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你见过在白塔寺白塔上拍摄的阜成门吗?最后一张照片您猜猜是哪儿

2019-01-14 16:12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TF003

旧京图说:感谢各位朋友今天晚上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听我们的分享。这是“旧京图说读者群”成立后第一次分享,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历史影像学者徐家宁老师和正阳书局的崔勇掌柜,为我们分享正阳文库出的新书《两代摄影师,一座北京城》的故事。

我们先请正阳书局的掌柜崔勇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几位作者和这些老照片的幕后故事

崔勇:大家好,先感谢旧京图说给我这次机会。第一次分享和大家聊一聊“正阳文库”出版的《两代摄影师,一座北京城》。

这本书呢,说起来挺有意思。正阳书局刚搬到万松老人塔时,《北京新闻》播出来的一条消息,刘锦标老师就闻讯而来。

刘锦标老师给了我很多他在工作中,曾经出版过的非常专业的内部出版物。同时聊起来有这么档子事儿,当年在侯凯源老爷子退休的时候,给了刘锦标老师解放初期建筑院拍摄的一批资料。50年后的2010年,刘锦标老师怀着一种敬畏之心,又在同样的位置,同样机位,拍摄了一组对比照。

侯凯源老师是研究北京历史影像的一个老前辈。1947年,侯凯源老师13岁时进入美丽照相馆。这个美丽照相馆,熟悉老照片的朋友肯定非常清楚,出了很多北京风景的明信片,我们现在来说叫文创产品。当时,美丽照相馆在北京一共三家店,一个是开在北海九龙壁前头,一家开在景山,还有一家开在天坛,都是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出了很多成系列的,故宫、天坛、北海的明信片,正阳书局还收藏了一部分。

美丽照相馆的照片还有人像。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人像,装裱在卡纸上非常精美的照片都有一个戳记,有的是在照片的正面“美丽照相馆”,有的是在照片的背面一个圆戳儿,中间是“北京”或者“北平”“美丽”,外边有一圈小的英文字,这是它的商标。美丽照相馆为我们今天了解北京、认识北京,提供了很多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

侯凯源老爷子,当时去美丽照相馆学徒,首先是在暗房,然后开始接触相机,做一些维修工作,最后才是去碰相机,开始真正的拍摄。

1954年,在美丽照相馆工作了七年后,侯老爷子进入到设计院,从事专业的建筑摄影。当时采访过侯老爷子,他父亲就是老照相馆这一行的,把自己儿子托付给美丽照相馆的老板。

美丽照相馆的老板姓康,跟侯先生的父辈是老乡,都是河北人。实际上我们家也是河北人,枣强县的。解放以后,先生跟几位建筑设计院的,包括规划院的老前辈一起,拍了很多北京的老街景、建筑。

旧京图说:谢谢崔掌柜。我再补充两句,咱们群里面的赵树强老师也是本书的作者之一。

2010年,作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的赵树强,临近退休,他决定用院里新买来的底片扫描仪将老前辈们拍摄的照片整理出来。赵树强这一忙活,就是一年半。他将底片一一扫描,再按顺序接好。经过几十年,这些胶卷卷在一起,又硬又脆,赵树强不得不把它们压在玻璃板底下才能扫描。有的胶卷太长,不得不剪开才能扫描。后来他跟我说起这一点,还非常的惋惜。

经过几年的整理、拍摄、编辑,特别是通过著名影像学者徐家宁老师的考证和撰文,《两代摄影师,一个北京城》终于集结出版了。这本书浓缩两代摄影师的心血,同时也记录了北京城70年来的沧桑巨变。

下面我就把时间交给徐家宁老师,请他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照片背后的故事和难以察觉的细节。

崔勇:《两代摄影师,一个北京城》这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方方面面,包括西城区政府和很多读者朋友的支持。可能有的朋友已经看到这本书了,回头有机会再详细的分享这本书里的内容。

今天家宁仁兄可能还没有拿到这本书,我们俩约了好几次。有机会和大家再深入聊这本书里没有收入的照片。我们也争取在近期做一个展览,线上或者线下,找一个地方,到时欢迎大家。下面我就不多耽误时间了,把时间交给家宁仁兄。

徐家宁:谢谢旧京图说,谢谢崔掌柜。能有个机会跟大家一块在这交流,我也挺开心的,特别是能参与到这个项目里面来。正阳书局搬到砖塔胡同塔底下之前,我没去过老店,新店呢,倒是买过几次书,看过几次书,受益匪浅。因为我也很喜欢这个城市,在这个书店里面找到了很多很宝贵的资料,对我的研究来说,崔掌柜那儿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欢迎大家都经常去那儿找北京的资料。

我就不再说别的废话,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刚开始接触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在我看来这些图片有一些曾经出现在别的展览或者出版物里面,单纯的把它只是做一个新旧对比的书来说,可能不是那么有新意。

所以我最开始的一个思路是想把这些照片都落实在地图上,然后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在这些点中间穿越。比方说,我坐公交车到哪一站下车,然后就到了什么样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我看到了什么,过去它是什么样,然后把这些点串起来。所以我第一个做的工作就是把所有的照片、它们的地点都落实在地图上,画了一张图。

然后我还做了一张表。

做了这张图之后,我发现最初这个想法很难实现。因为,从这图上能看出来,东单、东四这条线,几位老师拍了好多,很密集。但是西城相对来说要散一些,所以不太好串,我只能另想一新辙。

这些照片大都拍摄于五六十年前,要很久吧,好像也不是很长,也就是我们父辈,当然群里面有一些年纪大的老先生,对我来说,就像我们父辈生活的那个年代。所以说看起来是老照片,但是时间也不是特别的长,对现在多数人来说,应该还是会比较有共鸣。

U于是。我想了一个新的方向,就是从细节入手。因为这里面很多照片,大家在书上,或者是网上能看到的总的还是小图,但是底片扫描之后,它有很多丰富的细节,特别是店面上一些小的招牌呀,茶馆里黑板上的菜名啊,等等。把这些东西解读出来,我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因为书的尺牍毕竟有限,即使整个对开页都印了一张图,还是会有一些细节是看不到的,不如在电脑上亲自把底片放大了之后,能看到更丰富的东西。因此,我想在文字上把照片里的细节尽量讲出来,如果能有一些引申当然更好。

其实还是希望读者看这些照片时,能产生共鸣。每个人看这本书时,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就确定了这样一个思路,从细节的发现与解读去完成这本书。

好了,接下来给大家看几张图。

这是1962年在白塔寺白塔上拍摄的阜成门。那会儿城市规划还有些保护旧城,拓展新城的意思,所以这张照片里以城墙为界,城内城外对比分明。

2011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是我们熟悉的、现在北京城的样子。

对于这本书来说,我做的工作实际上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如果没有这几位摄影师,还有刘锦标老师、赵树强老师对底片的整理,实际上也根本不会有后面这些工作。也是有了他们这些前辈的参与,才让这些照片更显得珍贵。对北京城来说,对很多北京人的记忆来说,都是很珍贵的记忆和财富。

还有这两张照片,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这是哪里。

这两张,招牌上都写的是东四人民市场。实际上,熟悉老照片、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这实际上是隆福寺改的。现在这个场景都已经没有了。自从被拆掉之后,又盖了新楼,新楼现在基本上又更新了,跟拆了一遍没什么区别,装潢都挺现代的,就是现在隆福大厦这个地方。

隆福寺东,这是一家叫“德一号”的茶叶店。

这家店吸引我的主要是店面装饰,真的是非常非常精美。现在临街店铺已经不可能有这样下本钱的装潢了。今天还看了句老北京俗语,大意就是各种买卖都干不过卖茶叶的。照片摄于1961年。

还有一张照片,是在正阳门城楼上往北看天安门广场。我觉得这张照片里有一个细节,至少是纠正了我的一些常识的错误。

刚才说到广场上已经把中华门拆掉了,然后这儿还有一张是没有拆之前的。

我以前码字儿,包括跟别人谈的时候都提到,把中华门拆掉是为了修毛主席纪念堂,但是从这张照片上能看出来,实际上在修毛主席纪念堂之前好几年,中华门就已经被拆掉了。当时把东交民巷、西交民巷中间这条街打通了。

说到广场,刚才咱们看的几张都是从南往北拍的。这还有在城楼上,从北往南排的。当时正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几个细节比较有意思,大家看这个金水桥上面。

这张照片大家都认识,是以前老的北京南站,我看这张照片的时候也是非常感慨,因为早些年感觉自己很年轻的时候,去山里面玩。一大早天都没亮就去北京南站,去坐那种老式的绿皮火车,都困的不行,但是一到山里面背着大包就拿一瓶水,大太阳底下走一天也觉得特精神。

现在以前去的几个地方那边的车站都已经取消了,所以没法在南站坐以前的老式车去山里面玩了。

最后,我挑了一张照片,让大家猜猜这是哪里,在什么地方拍的,朝什么方向,为什么。

听过分享的朋友都已经知道答案了,没有听过的朋友,赶紧留言猜一猜这张照片是哪里吧!站在什么地方,朝什么方向拍的,是哪里?

(原标题:《两代摄影师,一座北京城》幕后故事、照片细节全都在这里)

整理 | 陈莹

编辑 | 黄加佳

流程编辑 TF003

来源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分享到

北京街头小吃撤摊儿进店:卫生改善价格略涨,不再“靠天吃饭”

无论“土著”还是“北漂”,在这套丛书中可以找到老北京风貌

逝水流年,往事如烟,忆老北京东四一带故人故事

老北京水井为何苦井多甜井少?宫廷每天派车出西直门,到京西玉泉山取水

记忆,是能够让老北京复活并显影的“试纸”

老北京无空调无电扇的年代怎么过三伏?暑汤摇扇夏衣别有特色

老北京夏天的味道:“旱三白”、“蛤蟆酥”、“酥瓜”都是啥?

从数字看老北京:一口京腔,二口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

老北京风情:大碗茶

天贶节:老北京的“洗晒节”

老北京这道名小吃颜值味道都不讨喜,大家为何却越来越上瘾

老北京人钟爱的老豆腐好不好吃全在作料,对比豆腐脑至少有4点不同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