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会风展现新气象:领导少说 让基层代表多说
“聚焦主题,严守议程,今年的两会更实了!”——这是许多代表委员对今年两会会风的评语。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领导少说 让基层代表多说
8日上午9时,辽宁代表团分组审议一开始,召集人就宣布:今天会议中间不休息,一气呵成,请代表们抓紧时间。
在这个小组,一个上午10多名代表发言,当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代表简要讲完农业问题后,代表们集体为他的直言鼓掌。
这样的场景,正在一场场审议讨论的现场发生。“大家争着抢着发言,会议时间都不够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汤阴县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葛树芹说,几次小组审议到了晚上6点多,大家还意犹未尽。
在有限的审议时间中,领导把时间更多地留给了基层的代表。
“领导每次开会都强调让来自基层和各行业的代表多谈一些情况,我们小组包括我在内有3名村支书代表,发言的时间是最长的,发言结束后其他代表还特别感兴趣地问我们基层工作的难点在哪。”葛树芹说。
身子沉下去 声音带上来
10日下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副主任杜黎明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在重庆代表团驻地迎来三位特殊客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副司长周小棋一行。
这次会面的起因,还要从6日上午重庆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说起。
审议过程中,杜黎明在发言中提出了一个重庆团许多人大代表关心的问题——加快启动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在场旁听的国务院办公厅工作人员将代表们的建议认真记录,当晚经梳理、筛选、上报,第二天这条建议就转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10日的这次会面,正是相关负责人向代表们报告这个项目的进展。
“记录好、汇总好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对国务院领导同志全面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研究出台更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丁学东说。
会场上的真知灼见,来自于深入的基层调研。从田间地头到厂房车间,从乡镇村屯到城市社区,代表委员们与百姓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用一份份“沾泥带露”的议案提案建议,向大会交上答卷。
文风活起来 作风严起来
8日下午,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细心的记者在领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发现,工作报告短了,但右上角多了一个二维码,扫描这个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浏览制作精良的融媒体产品——五分钟读透人大报告。
不同以往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正文之后附了9个附件,篇幅超过了报告本身。这些附件大多是简洁明了的立法清单、工作完成进度表等,一目了然地显示了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起草中着力改进文风,注意压缩篇幅,同时以附件形式对报告内容作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以便于代表和社会各界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过去一年常委会各方面工作情况、进展和成效。”大会文件起草组负责人表示。
好文风是好会风的一个缩影。简化会场布置、严格落实代表请假制度……严肃会风往深里走、实里走。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天门市委书记庄光明说,今年代表不允许在大会堂全体会期间携带和使用手机,不得组织和参加会外活动等,这些规定,使代表能够更加专心地聆听报告、认真审议,对于保障会议质量,提升履职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