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作家池莉时隔十余年再出长篇小说,《大树小虫》仍最关注世俗烟火

2019-06-14 08:57 北京晚报 TF008

作家池莉已经有十余年没有推出新的长篇作品了,然而其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大树小虫》一出手就是近四十万字。故事的现实背景设定于2015年的武汉,从俞家和钟家两个家族的联姻写起,引出两家三代人近百年的跌宕命运与现世纠葛,以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串联人物性格及命运,多线并行地展开了中国现当代百年历史的壮阔画卷及社会图景。

作者 曾子芊


不过,初读之时,作者的意图似乎并不显露得那么清晰。《大树小虫》选择从最年轻一代的故事切入,以一种近似戏谑的笔调描写了一对年轻人如何开始一段门当户对、一见钟情的自由恋爱,读起来颇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作家笛安也诚实地表示:“读第一章的时候我还在想,这本书在干什么?”直到读至一半,将视线拉远拉长,她才似乎慢慢地明白了作者想要做的事情。

随着不断切换的人物视角,俞钟两家每一个人物的历史和心理都被作者写得又厚又密,当画卷徐徐展开,他们的故事最终交织在一起时,生活的大树才终于露出了它的形状。而人类,则像是小小的虫子,在大树上留下了一条弯曲的行走轨迹。

这或许就是池莉在小说的扉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的原因。爱因斯坦曾这样向自己的小儿子形象地解释何为广义相对论:“一只盲目的甲虫在弯曲的树枝表面爬动,它没有注意到自己爬过的轨迹其实是弯曲的,而我很幸运地注意到了。”

受爱因斯坦的启发,池莉也注意到了一条“轨迹”。被问及为什么《大树小虫》写了十年,池莉回答说,一个作家,无论怎样也会想要写一本“厚重的书”,这是个心愿,可能也是个幼稚的梦想。至于为什么需要十年?因为只有等她自身成长到能看清楚上下几代人、往来一百年的历史时,她才可以聚焦他们、看懂他们,因此才能够动笔。

表面上看,《大树小虫》只是双方家庭期盼一对小年轻“生二胎”、“生男孩”的伦理剧,但细究之下,它牵带出的是国人在过去百年中经历的宿命。池莉想要刻画的是一个个身不由己被“设计”了的人,他们被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力地爬行,自以为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自由的,却不知自身的命运已掌握在旁人精密的部署下。三代人的命运对应着中国现当代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它们直接参与了人物性格的铸造与延展,每一代人都在自己家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三代人都在努力想挣脱上一代人的轨迹,想走出自己的路来,却每每被时代、被社会、被家族,更是被自己的性格弱点消磨锐气,一次次向社会主流、向既定规则妥协。

池莉说,她其实是从人文的角度,接受了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带给她的震撼,所以《大树小虫》是一本“很物理”的小说。慢慢地写了十年,她并不只想单纯地讲一个故事,而是想表达出人和人之间特别复杂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那样一种状态。人生在世,做的很多事情都受到了他人的影响,“全是量子纠缠”。

“社会非常复杂,我们生活在宇宙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当中……就像我的长篇也在设计人物。”“决定论”的论调听起来多少有些悲观,作家写作是为了“设计”,写作行为本身是否也难以跳脱出规训呢?虽然池莉自称是一个相对悲观的人,但她所持的态度还是乐观的:“也许从宏观上看,我们爬行的轨迹真的是弯曲的……总而言之,我们能够在这个大树上生活和爬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人类毕竟是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人的智慧和自由意识,它取决于我们在一瞬间会选择去做什么。人类被‘设计’了不假,但做那件事情的时候可能会有别的选择。”——的确,也许人类始终难以走出“楚门的世界”,但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打破规训的尝试。

回到阅读感受上,《大树小虫》首先是一部读起来滑利流畅的小说。一口气读完,会发现池莉的书写有其连续的惯性,从最早的“人生三部曲”,再到《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你以为你是谁》《云破处》……人间城郭中的普通人和世俗烟火始终是她最关切的话题。但这一次,池莉似乎还有意识地对语言本身进行了革新和重塑,一贯以“生活流”为特色的语言风格在《大树小虫》中变得更加有如武汉鸭颈一般新鲜热辣。池莉表示,文字中的“现场感”和“视觉感”很重要。写《大树小虫》的过程中,她为此做出的努力就是尽可能地“去掉虚词”,略掉了几十万个“的”“地”“得”,让读者看到句号就知道人物的动作做完了。为了文字变得精炼,她甚至“不惜破坏语法”。

从结构上看,《大树小虫》是完全“失衡”的:全书仅由两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占了绝大部分,所有人物轮流站在聚光灯下,被作者细细勾勒;第二章则像一出出月播剧,连续十二个月的备孕,最终以“没怀上”剧终。池莉有意地构建了一个“直线+方块”式的立体结构,“看上去很不对称,但我觉得如果写得好它就是美的,如果写得不好那当然就被我毁了”。

从语言到结构,池莉这次的写作有点儿像在“玩儿”。池莉说,自己就是在和方块字“玩”——“我喜欢写,我对赚钱、股票完全一无所知,方块字我就喜欢,而且希望推进它的新结构、新的表述方式。(它)有意思,这就是我的‘玩’。”

池莉,当代作家,现居武汉。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80年代末创作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被誉为中国小说新写实流派发轫之作。其畅销代表作《生活秀》虚构的“鸭颈”小食,衍生出红遍全国乃至海外的“武汉鸭颈”,家喻户晓并形成了庞大的食品产业链,堪称文学深度介入现实生活的成功范例。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作家们的时尚奥秘 她巧妙地嘲讽,却被时尚界奉为缪斯

莫言25年演讲集锦出版,曾坦言最初写作是为“一天三顿吃饺子”

好记性是如何炼成的? 漫说作家的博闻强记

女作家下乡扶贫寻找文学灵感,走遍41个村庄为沉默地带发声

陈映真小说全集大陆首次出版,共收录其37部中短篇作品

71岁著名作家李迪离世,代表作有《后代》、《傍晚敲门的女人》

处女作即被发表出版,林棹不仅幸运,更有13年文学沉淀

日本“三冠王”作家池井户润:职业作家路不好走,电视剧走红是玄学

最新!2020年“白金大神”作家名单公布

以瘟疫为背景的文学经典有哪些?国内外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

八大菜系为何没有“北京菜”?研究明史的“吃主”李宝臣谈米其林美食榜

在多达百人的细致群像中,路遥如何塑造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