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北京史话:白浮泉与九龙池 昌平历史上有过“白浮图城”吗?

2019-04-12 10:23 北京晚报 TF003

白浮泉位于昌平区白浮村北、龙山之麓,自古有“京闸坝之源”、“通惠坝河之源”、“通惠河源”等誉称。侯仁之先生誉其为“大运河的最上源”,称昌平流泉虽众,“其为利之溥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由于历史原因,白浮泉所存史料非常稀少,昔年胜迹也多有消失,一些历史悬念至今犹存。日前,读到杨良志先生所撰大运河走笔数篇,其中有关白浮古迹的些许观点,值得商榷。如杨先生在文中称,白浮泉应该是“白浮图泉”,泉水之命名,明显与白浮图城有关;燕平八景之“龙泉喷玉”应指昭陵九龙池,古人稀里糊涂地移到白浮泉来了;白浮泉九龙池是“莫须有”,所谓“又吐水啦”是欺侮世人。对此,笔者仅就所知,不揣浅陋,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 子华


白浮泉九龙池遗址旧照
《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记》拓印,八面刻,拓为一纸,高117厘米,通宽194厘米 国家图书馆藏
《隆庆昌平州志》有关“龙泉喷玉”景观的记载

白浮泉之名与白浮图城无关

白浮泉所在地,今名龙山,古称白浮山,山南有村名白浮村。白浮村历史悠久,在唐代就已出现。据1961年于该村出土的唐代墓志记载,墓主人“曹府君”于大中元年十月葬“昌平县东太尉乡白浮之原”。“大中”是唐宣宗李忱的年号,大中元年,即公元847年。可见,白浮村至迟在唐代晚期已经形成,时属昌平县太尉乡,且近1200年来,“白浮”之名始终沿革不改,从未有过“白浮图城”之谓。

如此说来,昌平历史上从没有过“白浮图城”么?不,有过,但不是白浮村。在今白浮村西北十余里处,有个叫旧县的古村,过去就曾名白浮图城。浮图,是佛教语,意指佛塔,白浮图也就是“白色的佛塔”,过去旧县曾是昌平的县治所在,建有城池,城内建有一座“形如塔而色白”的经幢,城因之而名,故名白浮图城。清人麻兆庆《昌平外志》载:“旧志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存旧县街东,形如塔而色白,所谓白浮图城者指此也。”

看来还是有白浮图城的,那么白浮泉就不能因“白浮图城”或白色塔形经幢而名“白浮图泉”吗?还真不能这么随便说。为什么呢?因为旧县这座“白浮图”是辽代才建的,其碑刻拓印在国家图书馆有所收录,名曰《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瞅一瞅。旧县“白浮图”既是辽代才建,那么旧县被称作白浮图城的时间,也就不会早于辽代,定名于唐代的白浮村又怎么可能与其有关?实际上,有关旧县就是白浮图城的说法,直到清代才出现,开其端者当是《读史方舆纪要》。

如前所述,白浮村自唐至今,压根儿就没有原名是“白浮图村”,后来为了简便省称为“白浮村”这码子事。白浮村既非因“白浮图”而名,白浮泉为“白浮图泉”之说,自难成立。

退一步讲,假使白浮泉真的因“白浮图”而名“白浮图泉”,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的旧县附近本就多有流泉,为何无一处叫“白浮图泉”,且其西南、西北、东北都不挑,三里、五里也不论,偏偏挑选上距其东南十余里的山、泉、村,独以“白浮图”命名,这又怎么解释呢?

“龙泉喷玉”景观不在昭陵九龙池

在文中杨先生说,崔学履按照时之所尚,凑成了“燕平八景”。这话不能说不对,但也不能说对。一是崔学履所凑的是“八景”,虽载于《隆庆昌平州志》卷一《地理志》中,但只名“八景”,未冠“燕平”,“燕平八景”是后来的说法。而且当时昌平早就不称燕平了。二是在崔学履编撰《隆庆昌平州志》以前,昌平其实已有志书,而且不止一部,只是如今都失传了,不能排除此前已有“八景”之说,所以无法判断崔学履是“八景”的草创者,还是“八景”的传承者。好在这只是小节,无关大雅。但接下来,杨先生援引《隆庆昌平州志》称,“燕平八景”之“龙泉喷玉”景观,就在昭陵九龙池,这可真冤枉了崔学履。老崔还真没这么说过。

崔学履是乃地道的昌平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代嘉靖至万历时期,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他对昌平的最大贡献,就是编修了《隆庆昌平州志》,这是昌平现存的最早志书。在该志中,收录有昌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八处景致,也就是后来闻名的“燕平八景”,这八景分别是:松盖长青、天峰拔萃、石洞仙踪、银山铁壁、虎峪辉金、龙泉喷玉、安济春流、居庸霁雪。在辑录“八景”之胜时,崔学履不仅对诸景作了简介,而且在每处景致后还附录了六首诗词。其中第六景,即以今龙山白浮泉而定名的“龙泉喷玉”景观。其原文如下:

龙泉喷玉:按州东南五里有龙泉山,上建都龙王庙,山之东麓泉涌山下,石窦潆回,如玉喷吐,清冽可爱,州之游观者无间,四时盖以此为便云。

文中所提之龙泉山、都龙王庙,以及与昌平州城之方位、距离,均非常明确。可以肯定指的就是今天的龙山白浮泉。白浮泉,曾有龙泉、龙王泉、神山泉、神仙泉等诸多名称。据现存于都龙王庙内的乾隆十七年(1752年)《都龙王庙置庙田碑记》载:“山下有泉,水声潺湲……其峰头则都龙王庙在焉。……庙在,故山亦曰龙山,泉亦曰龙泉。”此为白浮泉为何名龙泉的例证之一。

由明入清,物换星移,明代“八景”随之移易,取而代之的是清代“燕平八景”。清康熙年间,以“喷”字伤雅,“龙泉喷玉”改名为“龙泉漱玉”。尽管名称稍有改变,但无论是明代八景,还是清代八景,“龙泉”胜景均指龙山白浮泉无疑,怎么就给移花接木到昭陵九龙池身上去了呢?杨先生还怪《康熙昌平州志》为“错误之源”,说它“自己没有搞清楚”,就“把崔学履‘八景’中的‘龙泉喷玉’,稀里糊涂地由皇陵南移二十里到白浮泉来了”。这可又冤枉它了。

白浮泉九龙池并非“莫须有”

昌平有两处九龙池,一处是昭陵九龙池,位于今十三陵镇昭陵之右翠屏山下,源出九穴,雕为龙首,潴而为池,至迟建于明宪宗时期。杨先生在文中说该九龙池是“嘉靖十五年建”,实际上,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扩建,广种桃柳,增筑亭台,亭名粹泽。明人程敏政曾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春撰《游九龙池记》,概述其山泉景致,始末缘由,这是九龙池于成化间已建的明证。据该游记载:“池方广逾十丈,重垣护之,覆以黄甓,石琢九龙首,箝西垣下,呀然张颏喷泉沫,入池有声,泠然相应。”此处的九龙池因地近皇陵,故明代诸帝于祭陵之暇,时常临幸,扈从百官、文人墨客亦多有题咏。杨先生在文中也说,“明代及清代的古籍对‘九龙池’的记述则不绝如缕——只可惜它与白浮泉根本不搭界”。这前半句说的没错,明清以来有关昭陵九龙池的诗文,确实是俯拾可见。这后半句说的更是没错,因为它本来就与白浮泉根本不搭界,而且也从未有古人说过搭界,因为白浮泉畔另保存下一座九龙池。

白浮泉九龙池位于今龙山之麓白浮泉遗址附近,当地俗称九龙口,又名九龙泉,由于其始建年代不详,诗文不见记述,悬念也就因之而生。有观点称,此处九龙池建于明代。《明实录》载,永乐初年成祖曾下令两度疏浚白浮堰,以引水通漕,转运大木,修建北京城。《北京考古志》据此写道:“明永乐朝在源头处修建了九龙池,池壁以花岗岩石砌成,龙首均为青石雕成后嵌入石壁。”但也有学者经过比较研究,认为该九龙池的建筑风格与明代不甚相合,然亦非近世仿造,推测至迟建于清末民初。

笔者曾访之当地耆老,称此池“荒凉”有年,旧时民间大旱,百姓多到此祝神祈雨。祈雨时,村民头戴柳条帽,敲锣打鼓,行至九龙池,以一瓷罐,包以油布,裹严罐口,放至九龙池口喷水处,约半个时辰后取出,以罐中渗水之多少,预示雨量之大小。此外,考诸昌平志书、诗词、碑刻,可惜未见白浮泉九龙池的相关记载。《隆庆昌平州志》只是说:白浮泉“泉涌山下,石窦潆洄,如玉喷吐”,泉水聚潴为潭,名龙潭,深不可测,“潭之东有数泉出乱石间,清冽可濯”。据此推断,至明代隆庆年间,白浮泉尚为山中流泉,呈自然喷吐之势,附近当尚未建有类似九龙池的设施。

这一情况,至清初有所改变。在《康熙昌平州志》中,已可见白浮泉一带建有莲池、鱼池、甘露亭的记载。其中甘露亭,原名涟漪亭,始建年代不详,康熙年间更名为此。由此看来,甘露亭的前身是涟漪亭,这涟漪亭有没有可能建于明代呢?与九龙池有没有关系呢?不好说。此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九龙池附近曾发现“龙泉岛”石额一方,不甚大,其上款题:道光十七年二月吉立。落款为:信士弟子司政平修造。据此可知,龙泉岛修建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信士“司政平”参与修造,“司政平”其人无考。据“龙泉岛”之名推测,该岛当悬潭而建,四面瞰水,说不定就建于白浮泉畔龙潭之上。又据说,在龙泉岛附近原有神龛一座,后不知毁于何时。现存“龙泉岛”石额被安放在都龙王庙正殿之后,为妥善保护,特筑砖墙一面,将石额嵌入其中。由此不禁联想,九龙池与龙泉岛是否有关呢?如果有关的话,道光十七年或许就是九龙池的建筑年代呢!当然,这有待于专家学者去进一步研究了。

总而言之,白浮泉九龙池即使非元代或明代所建,但也绝不是无中生有的“添彩儿”。如今,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正在建设,如真能重现昔日白浮泉九龙池的喷涌胜迹,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吧?

(原标题:白浮泉与九龙池)

来源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 TF003

分享到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