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北洋水师军服首次使用西方军衔符号,邓世昌丁汝昌还有独特礼服

2019-05-08 20:36 北京晚报 TF010

中国拥有水上部队的历史非常久远,古代常叫这样的队伍为水师。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水师的身影,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水师之间的较量。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水师以内河为主。到了明清,水师在海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强


郑成功北伐抗清,东征台湾靠的也是强大的水师。郑成功东征台湾时,就是利用涨潮时航道水位抬高,从鹿耳门进入台江,登陆后切断赤崁城与台湾城两大城堡的联系,进而攻克了荷兰人盘踞多年的台湾岛。

不过,中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海军,则是从清代末期开始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林则徐、魏源等人就提出改造水师的建议,这是中国近代海军创建的先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海防危急加剧,左宗棠等人提出大力发展海军的设想。在洋务运动中,中国近代海军应运而生,其代表就是北洋水师。

首次使用西方军衔符号

1866年清政府在福州创建福建船政局,1875年设立南北洋大臣,加速近代化舰队的建设,还开设学堂培训海军专业军官。此后,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建了中国唯一的一支皇家海军——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又称北洋海军、北洋舰队。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军,此前已向国外订购了多艘舰艇,包括穹甲巡洋舰致远号、靖远号与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来远号等。北洋水师的实力当时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北洋水师的最高指挥官是水师提督丁汝昌,海军总教习是英国人琅威理,下设总兵两人(右翼总兵刘步蟾、左翼总兵林泰曾),下设副将若干(中军中副将及提督衔邓世昌、中军中副将方伯谦、中军右副将叶祖珪、左翼左营副将林永升等),除丁汝昌之外,总兵、副将都兼舰艇管带,如刘步蟾是定远号管带,邓世昌是致远号管带。

管带在清代军制中,官阶并不高,陆军中管辖一营的营长,也叫管带,属于中级军官。水师中,船长(舰长)也称管带。水师属于技术兵种,级别高于陆军。而且水师的管带原本都有其他官级,如总兵、副将等兼任。刘步蟾做定远号管带,本身就是总兵级,邓世昌是致远号管带,本身还有提督军衔的副将,他们都是属于水师中的高级将领。

北洋水师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筹建,清光绪八年(1882年)夏,为了辨等级、壮观瞻,并与列强海军接轨,时任北洋水师统领的丁汝昌组织人员,参考英国海军军服,制订了中国第一部海军服装规范:《北洋水师号衣图说》,这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近代化的军服规范。

在很多资料上,对北洋水师初期的海军制服有一个专业的词汇:1888式。因为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立,官兵穿上了全新的军服,所以叫1888式。不过,有些资料还提到1882式,实际上,这两种称谓所指是同样一套军服。因为北洋水师这套军服是《北洋水师号衣图说》制成,而《北洋水师号衣图说》1882年便开始制定,因此,1888式也叫1882式。

北洋水师军服分为官弁(即军官)服、洋枪队服以及水手夫役(即士兵)服三个类别,每类又分为春秋(冬季)、夏季两种,军官另有礼服。

北洋水师的军服设计参考了西方军服的设计理念,但是在款式上仍然属于中式风格,采用了对襟式的设计。

军官服采用石青色,也即海军蓝。春秋两季使用线绒,夏季采用穿着舒适的宝纱,冬天使用厚重御寒的呢子。军靴采用传统的薄底战靴。款式上衣为马褂,袖口宽6寸,腰摆紧小,袖口、领口、衣襟、下摆等处都装饰有传统的镶边和云头图案,夏季用黑色绸缎制成,其他季节用黑绒布。军官着装时须腰束皮带,携带指挥刀。

值得一提的是,北洋水师军服的袖口加入了西方军衔符号,这在中国传统军服中是创新设计。中国传统军服以图案、服色、佩戴来区别官阶等级,而且也没有军衔的概念,北洋水师有别传统水师,是现代理念下的新兵种,受西方海军影响甚大。因而北洋水师的军服袖口加入了代表军衔的符号,这些符号包括统领、船主、驾驶、管轮、枪炮、帆缆、军医、文案等多个岗位部门,用不同的符号区别岗位和军官的级别。例如枪炮官的符号是方天画戟、红缨枪,医官符号是灵芝寿桃、蝙蝠,帆缆官符号为中国结,文案符号干脆是毛笔、宣纸,这样一目了然。

1891年北洋水师访问日本时,《东京朝日新闻》报道了当时中国海军官兵的形象:“军官依然穿着绸缎的服装,只是袖口像洋人一样饰有金色的条纹……尤其水兵的服装,……几乎无异于普通人,只是在草帽和上衣上缝有舰名,才看出他是一个水兵。”

在北洋水师1888式军服中,军帽为圆形小帽,民间称之为瓜皮帽,它没有帽檐。军官的小帽为黑色毡制,帽边镶嵌一圈黑边,帽顶则根据官员的品级,镶嵌顶戴珠子。甲午战争之后,重建北洋水师,此时的军服更趋向西洋化,军帽也采用了大檐帽,与传统的水师军服有了很大不同。

另外,北洋水师的队伍中,有一支人数众多,介于官兵之间的士官队伍。士官的军服类似军官,只是袖口云头内没有识别标志,它使用的是臂章。

高级将领有独特礼服

在流传下来的一张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其他水师军官以及洋人顾问的合影中(见图一),可以看到,邓世昌当时所穿的军服,就是1888式,也就是北洋水师刚成立时的款式。不过,后来人们常常看到的一张关于邓世昌的照片中,邓世昌所戴的帽子并不是圆形小帽。这种帽子类似清代文武官员的官帽,即有花翎的帽子,但是又不完全相同(文武官员的官帽是斗笠形,邓世昌所戴又不是斗笠形)。

而且,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照片,也是如此,他没有穿北洋水师的军服,仍然是补服和斗笠形官帽。

作为北洋水师的高级将领,丁汝昌和邓世昌的穿戴,为何与北洋水师军服不一样?这跟当时清代军制有关。

清代官帽的帽顶中间,装有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帽纬上装有顶珠,颜色有红、蓝、白、金等,戴时各按品级。在顶珠之下,另装一支两寸长短的翎管,用以安插翎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顶戴花翎”。“顶戴”是指官员冠帽顶上镶嵌的各色宝石;“花翎”是指附戴在冠帽上的羽毛饰品。

清代官员官帽的“顶戴”与“花翎”是区别官员高低的标志之一,但是在北洋水师军服设计中,只有管带一级的军官服,并无提督、总兵、副将等更高级别将领的军服。只有通过礼服的一些装饰才能将更高级别将领的军服与普通军官的军服区别开来。

具体来说,北洋水师军服中,大部分军官都戴圆形无檐小帽,因为它适合舰艇上的工作。清代斗笠形的官帽,不适合在舰艇上使用,这种帽子容易遮挡视线,且在舰上使用望远镜、操作火炮机器时都极为不便,但圆形无檐小帽本身并无职衔的区别,考虑到礼仪活动,清廷又给这些海军军官配置了军礼服,其配套的官帽也不同于清代典型的斗笠式“顶戴花翎”,而是将斗笠式凉帽改成无檐式暖帽,这种帽子照样可以有顶有翎。因此就有了邓世昌老照片中的穿戴法:上衣是水师军服(表明水师兵种),帽子是改良后的官帽(标示官职级别,插花翎)。

丁汝昌的军服更是如此。丁汝昌是安徽庐江人,隶属淮军,他是李鸿章的部下。同治七年(1868年),丁汝昌授总兵,加提督衔。李鸿章建立北洋水师时,丁汝昌被任命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陆军时为总兵,有较高的品级,其服装也有对应的规定,但是他成为北洋水师提督之后,却没有相对应的水师军服可穿。

按照北洋水师的军令,提督有统领全军之权,凡北洋兵船,无论远近,均归其调度,提督上面只受北洋大臣的节制。因此,对于北洋水师来说,丁汝昌就是“一号人物”,拥有绝对权威,但丁汝昌作为北洋水师提督,其服装与中级军官的军服一样,只是在袖口标识不同。为了彰显出丁汝昌的威严,就出现了照片中丁汝昌的两种服饰的结合:一是清代传统官服中的对襟官服,戴官帽;二是展现北洋水师的石青色军服。

在南京,有一件丁汝昌穿过的盛装盔甲,它是丁汝昌所穿战袍的复制品,原件由丁汝昌后人捐赠给中国军事博物馆。原件破损严重,经过三年的研究,1987年由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成功。

该战袍由上衣、战裙、左右护肩、护腋、护铛、狮身鱼尾等13个部件组成,另有缕金护肩甲、银饰盔头。战袍上包有2000多个铆钉。原件铆钉纯金制作,复制品采用铜钉代替。铆钉的作用不仅是装饰,更具有减缓子弹以及刀枪抗击的功能,还用来固定铆钉下面的铁甲。整套战袍甲胄金光闪闪。其中狮身、鱼尾分别代表了武官身份:水师兵种。飞鱼图案则是清代官服中显贵之服蟒服的一种。根据这些元素,可以看出这件战袍属于礼仪铠甲,是丁汝昌的军戎礼服,而不是实战中的铠甲。

复建后军服完全西化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这使得中国国势衰减,海防崩溃,海军更是一蹶不振。而没有海防的国家,如何守护辽阔的海岸线?为此,有识之士上书朝廷,呼吁恢复海军。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就提出了“亟治海军”的主张。尽管清廷大臣们对于恢复海军还是缓复海军有争议,但是面对甲午战争后日益被动的局面,清政府不得不将复建海军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光绪皇帝在维新人员的倡导下,对于复建海军非常重视。

1899年4月17日,清政府重新起用原北洋水师将领,任命叶祖珪为北洋水师统领,萨镇冰为帮统,负责整顿北洋海军。而后几年又开办了水师学堂,培养水师人才。1906年清政府正式提出重振海军计划。1909年7月15日,清政府任命载洵、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成立了直属朝廷的筹办海军事务处。

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按照国际惯例正式设立了海军军官军衔等级,军衔等级依据新式陆军的三等九级军衔制,从上到下分为:海军正都统、海军副都统、海军协都统(相当于上将、中将、少将),海军正参领、海军副参领、海军协参领(相当于上校、中校、少校),海军正军校、海军副军校、海军协军校(相当于上尉、中尉、少尉),另有一级相当于准尉的额外军官。

同时对海军军服进行了改革,北洋水师成立初期有西方元素的中式军服被抛弃,彻底采用西方的服饰特色。军官服分为常服(全白色和全黑色立领)、蓝色双排和立领大礼服三种服装。传统中式一字盘扣不再使用,改成了西式铜制纽扣。军官服依照春秋冬季以及夏季,分别着全黑制服、全白制服。这也是中国首次使用白色军服。

大礼服形似燕尾服,双排扣,袖口有表示级别的宽边金线,还有金线锁边的肩章。帽子为拿破仑式三角帽。大礼服平整庄严,彰显出一种威严。礼服袖口以不同标识表明军官的级别:都统官一道龙形粗杠,上方按正、副、协三级分别缀有三、二、一条金龙图形;参领官按正、副、协三级分别缀有三、二、一条金龙图形;军校官按正、副、协三级分别缀有三、二、一条银龙图形。

水兵着装也是西式风格,颈前开有“V”字领,方形披肩,袖口绣两道白线。军裤为筒形。士兵服也分季节,春秋冬季为深蓝色,夏季白色,披肩则不分季节,均为深蓝色。水兵的军帽分冬帽、夏帽两类,冬帽是无檐大顶帽,帽后端有飘带(用飘带是科学的,可以测风向),帽墙上用金线绣有“大清××军舰”字样。夏帽为黄色带蓝边的平顶大草帽,草帽上扎着写有舰名的布条。

重建的北洋海军服与国际海军接轨,无疑是一次观念上的碰撞。北洋水师军服的变革,完全脱离了中国传统军服的中式风格。其服饰的变革,也说明决策者试图将西方的海军军制、管理方法等配套体系带入中国,这也是时代变革的需要。

但是焕然一新的军服,只是军人着装的一个外项,并不是军队的核心战斗力、竞争力。如果其本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一切都是空想。1910年底,清政府陆军部的海军处升格为海军部,载洵、萨镇冰也外购了一批军舰,并计划建设新军港,这些措施不可谓不大,但是面对病入膏肓的满清王朝,他们并未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补遗

电影《甲午风云》

军服设计有差错

提到甲午战争,特别是提到邓世昌,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影《甲午风云》。这部 彩色故事片,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1963年初上映,导演是林农,主演有李默然(扮演邓世昌)、浦克(扮演丁汝昌)、庞学勤(扮演王国成)等。电影塑造的邓世昌深入人心,成为中国银幕中经典的形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在人物服装的处理上,还是比较严谨的,按照历史上北洋军服的原样进行复原,除个别有出入,总体上还是可以一睹北洋水师的军服风采。

《甲午风云》的故事发生在1894年,北洋水师官兵所穿军服是1888式,当时水兵军帽有两种,春秋冬三季戴主要是黑布包头巾,夏季则是方顶草帽。对此,《甲午风云》中庞学勤饰演的水手头戴头巾有一定历史依据。不过,电影中将水兵的胸前又加入了圆形的号牌,不符合史实,那是将陆军的士兵军服嫁接到水兵服上了。

《甲午风云》中邓世昌在海战中着帽子的处理,与史实有出入。前文提到过,为了便于在狭窄的船舱活动,北洋水师官兵的帽子都是无檐的圆形小帽。电影为了视觉效果,让邓世昌在海战中戴顶戴花翎,穿白色战衣,系披风,在致远号乘风破浪时,海风掀起披肩,气势壮观,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不过,电影中邓世昌的穿戴虽然不是臆造,但与当时的情景不符合。邓世昌照片中的穿戴属于军礼服,它主要用于庆典、礼仪活动,在实际的战争中,既不方便,也会成为敌人的枪靶子。按照交战的情况,邓世昌应该穿海蓝色马褂式军服,头戴瓜皮帽。如同邓世昌与致远舰军官、洋顾问合影的传世照片中的穿戴,那才是北洋水师海战中的真实着装。

《甲午风云》中邓世昌袖口绣条纹,也不正确,这是把洋人顾问服中的条纹移植到邓世昌军服上,因为北洋水师军服袖口,不同岗位,绣不同的符号图案。在电影中,军官服袖口有横杠图案,也与史实不符,这种图案在1894年大东沟海战(又称黄海海战)时是没有的,它是甲午海战后,北洋水师重建时所采用的元素。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10

分享到

海军举行甲午战争120周年海上祭奠仪式

百年前西方报纸如何报道“甲午战争”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