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戴泽先生画的《窗外》没有窗,可见的是一直都在变的风景

2019-04-21 12:03 北京晚报 TF021

戴泽先生的日记,断断续续地记了八十多年;一笔一画,或长或短。这些文字鲜为人知,藏有许多秘密,不仅关乎一个人的个体记忆,也是动荡时局变迁下,窥探历史的一扇窗。第一次看到这些日记时,感触很深。

作者:张逸良


《窗外》 1994年

窗外近处是一棵绒花树,有三层楼高,再高一层就到我家的阳台了。绒花是夏季的花,花期从四月开到八月九月。长了一串串的豆角,仍有花在开。

《窗外》2000年

窗外

下面有个小四合院,院中有一棵核桃树,从挤满院中的自建小房上长了出来,也是一棵不(高)的树,可惜上面的主干枯死了不少。

鸽子是自由和平的象征,大概有八九只,有吃有唱,还谈情说爱到结婚交配。我想画它们,远了点,照相也太小,又不愿到别人院里打扰,拖着。后来鸽子没有(了),大概是被主人处理了。(再)后来不时有一二鸽子回来看看,又飞走了;它们是黑白二色的鸽子,长得修长美丽。 1999年

晨 梦

老美院后排老画室,门开着,室中杂乱,无人。

我在画画,我拿去的新屉布没有了,有校外人串屋。

我出画室回家,经过“U”字楼里院,地上挖了三条泥沟。有人(在)西边过道中隔画室,有人在新扩的东安市场房分画室。走到大操场上,见南、东两面正在盖大楼,回看美院也在盖高楼,民研所没有了。

校尉胡同都是正在建的高楼。

按照煤渣胡同的方位,见到一个老工人,我向他打听。他搬走了许多文件,发现一张纸上面写着“戴泽还存在”。

我经常梦见煤渣胡同原(来)住的小屋门窗不严,美院“U”字楼,画室;也常梦坐船在长江过险滩;梦见长戴河老家,山清水秀。 2012年11月29日

戴泽先生的日记,断断续续地记了八十多年;一笔一画,或长或短。这些文字鲜为人知,藏有许多秘密,不仅关乎一个人的个体记忆,也是动荡时局变迁下,窥探历史的一扇窗。第一次看到这些日记时,感触很深:原来戴先生年轻时还写短诗,很用力,语句跌宕铿锵;一生中,各种因缘巧合的降临,亦使得他的人生颇富“传奇”色彩。就如同我看到上面两段日记时,会不由得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望向窗外,归入梦里,有时窗外的景象就是梦境的另一种反馈,而梦境里发生的种种,何尝不是曾经在窗外看到过的人,发生过的事?

七年前,戴先生成了真正的“90后”,因为身体的缘故,无法时常外出,尤其是冬天;煤渣胡同中央美术学院宿舍、面向新东安广场的那扇窗,就此成为他时常驻留、守望的地方。对这位一生在艺坛孜孜矻矻探索的“耕耘者”来说,画画是未竟的事业,即便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几十年前,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中自由穿行,他还是停不下手中的画笔——既然家里有一扇能够远望的窗,不妨就从这里将梦想继续下去。戴先生说:“我喜欢画窗外,静静地画我看到的,一张接着一张画下去。”

《东安春香》 2001年

《王府井》 2004年

身处相对密闭的空间,那一扇窗,就像是放飞内心的起点;从古至今,“窗”的作用皆是如此。明末纷乱,陈继儒选择归隐,做起“山中宰相”,家事国事、风声雨声,伴随书案旁一扇窗的四季更迭,幻化为如流水般闲情幽雅、恬然自得的《小窗幽记》。《小窗幽记》刊行后不久,在荷兰画家维米尔的作品中,也开始融入“窗”的意象,透进窗的,不仅是一束光,用以促成画面的明暗变化,窗上的彩绘图案还附着道德隐喻与训诫意味;有些作品里,窗也起到了分隔空间的作用,一窗相隔,两个世界。一百多年后的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借助阳光和镜头记录下窗外的风景,这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保存的照片。由此,“窗”透过文学和艺术走向摄影,成为经典的摄影题材。将视野投向窗外,追逐阳光、天空、自然,一如人的本性,更表达追求与向往。

1994年12月1日,北京下雪,戴先生在寓所画了第一张《窗外》,并在落款的同时写下“此景难得”四个字。楼下四合院的屋顶上、几棵树上覆着白雪,老楼、老树、老景,满是安静与平和——北京,变成了北平。再画窗外的雪景,便是2000年了,此时窗外的情景有了变化,新东安广场已然建成,王府井成为步行街,楼高了,车多了,人忙了。又过了十年,已近九旬的戴先生对窗外的描绘更加频繁,也更简练,对比画面可以看出,百货大楼北侧立起了大座钟,新东安广场经过整修后变得更加现代;唯一没变的,是楼旁的四合院,它作为参照物,连接起一座城市的过去与当下。

戴先生画的《窗外》没有窗,可见的是一直都在变的风景;画里没有暗喻,作为一种寻常的记录存在,充满感情与温热。二十多年里,时间改变了太多:中央美术学院搬迁至望京新址,老校区的建筑所剩无几;王府井大街几经改造升级,胡同拓宽成为马路,老楼翻新换了模样;老同事、老朋友相继搬迁、故去,能交谈的人、能忆起的事,越来越少……正因为见不到了,所以才会有回忆老央美、回忆写生足迹、回忆故乡风物的梦境出现,而那张纸上面写的“戴泽还存在”,似乎像是戴先生在告诉所有人:那窗里守望的人,一直都在。

(原标题:戴泽的“梦里与窗外”)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他被称中国近现代美术“活化石” 几十年间画遍北京的名胜古迹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