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打击协和医院“号贩子” 医警联手“断链行动”斩其财路
出了东单地铁口,向北步行几百米,街面上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便是被求医问药者踏破门槛的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全国最负盛名的医院之一,协和医院是身患疑难杂症的病人们的圣地,同时也是被号贩子们紧紧盯住的一块肥肉。
李嘉 制图
贩卖门诊号来牟取高额利益的号贩子,无疑是令人深恶痛绝,又屡打不尽的群体。协和医院(东院)地处建国门派出所的辖区范围内,长期以来,警方和号贩子的“猫抓老鼠”大战就从未停止过,但“断链行动”开展后,号贩子们的气焰已经大不如前。近两天,记者连续在协和医院附近观察,也都没有遇到揽客的号贩子。今天上午,记者再一次来到北京协和医院,看到看病的人来来往往,但秩序井然。
过去号贩子屡打不绝
建国门派出所辅警队队长郝宁和号贩子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他告诉记者,多年前协和医院的就医秩序比现在要乱得多,号贩子在门诊大厅门口和街面上四处揽客,给人的感觉就是乱糟糟的。一个号少则卖300元,至多能卖上数千元。因此,虽然警方付出了不少努力,但不少号贩子被警方依法惩治后,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往往会选择重操旧业。
据建国门派出所的赵晓飞所长介绍,以往警察的工作思路,重在人赃并获,一般有了完整的交易证据,才能依法开展打击工作,但由于交易过程通常隐蔽,所以抓捕难度也是比较大的。警方只能在长期蹲守后,在号贩子和客户交易时将其抓获。这种情况下,尽管民警们付出了不少努力,但是号贩子屡打不绝,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声也一直没停过。
“断链行动”转换新思路
去年以来,以建国门派出所为代表的东城警方转换思路,关口前移,在号贩子揽客时就出手,通过依法盘查,使其失去交易机会,起到威慑作用。
看到号贩子揽客,民警便会将其带回派出所进行教育。“半天时间下来,他们的生意就做不成了。久而久之,这些人就不来了。”郝宁说。
“断链行动”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让协和医院周边地区的秩序变好。用所长赵晓飞的话来说:“要是医院门口100个人里头有1个号贩子,即便他们只是递名片没做成生意,医院的秩序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打击号贩子的时间也变得更灵活了。郝宁告诉记者:“以前多是在早上打号贩子。病人早上来看病,和号贩子进行转账交易,这个时候可以人赃并获。现在是什么时候有号贩子,什么时候就去打击。”
医警联手加大打击力度
建国门派出所还联合医院、街道办事处的安保力量,加强在医院里面打击号贩子的力度。目前,建国门派出所在协和医院设有驻院警务工作站,除值班民警3人外,每天还特别派出8人辅警队伍,加上医院保卫处值班人员、两家保安公司的保安12人,四方共同联合让号贩子无可乘之机。
据协和医院保卫处沈义处长介绍,保卫处目前与警方配合,在院内外周边加强了区域管控措施:在院墙外道路设固定岗和巡逻岗,在院内采取“片区负责制”,责任到岗到人,哪个片区、岗位值守人员发现号贩子,就第一时间制止并报告。接到报案后,民警、辅警及保安立刻到达现场,将号贩子扭送到院内警务站。
协和医院附近的日租房、黑旅店,也曾经是号贩子利益链条的一部分。号贩子们通过黑旅店、日租房的老板,直接向病人及其家属兜售门诊号。目前,经过整治,建国门派出所辖区内的日租房、黑旅店已几乎消失了,对打击号贩子起到了很大作用。
“断链行动”实施以后,警方共查处号贩子百余人次。如今在协和医院的门诊大厅门口以及街面上,几乎看不到号贩子了。
打击号贩子仍是持久战
据了解,协和医院利用十几年积累的号贩子资料,建立了“就医失信黑名单”,下一步将进一步运用科技手段,将进入到监控范围的号贩子快速识别出来。
在协和医院门前的警务站里,记者见到了民警在过去的工作中收集到的数百张号贩子的照片、名片。此外,360°旋转的高清监控头,也让号贩子们无处遁形。
民警们也想告诉病人及家属,号贩子并没有挂号的特殊手段。虽然有些号贩子对外宣称自己有抢号软件,但其实也和普通病人一样,通过医院官方提供的途径来挂号。民警们观察到,到了放号时间,号贩子们常常会一溜烟地跑到挂号机上抢号。
但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号贩子现象在现阶段很难完全销声匿迹。协和医院保卫处陈志军副处长说,号贩子整治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反弹,公众应增加对整治难度的客观认知,自觉抵制号贩子的不法行为。消灭号贩子,仍然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徐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