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唐代诗人张籍辞聘为何写成“情诗”?袁枚总结:写怀,假托闺情最蕴藉

2019-06-19 09:16 北京晚报 TF010

唐代诗人张籍有一首“情诗”《节妇吟》,其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两句最广为人知。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你知道我是有夫之妇,仍赠予我双明珠。虽然能够感受到你的情意,但我得和夫君同生死。可惜不是与你相逢于未嫁之时,所以只能含泪将明珠奉还。

作者:张箫杨


阎彤 摄

然而,在你将要展开关于婚姻爱情的戏剧想象之前,要知道这其实并非一首情诗。

这首诗的题目有一个比较全的版本是《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宋人洪迈《容斋三笔》中记载,李司空想要征召张籍,张籍不愿接受,于是寄去这首《节妇吟》委婉地表示拒绝。根据这条记载,这首诗写于永贞元年(805)。这一年的唐朝可谓多事之秋。年初的时候唐德宗去世,磕磕绊绊当了25年太子的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唐顺宗刚登上皇位,便任用自己信任的王叔文进行永贞革新,打击藩镇和专权的宦官集团。可惜他只当了一百多天皇帝,就被宦官集团逼迫着禅位给自己的儿子李纯,即唐宪宗。第二年,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李诵又不明不白地死去了。于是永贞革新的王叔文集团死的死,贬的贬,柳宗元、刘禹锡都因此受牵连而被贬南地。

这一年,身在洛阳的张籍尚未入仕,他不愿接受征召,大约因为与这位李司空隶属于不同的政治集团。苦吟派代表诗人姚合给张籍的诗中有“甘贫辞聘币,依选受官资”之句,可佐证拒绝征召确有其事。而在唐宪宗即位后,张籍便入仕为官了。

辞聘就辞聘,为什么要写一首让人误会的“情诗”呢?其实古代士人收到这样一首诗,是不会误会的。本诗是一首拟古乐府,像是古代的流行歌曲,其中最常出现的题材就是男女之情和征戍离思。只不过这种套路式的故事,常常被文人士大夫改造成委婉表达自己情感的外壳,正所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块垒”。

借他人酒杯,连性别都改换的传统其实从楚辞就开始了。楚地气候宜人,植物丰茂,人们仿佛生活在半仙境中。在《离骚》里,屈原写自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吃的是菊花花瓣,喝的是木兰露珠;“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穿的是荷叶荷花做成的衣衫;“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身上还佩戴着各种香草,俨然一位“花仙子”。

这位花仙子将他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称作“美政”,用香草来比喻美好品德,用美人来代表拥有美好品德的人。于是,他叹息老之将至,说“恐美人之迟暮”;他痛恨小人中伤,说“众女嫉余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楚地传统中,作为审美标准的美与作为道德标准的善是统一的。如果用阳刚与阴柔的二元划分,楚地的美善,多少偏于阴柔些。在古代士人的儒家伦理秩序中,事君之道与事夫之道有着类似的结构,于是,用弃妇故事隐喻君臣失和,或者以思妇自况抒发忠君之情,都逐渐成为传统的诗歌主题。这也就渐形成中国古代诗歌中“男子作闺音”的一类传统。

沈佺期的《古意赠乔补阙知之》就是典型的思妇自况之作。这首诗就乐府古题《独不见》“伤思而不见”展开诗意,道:“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写长安城里“卢家少妇”在秋夜思念远方征人,而这位征人北征十年音信全无。

这首看似单纯的思妇诗中“十年征戍忆辽阳”一句却透露出些许隐藏的意味,因为这一年沈佺期登进士第恰好十年了。这首诗写于垂拱二年(686),当时沈佺期在洛阳担任协律郎的小官。乔知之在洛阳任左补阙,举荐人才正是他的职责,而这位乔知之也爱写拟古乐府。所以,卢家少妇不见音信的愁怨里包裹着的,大约是沈佺期自己郁不得志的心情和对仕宦前途的探问。

袁枚《随园诗话》中直陈:“写怀,假托闺情最蕴藉。(写自己的感受,通过假托闺情最有含蓄之美)”还举例子说,自己替朋友仲烛亭荐馆(找工作),写信问他要多少酬金。仲烛亭没说别的,就回了一首《古乐府》,写道:“托买吴绫束,何须问短长?妾身惯君抱,尺寸细思量。”其中的意思十分明显:你是了解我的,多少你看着办吧。其中是古代士人再普通不过的诗意,这样的做法也是一种婉曲的文人游戏,如此而已。说到底,我们现在会把这类诗误会为“情诗”,还是因为与古代诗歌传统产生了隔阂。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白居易与李德裕都曾为皇帝撰写诰示 但为何两人似乎并无交集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