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观点

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意愿有变化,行业前景好,为何就是留不住人?

2019-06-03 13:56 北京晚报 TF017

5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在京发布了《2019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报告通过对3000多名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发现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期待很高,超过七成的相关专业大学生表态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与前几年的状况相比,大学生在就业意愿上有了积极的变化。然而,养老服务专业招生难和毕业生流失率高的困境却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养老服务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老年社区活动策划。

新变化下的“乐观”

《报告》显示,通过对13个省份34所高校的养老服务专业进行调查发现,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有“三多”,即女生多、农村学生多、低收入家庭多。

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高专等职业化教育是我国养老服务高等教育的绝对主体。这其中,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护理等是目前养老服务高等教育的主要相关专业。这些专业以女生居多,占比超75%。课题组还发现,在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中,来自农村家庭、年收入在8万元以下家庭的学生占了较大部分。

“三多”是人们对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的“固有印象”,谈不上什么新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几年前相比,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意愿上更加积极,超七成大学生表示愿意从事养老工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主任成绯绯指出,行业前景是大学生考虑从事养老工作的首要原因。“家庭支持的比例也有令人欣喜的变化,至少有过半家庭持中立或支持的态度。”

让人颇为意外的是,虽然养老专业女生多,但从业意愿更强的却是男生,父母支持程度也高。相比之下,目前在校的“95后”大学生不但就业意愿更高,在创业意愿上也要高于之前的大学生。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与老龄化的形势以及养老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报告显示,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前景期待很高,近六成大学生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认为“一般”的也有30%。

“瓶颈”依然存在

成绯绯介绍,参与调查的大多是低年级学生。报告显示,越临近毕业,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从事本行业工作的意愿越小,随着升入高年级,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则持续降低。这是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隋玉杰表示,学校师资和学生的专业认同是影响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许多学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往往是“被动选择”,缺乏内驱力。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老年社会工作有“畏惧心理”,不愿意和老人直接接触,更愿意的是做一些协调、项目管理的工作。“这与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隋玉杰指出,通过对全国开设老年社会工作相关课程的院校进行调研发现,近半数的教师都在40岁以下,不但没有直接经验,也缺乏间接经验。“现在老年行业里面,一提到老年人就是‘养’,我非常不赞成。”他说,这种认识太过狭窄,造成了社会对老人的负面印象,从而让学生打了退堂鼓。

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4000万,如果按照国际标准的护理人员配比,则至少需要1300万生活照护类服务人员和20万专业护理类从业人员。

“养老服务的人才供给是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如果一个年轻人将养老作为自己的首要职业选择,这是非常少见的。”慈爱嘉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新动力项目组负责人刁文介绍,即使到今天,主动选择养老服务行业的学生依然很少。

根源是“尊重”问题

除了人才缺口巨大,养老服务的人才培养也面临着学生流失率高的问题。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王建民指出,养老领域里面最短的短板是人才,既缺乏一线照护人员,更缺乏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他表示,老年服务专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招生困难,由于在校生规模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你愿意让你的孩子从事家政服务、护工、老年照护方面的工作吗?这就是问题根源所在。”王建民指出,在一般的社会认识中,养老服务业工作强度大,累心累力,“社会地位”低,收入不高,从而造成了招生难。“有的家长就问我们,你这个专业学生将来出来干什么?如果在一线伺候老人就不干,但是在养老机构做管理就愿意干。”这种心态,造成了大量毕业生的流失。北京一家养老服务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年都有大量的养老相关专业的学生前来实习,但是最终留下来的只有5%左右。

王建民表示,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升薪酬;也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制定学费减免、岗位补贴等激励政策。但是,最根本的是需要社会观念的转变。“这个职业要变得受人尊重,受人认可和理解,需要加大社会的宣传,这需要时间。”

“校外”环境至关重要

成绯绯主任介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定位是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并通过在职业院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等养老服务专业点进行养老护理职业人才的培养。尽管存在招生难和毕业后流失率高等困境,但中高职院校仍是养老护理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

然而,这种以高职院校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仍比较单一。成绯绯介绍,随着健康老年人的养老理念与养老方式日益转变,对高素质、高技能养老人员的需求会日益增加。

但是,如果实习机会缺乏,仍会成为学生从事养老服务业的阻碍。如果没有实习,学生没有检验自己学习水平的环境,对用人企业、行业需求不了解,很容易会流失。

隋玉杰则认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有“专业认同”,在进入到行业里需要有“职业认同”。通过建立这两种认同,对自己的专业身份产生和感知,从而更好地在养老服务行业中发展。他建议,养老服务行业迫切需要系统地培训师资队伍,以“师徒制”的方式培训年轻教师,或者让年轻教师到养老机构做院长助理,会有助于学生建立身份认同。

“大一的时候很多人还希望进入行业,到了大四就降得很厉害,主要是因为看不到榜样。”隋玉杰认为,学生迫切需要通过行业的榜样来知道自己未来成长的方向。另外,在学生培养方面,要特别强化生命教育,打破年龄的刻板印象。他认为,在教学上还要增加实地探访和现场教学,破除学生对养老机构的迷思。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营造一种支持性的环境。

就行业发展而言,还有许多“校外”工作要做。包括养老服务人才就业环境、社会地位、待遇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养老服务企业本身的管理质量和水平,行业的品牌影响力等。这些“校外”影响反而是年轻人是否进入或留在养老服务行业的决定性因素。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王琪鹏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北京推广喘息服务,让看护者适当休整,为家庭养老“供氧”

养老服务有特色种类齐,老人为何拿养老补贴买包子而不买服务?

忽悠老人买保健品……养老服务领域10种违法失信行为将受惩戒

北京20亿元养老服务补贴津贴怎么领?34个问答,解答您的疑问

养老政策搞不懂?别怕,北京西城首批“养老顾问”来了

海淀上地街道探索“嵌入式社区养老”:在家对面享专业服务

助老服务中有一批“破墙”高手,老人晚年不再寂寞

北京白纸坊街道养老服务设施年内全覆盖 将满足衣食住行多项需求

北京朝阳门“养老圈”:区域养老“联合体” 银行饭馆都有暖心服务

北京养老服务都将有明确规定 代表建议用志愿服务换“时间币”

北京首个居家养老助医平台服务600余老人 居民开药不必再出门

看过即吃过?看吃播多为“心理代偿”,专家:猎奇受宠会导致更多效仿

“30+”要提防哪些职场陷阱?用劳动合同法带你看透《三十而已》

杜绝浪费!北京多家餐馆推出小份菜单人餐,还有“光盘”奖励

“防沉迷系统”破解很容易,想让孩子充实过暑假,家长得“根治”

如何培养真正的非遗传承人?不能只靠体验,还需成体系课程

护理员收入低流动大,养老院难招到大学生,留住养老人才先从“钱”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