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李洱长篇巨作《应物兄》终面世:写三代知识分子的文脉传承

2019-01-25 10:10 北京晚报 TF021

李洱:“我这辈子只写三部长篇小说,一部关于历史的《花腔》,一部关于现实的《应物兄》。如果上天眷顾,我在10年后可能会拿出第三部小说,关于未来的。未来从现实回溯到过去,过去穿过现实到达未来,我只写三部小说。”

作者:陈梦溪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

李洱的长篇巨作《应物兄》出版一个月来,文学界、评论界和读者将其称为现象级的小说、“能够长存于书架的小说”,许多媒体用“13年写坏了3台电脑”作为标题,引发了更大范围关于《应物兄》的讨论。一部《应物兄》,李洱整整写了十三年。

李洱的长篇巨作《应物兄》出版一个月来,文学界、评论界和读者将其称为现象级的小说。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应物兄身上也由此积聚了那么多的灰尘和光芒,那么多的失败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本书中发现自己。

刊登了《应物兄》的知名文学杂志《收获》2018年的合订本已经提前卖完了,这是《收获》发行史上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宣传工作还没开始,杂志就卖完了。12月24日下午《应物兄》文学研讨会上出现的情况,使得在场的媒体记者大为惊讶:上海和江苏两地将近30位评论家,年长的40后的,年幼的80后的,围绕这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认认真真的研讨,甚至发生了争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研讨会大都一团和气,轮流发言,但这次研讨会上,评论家们为了争话筒大吵、耍性子,你不让我发言,我就先把话筒拿到,主持人说让那个人发言,不知道从哪里又出现第三只话筒插进来。这么长时间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大家争抢着发言的局面。以至到晚上会后小聚,李洱要不停敬酒,平息一下大家争论。

在小说所描绘的众多肖象中,双林院士的形象让人感动不已。他是乔木的好友,曾与乔木先生一同下放桃花峪。他是一个物理学家,下放期间即便在猪圈旁也不忘用算盘计算导弹运行数据,离开五七干校后即隐名大漠,长年与家人不通音讯,妻子死了、埋了也不知道。到了有孙子的时候,还没得到儿子双渐的谅解。他多次悄然潜入济大图书馆,只是为了看一眼可能来此查阅资料的儿子。他一直保持着读古诗、打算盘、用毛笔写字的习惯,与同代人用文言通信的习惯。他说服孙子入党的理由是:“一个人啊,倘若没有坚定的信仰,早上清醒,并不能保证晚上不糊涂,所以你要入党。”

鲁迅先生曾有著名的“民族脊梁”一说,双林院士就是这样的脊梁,在需要的时候,这样的人会义无反顾,会挺身而出,默默扛起民族的重担。他身上所凝聚的罕见品质,和现下的许多人文知识者不同,乔木先生虽然生性散漫,但内心深处是懂得并敬重他这位老友的。在妙语如珠的文人雅士群里,作者特意塑造了这一赤子般晶莹、雕塑般肃穆的形象,使《应物兄》打开的这个世界,突然有了光,也有了重量。在众多描述知识分子的小说中,《应物兄》中所刻画的双林院士和他所代表的一批杰出知识分子,使人感动不已。

小说所描述的第二代学人,其教育背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是应物兄的同辈人。其中思想者文德能早逝,文德能的至交芸娘,是应物兄大学时代的辅导员,人格纯正,思想如多切面晶体,她由考古学而现象学、语言哲学,一路走来。他们都是应物兄怀念和尊敬的友人,在他们身上凝聚和承载着一代人的情怀与思绪。对他来讲,芸娘、文德能以及双林院士的儿子双渐。都是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历程的象征而存在的。李洱在他们身上倾力甚多,关于他们的生活细节,读来有如珠玉满盘。

在第三代中学人中,芸娘的弟子文德斯,一闪而过的佛门弟子净心,同样让读者心生期许。

你很难相象,李洱可以在一部长篇小说中,成功地塑造出性情各异、精神世界各异、神情毕肖的各种知识分子形象,它确实让人惊叹不已。

【名家评论】

周大新(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可以和《围城》一比

李洱在大学里教书,又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一直和知识分子打交道,对知识分子的心态和生活非常熟悉,《应物兄》把他最擅长、最熟悉的生活内容写了出来。写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家不多,写好的更少。当年钱锺书先生写过《围城》,把知识分子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应物兄》对中国现在的三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也写得活灵活现。小说中有老一代知识分子、中年知识分子和年轻知识分子,他们获得知识后的生活状态是不同的,有些人活得非常滋润,有些人活得非常无耻,也有些人活得让我们替他悲悯。如果读者关心知识分子的生活,这部小说是当下我看到最精彩的表现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可以和《围城》一比。

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批评家们兴奋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头前万木春。在这13年里,望着这个飞速的世界,李洱一定老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沉舟”,是沉在水底的船。他的内心还是非常强大的,特别是后边几年,除了有写作上的艰难,除了要面对“千帆过万木春”的外面的世界,还要面对着几乎所有朋友和差不多大半个文学界当面的讽刺、背后的嘲笑。

中国当代批评家有一个苦处,苦之久矣。我们老说批评家没出息,浑身配备了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但是老找不到敌人、找不到目标,就是说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文本值得批评家一块围攻、去阐释、去对付,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可以让批评家们施展。在这个意义上说,《应物兄》一出,批评家们兴奋了,批评家们可有施展的了,大家必须抢,因为我们只有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一个批评家的才智和本事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对于中国社会的外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看得清清楚楚,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在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我们常常意识不到的。在《应物兄》里,我们真能看到这个时代的内心,看到这个时代中的我们自己。

我能够理解批评家们的兴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论文可写了,更主要的是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标本、一个对象,一个可以有力地叙述这个时代的长篇小说,正好和这个时代相匹配。从这个意义上说,毫无疑问,《应物兄》在文学上是重要的。

 

(原标题:李洱写三代知识分子文脉传承)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杨早:汪曾祺是骨子里现代的作家,他的文章自带“弹幕”

明朝“公安三袁”何许人也?留下与北京有关的散文游记尤其精彩

因“无心”之举,忽然遭遇生活暴击的父亲,何以疗伤?

阅文集团旗下作家三摘“银河奖” 网络文学成科幻文产业发展生力军

《李景汉文集》在京首发:共六卷,填补一段社会学史

十月青年论坛“当代文学70年:文学与青年”在北京举行

重温百年历程!罗马尼亚是诗意民族的文学拼图,诗人被称为不朽者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产生 《人世间》等五部作品脱颖而出

《西游记》《巴黎圣母院》同属浪漫主义?我们对浪漫还有多少误解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普查 什么样的中国文学海外受欢迎

“五四”新文学的精神与格局:世界、伦理与时势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