科学画报》开创性工作的支持与鼓励。

《少年科学画报》汇集了众多一线的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知名画家。40年间,他们笔耕不辍,始终致力于青少年科普工作,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高深难懂的科学技术知识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深受小读者喜爱。1979年,由何益汉、吴浩源编文,毕树校绘画的科学故事《昆虫世界的秘密》发表,这是《少年科学画报》第一次发表连载作品。20世纪80年代初期,著名科普作家李毓佩开始在画报上刊登《有理数和无理数之战》《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等数学童话,小读者反响热烈。著名科普作家金涛曾多年为“在世界各地”“科学家的故事”栏目撰稿,向小读者介绍科学家的成长故事、祖国美丽风光以及世界风土人情。武器专家苏刚、杨培根等专家创作了大量军事科普作品,让小军事迷们百看不厌。还有许多两院院士和一线的科学家也积极参与到为孩子们讲述生动有趣的科普故事的行动中来。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航天专家朱毅麟,天文学家卞毓麟为孩子们讲解天文知识,把小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遥远的宇宙星空,激发了孩子们追星探月的航天梦。鸟类学家郑作新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为鸟类“编家谱、写档案”。还有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极地探险家秦大河,自动化专家张开逊,生物学家王世强等等,他们都曾俯下身,借着一个个科普小栏目,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落地生根。

近年来,《少年科学画报》开始了数字化探索、融媒体转型,先后推出手机报、博客、微博、电子刊、APPpp、微信公众号、动画片《漫虫记》、“一起发现”野外科普视频、“草丛日记”自然科普视频等,全力打造提升少年儿童的创造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思维能力的新型综合平台。同时还联合教育部门和相关企业,举办各类科学竞赛活动;组织科学家、科普专家“进校园”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编写独具特色的科学课本;与电视台合作拍摄科普电视系列片《凯丽阿姨讲科学》;出版《假如没有电》“启明星丛书”“漫虫记丛书”;组织国内知名自然摄影师拍摄10000 分钟高清视频、70000 多张精彩图片,记录近千种野生动物的生活,制作成《一起发现》野外科普视频、《草丛日记》自然科普视频等等。《少年科学画报》已不仅仅是一本科普刊物,而是一个为广大青少年服务的科普知识及科学理念传播的综合平台。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成长

分享到

九位历史文化遗存负责人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

原创戏剧《新西厢》中西结合,重解“中国古代爱情”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现不佳,《金刚川》上映10天票房过7亿

2021北京风景年票正式发行 新年票出游新增4家知名景区

多部纪录片献映,还原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往事

被赞今年最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