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方励投拍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揭开这段二战秘闻
“12月25日对父亲来说不是一个好过的日子,因为那会让他重温当年的遭遇。”
说起这段历史的英国人,正是由方励担任监制与制片人、范铭担任导演的纪录片电影《里斯本丸沉没》的主人公。这部聚焦二战沉船“里斯本丸”亲历者故事的纪录电影正在摄制过程中,但已在国内外引起多方关注,新华社及英国BBC、《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主流媒体都对此进行过报道。
故事要从77年前讲起。1941年冬,二战的战火在远东烧得正旺,日军制定攻占香港的计划,几千英国士兵与日军作战至12月25日最终投降。这些英军士兵开始了食不果腹、疾病缠身、性命难保的俘虏岁月。1942年9月底,他们中的1800多人被日军送上“里斯本丸”号商船,船在从香港前往日本的途中被美军的鱼雷击中。日军从船上撤走了自己的人,却把所有英国战俘用木条和帆布钉死在三个船舱里。“里斯本丸”的沉没过程经历了将近25小时,在最后一刻战俘们奋力挣脱逃出船舱,附近的中国舟山渔民从水中拯救了384人。但最终仍有828人死于这场悲剧,他们或随船沉没,或在逃生后溺亡,或漂浮在海上时被日军射杀。
这部电影去年4月开拍,但在这之前,方励已被此事魂牵梦萦五年。作为电影制片人的方励经手过无数票房口碑双赢的佳作。“里斯本丸”沉船的故事,就是方励在五年前拍摄韩寒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时,从东极岛渔民口中得知的。
“我难以想象脚下这片海域竟埋葬着这么多年轻的生命,他们和我儿子差不多大,曾是别人的儿子、兄弟、父亲……可他们就死在我们家门口,我忘不掉,我过不去。”当初的一个执念,如今化作方励对1800多战俘家庭的承诺。身为海洋科学家和地球物理专家的方励,不仅全球独家定位了这艘沉船的位置,更希望挖掘沉船的真相。船是怎么沉的?为什么会沉?船沉的25小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去年7月,方励自掏腰包在英国三大主流媒体上打整版广告寻找战俘亲属,目前已有超过300个家庭与方励的团队取得了联系。这群被遗忘了76年的年轻生命,将会随着这部纪录电影拍摄的进行而被更多人铭记。
导演范铭曾任央视《看见》栏目主编,也是国内资深调查性纪录片导演。她说:“这是一个‘泰坦尼克+敦刻尔克’的故事,在船被鱼雷击中直至沉没的25个小时里,美国人、日本人、英国人、中国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里斯本丸船难’是一个将战争中的悲剧性与荒诞性集中在一个封闭空间的可怕的人性实验场。在对这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的调查和挖掘中,有太多丰富的层面,能看到国家间的利益与斗争、不同族群间的暴行与善念,人类求生的绝望恐惧与英雄主义,以及现代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待战争遗骸态度的文化冲突。”
摄制组由方励、范铭,助理导演龚莉,退伍英军上校布莱恩·芬奇,英国历史学家托尼·巴南,摄影师金与心、徐井泽和剪辑师袁泽、王雨夜,剪辑助理闻晓聪组成。这个十人团队远渡重洋,多次前往英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地进行调查寻访。《里斯本丸沉没》预计将于2020年年初上映,这个“东方敦刻尔克”的故事不仅是对生命的纪念,更是对和平的呼唤。
幕后
威廉·本宁菲尔德是这场惨案的亲历者之一。他今年98岁,住在加拿大魁北克北部山区的小镇。方励和范铭带领的摄制组今年十月与他见面,当时他刚刚和妻子庆祝了七十周年结婚纪念日。看到他今天儿孙满堂,方励感叹:“如果没有发生76年前的那桩惨案,今天的世界上可能就多了828个欢乐的大家庭。”他的大儿子说:“每年12月25日,父亲总是很难过,因为那是他们投降的日子,每到那一天他要么就是静静地坐着,要么就是不断喝酒把自己灌醉。”本宁菲尔德上船时只有22岁,船沉时,他被关押的二号船舱有人在黑暗中摸出一把刀,战俘们用这把刀割开了封舱的帆布和木条,破舱逃生。本宁菲尔德就是最早几个逃出的人,也是被中国渔民救起的384人之一。“我还记得那个渔民给了我半块萝卜吃,那是我一生中吃到最美味的食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们,日本人有可能因此摧毁他们的整个村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本宁菲尔德说。
因“里斯本丸”而失去父亲的朱莉·博伊德则终身沉浸在年幼丧父的痛苦中,父亲威廉·巴洛在1940年寄给她的一本祈祷书,成了她一生都珍藏的礼物。希拉·斯通的父亲威廉·麦科马克虽然从“里斯本丸”上幸存,但他总被噩梦折磨,常常在睡梦中尖叫,一生都活在战争的阴影里……他们的故事从未被记起,但不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