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关停扰民酒吧,不刷灰少贴砖 这才是北京胡同应有的样子!

2019-03-22 12:22 北京晚报 TF017

“东四这片胡同有着七百多年的历史,能参与它的一次修整改造,于民生来说是做了实事,于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东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洪雷说。

2月下旬,《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公开征求意见。自从前年年底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出台,去年的落实中,胡同的改造和保护工作又有了一次明显的提升。

于是,十多年前修缮胡同普遍使用的“刷灰”方法,如今已经不再使用;曾经靠着街道掏钱请人维护的花池子花坛,变成了居民亲手打造的绿地;曾经面对老旧门板“换个新的”的做法,变成了“多花点儿钱也要修成原样”。在这种新的整治改造理念下,胡同变成了什么样子呢?记者在几处老胡同街区走访了一番。

东四胡同里摆放着不少养花养草的简单设施,这些都由居民自己维护,街道则会免费提供设施和部分花苗、种子。

让居民自己种葫芦

最近这两天,高洪雷正四处寻觅优良的观赏葫芦种子,打算分发给一些居民。走在东四几条胡同里,随处可见搭到四五米高的木头架子,或是借用墙根的花池子,或是摆放几个大花盆,葫芦便能顺着爬起来。前些年空中的架空线如今都已经入地,取而代之的便是成荫的绿色。新的导则中写到,街区绿化应符合街区的风貌特点,尽量采用“分散、多点、小规模”的方式,并种植北京地区常见的牡丹、月季、菊花、石榴、海棠等花木种类。街道已在着手准备,待导则确定,便可向居民们提供。

胡同景观一角,有着一番“天蓬鱼缸石榴树”般的胡同景色,也都是用胡同整修时候的废料收集起来摆放的景观。高洪雷和前来参观的市民聊着。

这里不仅是导则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全国闻名的经典老胡同居民区。现行的胡同绿化的模式背后,也有着多年的探索。“北京人本来喜欢养花,早年间的胡同里,随处可见爱花人摆放的花盆。”胡同里裸露的土地也会长出野草野花。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风吹起沙尘的土地逐渐被柏油、混凝土覆盖,而养花的空地则随着停放汽车、自行车的需求减少。

街道投钱摆放的花盆花池子却常常被毁坏,虽然有工人照顾,但看上去效果也并不理想。“后来我们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与其街道花钱去做,不如让居民们来做。”以前是街道定点儿摆放,现在是居民认领家门口的空间,街道再安排是建设花池子,或是摆放盆栽。试着实施之后效果不错,老居民们伺候花草的认真劲儿让他感动。今年刚刚开春,已有不少居民找来,打算领取一些回去摆放在家门口。

“杂物随摆随清理,唯独绿色,只要不是太占道,我们不仅不会清理,还会鼓励居民们多摆放。”安定门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轩说。

商业繁荣不该是胡同的旋律

比起绿化和老门楼,前些年方家胡同更惹眼的,便是满街的餐馆和酒吧。方家胡同属于国子监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的46号老工业遗址,后来作为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王轩表示:“保护了遗址也充分利用,这本来是件挺好的事情。可是没想到,酒吧、餐馆等等商业,都随着一起来到了胡同里。”

最多的时候,方家胡同里出现过20多家酒吧,安静的胡同变得热闹起来,“繁华”、“收入增加”成了令居民和胡同管理者颇为高兴的变化。然而这种高兴持续了没多久,问题也逐渐暴露,酒吧热闹到半夜,居民们休息受到影响;胡同里人太多车太多,随时都可能堵车至寸步难行。

“这不是胡同该有的样子。我们和居民们座谈,其实收入增加的只不过是临街的少数居民,更多的居民生活被打扰。”随着开墙打洞的整治,方家胡同的酒吧逐渐都被清退。按照新导则的说法,城市要变得更加宜居,因此“商业繁荣本来就不该出现在小胡同里”的理念,如今已经深入胡同管理者和居民心中。

景山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贵权认为,恢复胡同房屋本来的用途,长远来看不仅是维护古城风貌的需要,也更利于附近居民的生活。“3年的‘疏整促’工作后,我们还会从更科学的角度完成商业、服务等行业在街区中的布局规划。”一些做法在探索后,逐渐形成效率高、效果好的模式,全面超过以往的做法。

不刷灰少贴砖保存时代风貌

无论是东四还是方家胡同,更直观的变化,便是胡同不再是一水儿的灰墙了。“之前北京胡同刷灰的方法随处可见,刷完之后看,虽然挺整齐,可千篇一律,没了特点。”高洪雷说。后来又有了贴砖的方法,相比刷灰,贴砖成本高,看上去更漂亮,“可是当时用的都是瓷砖,却要刻意模仿老墙的外观。”

现在,刷灰的方法无论是在东四还是方家胡同都已被淘汰,而东四用上了“亭泥砖”,这种砖质感与老灰砖几乎完全一样。但即便是这种砖,也不会再像前些年一样乱贴,只要老墙没有明显的损坏,更多使用的修缮手法是在墙面上涂一层透明、防风化的保护涂料。至于损坏严重的墙砖,现在还有了逐块修缮的手法。“后人看这里的时候,能从某一块砖看出我们这个时代对老院落保护的重视。”

安定门街道方家胡同46号外墙之前是一排开墙打洞的酒吧,如今恢复原貌。

方家胡同里的墙面,如今连告示宣传画都已很少见。“这些东西本来也不该是胡同里有的,它们与老建筑的风格不符。”王轩说。取而代之宣传做法,则是“入院入户”,即便是提醒居民们防盗之类的宣传画,也尽量贴到居民院门内。

不刷灰、少贴砖的另一层用意,也在于更多展示不同时代留下的不同痕迹。东四六条里有一栋红砖楼,“居民们传说,那是建设人民大会堂剩下的砖头建成的。无论传言真假,这栋楼的墙面不仅平整,砖头也都完好,算得上是个小精品。这样的时代特征应该保留。”

方家胡同西口的一面墙,之前刷过灰,待重新修缮时候王轩发现,这里土黄色的砖头既不同于近现代的红砖也不同于古代的灰砖,“老师傅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曾经使用过一批‘海砂砖’,是海边的砂子做成的,质量不错。这样的时代特色,当然也要留住展示给人们啦。”

而高洪雷颇后悔,前些年胡同局部改建的时候,自己没意识去收藏些老门墩。待自己想法跟上的时候,一些门墩已经随着拉渣土的汽车开到了填埋场。“别小看居民院子里的东西,可有不少宝贝呢,咱社区博物馆里的砖头上面有款儿,最早的是明代嘉靖年间生产的。”

两次改造看出巨大进步

“这十多年来,胡同改造一直在做,力度比较大的有两次,前一次是2008年之前,这一次则是有了新总规后。”高洪雷说。上一次整治改造的时候,遇到不少院落门道用了不下百年的老木门都已损坏。“一开始想修,后来工人们一说,这东西修起来比换新的还费劲,也就换成了新的。可是现在,宁可多花点儿钱,也要留住老木门上面的门联。”

为了真正做到科学规划改造,北京的胡同里也都有了管片的专业设计团队。以往遇见工程大手大脚地干,变成了“先跟居民、责任设计师谈,拿出设计方案找专家再上报”。王轩说,绿化、刷灰、疏解人口、合理商业布局,这些变化无一不伴随着胡同改造理念升级,而工作越来越深入院落、直接改善居民们生活,更是理念和投入的双重提升。

“最重要的是让街道做起事情来有规可循。以前我们更多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居民生活缺什么我们添什么,虽然是便民,但也随之出现一些不符合定位或是重复的项目。”李贵权说。有了总规和细致的导则,“工作越来越有序”。

景山后街等地也有着新导则中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符合定位,李贵权还谈到,街区之间的衔接问题也已逐渐被重视。虽然看似以街道办事处管片划分,但实际上可能邻近街道已经设置的设施,比如购物设施、学校等,本街道居民用起来也方便,那么就要在规划时互补,“这就是‘科学布局’。”

居民意识也在进步

作为街道干部,最让高洪雷感到欣慰的还是居民们自己的意识也在进步。在胡同里巡视的时候,他曾见到街道干部和一位胡同居民聊天,那是个平时看见胡同里有工程便站在一旁冷嘲热讽的人,而街道干部跟他聊的,则是院门上面的“暗八仙”砖雕。“我们的干部对他说,这七百年历史的胡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全都是文化,全都有讲究,能住在这里真算得上是难得的幸福。”

不久之后他再次看到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正在向逛胡同的人介绍墙上的砖雕。仔细一听,还是街道干部给他讲过的那些典故。“小伙子对游客说,你们可别小瞧了胡同里的普通民居。从他的话里,能听出一种居住在这里的自豪。”

街道的工作带动居民们更爱自己这片历史悠久的家园和这座城市,让高洪雷看到了“居民参与”这一重要的胡同整治理念进步的成果。而导则中也提出将“公众参与制度化”,令街道会越来越重视引导居民们热爱街区和城市。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硕 文并摄

监制:马佳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55年前《人民日报》的一则读者来信 引出北京胡同改名旧事

帽儿胡同里的文昌庙仅剩石碑 碑文记录了明清两代的诸多历史

高考日说说北京文昌庙,帽儿胡同留有珍贵石碑

识别北京真假“胡同游”,新规范10月起实施

6年拍了950条胡同,“90后”小伙寻回京味儿

北京老城保护“行动方案”出炉:二环内胡同改造京味儿必须得浓!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想感受这种意境,就要走进胡同里

胡诌历史居民听了直恼火,北京胡同 “黑导游”咋治?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因一座塔而得名,“砖塔胡同”焕发新生机

“南装北饰”不是北京味儿 北京的胡同怎样才能延续传统?

老胡同变样,再现儿时记忆里的北京,古都风貌回归复兴

北京明年4月1日起实施新规 历史文化街区管线统筹优化

见火不慌,抬手就灭!北京将每年培训30万“准消防员”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通运营,线路覆盖河北北部、山西和内蒙古地区

实拍北京冬雨,别样的美

改造慢行系统、增添口袋公园......北京CBD交通综合治理年底完成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始运营,未来可刷身份证验票乘车

北京:前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食品价格上涨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