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国内

探秘一袋血背后的故事,提醒:输血真的不是输营养品

2019-04-03 09:20 北京晚报 TF021

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有一个外人看来非常神秘的库房,这就是“血库”。目前,北京市临床所用的血液制品,70%都是从这里发出的。昨天,记者走进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探秘一袋血背后的故事。

现场:将37度的爱传递下去

每一袋血的背后,都对应着一位无偿献血者。上周日,有51人登上了王府井丹耀大厦门前的献血车前来献血。小李刚好是这些爱心献血人士中的一员。他伸出胳膊献出了400毫升的全血,这是一份带着体温的37度的爱。这袋血在完成采集的同时,贴好了标签。全血“住”在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袋子里,这是一个“会呼吸”的血袋,为的就是保障血液的新鲜。血袋上有一个条形码,这是它的“身份证”,可以一路追随它的走向。这一天下午,血液中心的车开到了王府井附近,小李献出的这袋血和它的小伙伴们儿一起被装进了“专用运血箱”,准备前往血液中心。“37度的爱”从体内来到血袋之后,需要一路靠冷链来保证爱心的顺利传递,也就是说血液的运输必须要保证全程冷链。全血运输最适合的温度是2℃到10℃之间。这袋血和它的小伙伴的“专用箱”里不仅有专用的冰盒,还配备有温度计,就是要让37度的爱能够保持“新鲜”。

这袋血回“家”了。它的家就是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这里是赋予这袋血“超能力”的地方:它将接受检测、制备,最后成为可以输入患者体内的合格的血液制品。记者看到,每袋血回家之后,第一站就是待检库。“滴”的声音,是这里最动听的声音,这一声意味着它扫码入库了。很快,它离开了待检库,来到位于血液中心业务大楼的三楼的成分科。在这里,它将经历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历程:分家。一袋全血的主要成分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所有成分混合在一起。但在临床用血时,有些患者只需要红细胞,有些患者只需要血小板,还有的患者只需要血浆。为了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临床的用血需要,提高血液利用率,这袋血要在成分科“分家”了。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每一步操作都是从物理到物理的过程,也就是没有说没有任何化学成分的掺入。

成分科宽敞的操作间特别凉爽,“为了保证血液的新鲜,这里的室温常年保持在17摄氏度。”简单来说,冬天这里有点冷,夏天这里有点凉。血液分离首先要通过离心来分层。成分科里摆满了离心机,就像洗衣机的甩干筒,里面共有6个小罐子,每个罐子可以放置两袋400毫升的血或者4袋200毫升的血。“摆放血袋时,一定要保持平衡,对侧的两个罐子要保持重量一致,因此所有的血袋在放进离心机之前都必须进行称重、配平,确保每对离心套杯的重量误差范围控制在5克之内,两两对称放置在离心机里,才可以进行离心。盖上盖子,离心机开始高速运转,每分钟旋转超过4000转。15分钟后,离心机停了下来,打开时,这袋全血已经分成了三层。按照密度,最下面深色的是红细胞,中间薄薄的一层白膜是血小板和白细胞,上面淡黄色的是血浆。

这袋分了层的全血,在这里要经历分家的过程了:血浆和红细胞分别被注入不同的袋子。血浆和红细胞之间的“白膜”,也就是血小板和白细胞非常珍贵:400毫升的一袋全血只能分离出16毫升到18毫升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当然,如果献血者愿意耐心地在血液中心的机采血小板椅子上面坐上40分钟,一次就可以捐献相当于手工分离5袋400毫升全血的血小板总量。就在全血进行制备的同时,与每袋血同源的血液样本正在检验科接受“体检”。只有体检合格的血液制品才能送到血库,进入下一个放行环节。

解读:一切为了用血安全

血液中心检验科工作人员介绍说,临床用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为了保证用血安全,血液中心的检验部门24小时不停机工作,就是为了保证能及时快速地报告血液检测结果。目前,针对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每一袋血在血液中心要经历两次血清学检测和一次核酸检测,其中的两次血清学检测必须要使用不同厂家的试剂。只有两次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均合格,这袋血才能有发往临床、用于患者的资格。针对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血清学检测项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另外,ABO/RHD血型、谷丙转氨酶也是国家强制要求的血液检测项目。核酸检测主要查乙肝、丙肝、艾滋。所有血液检测项目中,任何一次不合格,血液就要报废。

血液制品有着不同的存储要求,比如:红细胞的保存条件为4℃;血浆则要放入速冻机中,在零下50℃的环境中速冻半小时后,再存入零下22℃的冰柜中保存。血小板的保存条件更苛刻:要在22℃的条件中震荡保存,而且保质期只有3到5天。为了保障血液制品能够在适宜的温度中保存,每个血小板储存柜子上不仅有温度监测设备,还有报警装置,一旦温度高于或者低于血液制品的保存温度,机器在滴滴报警的同时,也会将信息同步到相应的工作人员的手机上紧急呼叫,让工作人员迅速前来调整温度。

在保障血液安全的同时,血液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在努力为献血的爱心人士们做好服务。在北京市,平均每天有将近2000人等待临床输血。等待者可能是一名外伤患者,可能是一名高危产妇,也可能是一名白血病患儿。正因为这带着体温的爱,让一台台迫在眉睫的手术可以顺利进行,让一个个垂危的生命不再因为缺血而苦苦煎熬,也让一个个等待的家庭看到了希望。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后,献血全部改为无偿献血,而无偿献血最主要的来源就是街头献血。据介绍,“每逢有重大突发事件,血液中心从来不担心采血问题,比如:汶川地震时,前来献血的人挤爆了献血车。”但在平时,街头采血受天气因素影响很大,“真的是靠天吃饭。”遇到天气晴朗,气温宜人,街头人多,大家也更愿意献血;遇到雨雪、严寒、酷暑等天气,出门的人少,街头采血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目前,北京市共建设街头献血点66个,主要分布在人流量大的火车站、地铁站出入口和人群密集的繁华街区、旅游景点等位置。为了方便市民查询,献血点信息已经在北京市政务公开惠民便民地图、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进行标注,市民可以查询后就近献血。为了方便单位组织献血,提高献血服务水平,对于每次组织超过50人献血的单位,采供血机构还将提供上门献血服务,进行全血和血小板的采集,以最大限度节省献血者排队等候和往返交通的时间。此外,北京市还通过首都献血服务热线4006012320、手机应用软件“首都献血”、微信公众号“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微博“首都献血”以及首都献血服务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提供个人、团体、应急献血预约与咨询等多种献血服务。市民献血后,血液中心提供献血结果回告服务,具体通过首都献血服务热线短信平台、热线电话等及时回告献血结果。

提醒:输血真的不是输营养品

在血液中心的血库里,有一台与医院用血信息同步的电脑。如果哪家医院发来用血需求申请,信息会同步到血库的电脑中。经过了制备检验完整环节的红细胞、血浆或血小板将发往医院。血液制品抵达医院后,迎接它们的是再一次非常严格地“体检”,这袋血才能进入医院血库中。准备要输血前,医务人员还将再次进行血型复检、抗体筛查、交叉配血,一步步严格的筛查,就是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血安全。

有些人认为,血液是最宝贵的营养品,特别是家里有重病病人的时候,都常常希望能输血让患者康复起来。血液制品不是营养品,而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它的特殊性在于输的血都是活着的细胞,包括红细胞,输到患者身体会发生细胞移植,会发生看不见的反应。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输血的原则是能不输血尽量不输;如果输血,首选自体血液回输。当然,根据临床患者指征需要,确实需要输血的患者还是必须输血。

血型也是一个常常被讨论的话题。有些人身边A型血的朋友多,认为A型血人群占多数;有些人说B型血的人最多。但在北京市血液中心的血库里,“A”“B”“O”三种血型其实各占30%,这三种血型势均力敌,AB型血只占10%,是ABO血型体系中的少数分析。以前对输血风险的认识不够时,有人觉得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常常有这样的影视镜头,“我是O型血,抽我的血!”随着科学进展,现在输血已经完全实现了同型输血。科学研究表现,如果将含有免疫性抗体的O型血液输给A型或B型患者后,会使不同血型的受血者的红细胞脆性增加,严重者可以出现溶血性反应。因此,输血时还是要同型相输。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贾晓宏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酷暑天献热血:她刚刚考上大学 他曾无偿献血七次

疫情未结束供血任务仍繁重,希望更多人“撸起袖子”献爱心

世界献血者日:北京血液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已启动上线电子无偿献血证

姚明东直门献血400毫升,中国篮球协会11人献血2400毫升

今天,姚明在北京带头献血!

即日起,北京向当日献血者赠500元体检卡和口罩

钟南山呼吁公众无偿献血:献出一份血,传递一份爱!

“急需B型血”求助发出半小时后 11名蓝天救援队成员报名

北京日均采血量不足去年同期三分之一 期待更多市民捐献热血挽救生命

街头采血量大幅下降,北京市紧急启动血液预警机制

血量告急!受疫情影响,北京街头采血量大幅下降

四川20万毫升血液支援湖北宜昌,补充当地库存

流失百余年的圆明园马首,年内将首秀!

终于回家了!68件流失英国文物追索回国

暴雪预警升级为橙色!这些地方居民请注意安全

国家发改委回应近期民生热点——猪肉价格去年3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里程破3亿千米,计划明年2月实施火星捕获

年业务量突破700亿件!快递近三个月实现“三连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