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教

学生上课“排排坐”变成“团团坐” 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9-03-04 13:54 北京晚报 TF017

开学了,给学生们排座位又成了老师们的小烦恼。怎样排座位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是按身高、按表现,还是有其他标准?

春晚小品《占位子》击中了万千父母的焦虑,小品中,家长们为了给孩子抢到所谓的“C位”各显其能;而在现实中,从选择学校到选择班级、老师甚至选择座位,家长们也是想方设法,希望给自己孩子最好的学习环境。记者注意到,在北京部分学校,座位的摆放正悄悄发生变化,不再是传统的一前一后“排排坐”,而变成了四人围一圈的“团团坐”。

专家指出,科学、合理地为学生编排座位,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让老师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课堂

四人“碰头会” 气氛“很热烈”

在北京市十八中附属实验小学,从二年级到六年级,所有教室里的座位都变成了4人围坐。开学第一周,本报记者在六年级2班“观摩”了一堂特别“热烈”的语文课。

一进教室,记者看到,每4个课桌椅凑在一组摆成个方桌,学生围坐在桌旁,面向同组的同学。这节课的主题是“北京一日游”,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们根据给出的各类图文信息,给一位来北京游玩的孩子设计一日游线路,门票花费不能超过50元。地图上标注了颐和园、水立方、景山、北海、故宫、天安门、国家博物馆的位置及门票价格,任务单上方写清了来京游客的具体需求和时间、金额限制,下方还有一些网友对景点的评价……

“接下来的15分钟交给大家,本组内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之后再用5分钟时间完善自己组的游览计划,然后我们一起来评价。”老师话音刚落,教室内就瞬间开启了“热闹”模式,学生们面对面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讨论。

这个小组,4名同学趴在课桌上头对头地看着任务单,七手八脚地标注出地图和文字上的关键信息:“8点半开门”、“周一闭馆”、“是拍夜景的好地方”、“门票30元”……那个小组,已经有心急的同学开始执笔规划第一站:“先去国家博物馆,免费的!”立即被边上的同学拦住:“不成,你看,这写着周一闭馆,去不了!”每个小组各自为战,组里的4名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整个教室中没有一个学生游离在讨论之外。

随后,一组同学还被随机抽选站上讲台,4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展示着自己组规划的游览线路:6点半到8点半去北海公园,花费10元;8点半到10点半到景山,花费2元;10点半到15点半到颐和园,花费30元;15点半到18点半到水立方拍夜景……总共花费42元,没超标,而且去了4个景点……

展示完自己的方案,还得“邀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评价。一位着急举手几乎要站起来的同学抢到了第一个“评价权”:“我们组和你们的路线是一样的,但是你看,5月6日是夏天,你们是下午3点半到6点半在水立方,天应该还没黑,拍不了夜景,而且你们没有考虑路上和吃饭的时间……”这位同学开始自信地介绍起自己组的安排:“中午我们留出了一个小时吃饭时间,5点到7点我们准备去吃串串香(同学们都笑了),7点到9点去水立方,这样又逛又能拍夜景。”

讨论还在进行,学生们不但成功地避开了任务单图文信息中设下的“陷阱”,还碰撞出许多新思路:有的规划出最省钱的地铁出行,有的考虑到故宫单向进出,有的想到了水立方正在改造……在这节课中,老师“讲台面授”的时间也就10分钟左右,大部分时间同学们议得热烈、评得认真。而当老师统一讲学的时候,学生们就会调整好自己的方向,面向黑板。

学生说

课堂“透明人”变成了“积极分子”

课桌椅摆放的变化,带来课堂学习氛围的变化,而最有感触的就是学生们。他们不再大部分时间背着手“听”,而是开始更多地去“说”,去积极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努力探究的成果,学习效率非常高,而且在同学关系上也有了很好维护。

从五年级开始就进入这种学习模式的王梓涵,对这种新的上课方式非常喜欢。“以前上课就是一个人的事情,听老师讲课,听着听着有时就容易走神儿,不会的也不太敢问老师,上课时经常当‘透明人’。”王梓涵告诉记者,“组团”学习后4个人成了共同体,问题都要大家讨论着来,根本没有走神儿的时间,有些以前觉得很难的题,在大家互相交流讨论中也似乎变得简单了,“我也很愿意积极加入到学习中。”

“以前学习是自己思考问题,思维是孤立的,现在4个人一起,4条思维线互相交错,碰撞出许多新思路,能够有更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纪天奇也对这种学习方式给予了肯定。对于他来说还有另一种收获:“当讨论中有不同意见时,我不再觉得非黑即白,而是学会去倾听每个人的见解,大家一起分析,试图去说服对方,或是吸纳对方的意见,从倾听开始,经过交流,最终形成共识。”

面对各类问题,孩子们组成一个学习的整体,全程充分参与,在平等沟通中,锻炼着自己的思维,也提升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课堂,不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场所,更是孩子们探究知识、运用知识的舞台。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中,没有“C位”,也可以说个个是“C位”。

老师说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思维发生碰撞

“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习者为中心完成学习任务。”十八中附小教学副主任陈辉告诉记者,从2017年十八中附小就开始探索“学习共同体”模式,教室空间结构变化是第一步,每位班主任都克服了很大困难,在自己班里“排兵布阵”,桌椅码放采用4人对坐或“飞机形”模式,取代以前插秧式“排排坐”的形式。

“开始有家长担心,孩子如果不面向黑板,扭着听讲是不是对孩子不好。”陈辉解释说,学习共同体如果还是照原来的样子讲课,就不叫学习共同体了:“老师不讲那么多,要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中间,用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需要让学生看黑板的时候,会让学生整个身体面向黑板,不会允许孩子扭着坐,而且小组内部位置会频繁轮换,配合各个小组间的大轮换,不会影响孩子的坐姿和视力。”

“以前上课是老师要讲三四十分钟,现在老师最多也就讲十几分钟。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更是发生着本质的变化”,陈辉介绍说,别看讲解的时间短,但老师们课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教师之间率先形成了共同体,每个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研究如何推动“学习共同体”教学,每个教研组都要研讨“学习共同体”心得和详细具体的教研计划。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能够基于学生已有知识进行,让学习真正发生,思维发生碰撞,学生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同一个问题。比如这节“北京一日游”,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可能主要是老师讲,而学习共同体则“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需要设定好背景,让孩子们通过讨论自己去寻找答案,通过共同学习,得到的不仅仅是老师讲的知识,而是学生自己获得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辉说,比如学生说话声音小,老师不能说“你说得太小声了,我没听清楚。”而要说“刚才那个同学讲得好有趣,我们再听他说一遍好不好?”“刚刚那位同学说的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你的话说一下吗?”要更多地使用类似“你的想法从哪里来”、“接着上面同学继续谈谈你的想法”之类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把自己和其他同伴联结起来。

陈辉表示,下一步准备尝试横向整合各个学科,开发涉及解决综合问题的课程,实现“从教课本知识到培养学科能力与素养的转变”。

观点

让每个学生都变成学习的主人

十八中教育集团全面开展“学习共同体”模式两年多来,“组团”学习的模式不仅在高中、初中部得到了实现,在十八中附小也扩展到二至六年级各个班级,孩子们开始习惯于在“组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学习。据悉,这种“学习共同体”模式也在北京市和其他省市的多所中小学校开展着,一场教育改革正在静悄悄地到来。

率先将“学习共同体”构想引入教育改革实践的国际著名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在走进十八中进行观摩时表示,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下,学生和教师都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是:强调整体的参与、平等、沟通、合作。教师要通过搭设阶梯而不是一味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要敢于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地创设情境和设计挑战性课题,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欲,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每个学生都变成学习的主人。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颖 文并摄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高校回应医学生运动会抬担架跑,网友:未来看你们的了

校园疫情防控应该更严格,特殊群体需要特殊措施

20.5万一年级小学生周六入学!一批优质中学新开小学部

北京市教委:学生戴40分钟至1小时口罩后,要有机会透透气儿

学业断、就业难、心绪乱 联合国:别让疫情给年轻人留下终生“疤痕”

1个月提升30分!男生查分后激动抱住班主任吼叫,网友:付出得到回报

“这日子没法过了!”复课后老师走进教室瞬间“扎心”,原因笑喷

只要老师一伸手就会有东西?有同学掏出零食,还有把头放上来的……

吉林榆树41学生发热或腹泻,无新冠感染者,系细菌污染致胃肠道症状

学生开学喜提2吨黄冈密卷!网友:你看他们笑得多开心,下次再送

小朋友神模仿数学老师,全程高能金句频出!网友:这是老师附体了

学校陆续开学,有学生互换口罩戴?中疾控明确强调:用过的应丢弃

“小小科学家”儿童科普课堂开课 小学生可直接提问国家级科普专家

新东方以5282万港币从二级市场买入新东方在线股份

共建森林城市 六合庄林场开展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教育部回应

北京中职教师增设正高级职称,这类人群可破格申报

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长改作业,部分地区:一旦越线,校长也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