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耳蜗,除了造价昂贵,你还了解多少?
近期一则“寻找人工耳蜗”的消息被热心网友纷纷转发,没多久,又演变成一则“孰真孰假”的社会新闻。且不论这个事件中的是非曲直,我们来说说事件主角——造价昂贵的人工耳蜗,究竟能为听力的世界带来什么。
新华社资料图 摄:石月璐
植入后靠电极刺激听神经
人工耳蜗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House研究所研发的单通道人工耳蜗商品机问世。随后,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又发明了多通道人工耳蜗。
如今的人工耳蜗设备,包括植入体内的植入体和佩戴于体外的言语处理器两大部分。其中,位于体内的植入体又包括接收器和电极。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已发展得相对成熟,常规的手术方式是自耳后切开皮肤,在颅骨表面磨出一个骨槽安放接收器,再磨开乳突(乳突为解剖学名词,位于外耳道后方的骨质,体表可以触及),开放内耳,将刺激电极置入内耳中的鼓阶。最后,缝合皮肤,完成手术。
佩戴于体外的言语处理器可将外界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传入接收器后,通过鼓阶内的刺激电极直接刺激一定范围的听神经,听神经再将这种经过了特殊编码的电信号传入大脑,人得以产生听觉。
人工耳蜗植入术分别于1985年和1990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成人和儿童患者。现在,美国约有十万人使用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植入被认为是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重建听觉的有效治疗方法。
接收器根本不在颅内
对于人工耳蜗,大家需要了解两件事:一是体内的植入体和体外的言语处理器均有磁铁,二者在耳后隔着皮肤相吸,由射频信号传递;二是不论是接收器还是电极,均不进入颅内。
因此,人工耳蜗植入术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开颅手术,丢失后也不需要开颅重放。
以此次丢失人工耳蜗事件为例,小伙子丢失的其实是佩戴于体外的言语处理器,体内的植入体和电极并未受到影响,故而无需再次手术。况且,人工耳蜗手术的常规操作范围是颅骨表面和耳部的骨性结构,并不涉及颅内。
另外,言语处理器所存储的人工耳蜗程序是根据佩戴者的听力损失情况和听觉感受调试的,个体差异较大,但并不是每个植入体只能匹配唯一的言语处理器。因为每个佩戴者的开机调机记录都可从产品公司的软件中调取,并不会因为言语处理器丢失、损坏等原因,佩戴者就必须从零开始调整耳蜗程序。
只不过,丢失了言语处理器,佩戴者的世界如同被按下了静音键,不能听到外界声音,这对本人会造成极大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此我们建议,人工耳蜗佩戴者如果丢失了言语处理器,应第一时间联系厂家,协商沟通获取一个临时的替代机供短期使用,直到自己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与助听器辅听原理不同
人工耳蜗与助听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适应的耳聋程度不同。助听器适合于轻中度、重度耳聋患者;人工耳蜗适合于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感音神经性耳聋指病变位于螺旋器的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对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听力下降)。
对于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助听器提供的补充欠佳,尤其对于高频声音更是如此。若高频部分听力损失严重,即使佩戴了助听器,佩戴者因获取的声音频率不全,会对“si”“shi”等位于高频区域的音节分辨欠佳。在日常生活中,佩戴者会对一些词听不清、听错,总是打岔,或听不清一些清脆的、音调较高的声音。现在,一些助听器带有移频功能,可以降低高频区的声音频率,减少声音信号的丢失,但佩戴者获得的高频声音补偿效果仍然有限。而人工耳蜗手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对于仅依靠助听器不能满足日常交流需求的听障群体,医生一般会给出植入人工耳蜗的建议。若个人经济条件不允许现阶段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根据听力损失情况验配助听器,以保持对听神经的刺激,为今后人工耳蜗植入提供可能性。
但人工耳蜗并非听力障碍患者的“救世主”,它有先决条件。对于12个月至6岁的重度语前聋儿童(语前聋指在语言习得之前就有听觉障碍,一般可能因先天异常或是在婴儿时期就有听觉受损),助听器佩戴无效或效果不理想时,才考虑植入人工耳蜗。6岁以上语后聋儿童或青少年做人工耳蜗植入,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最好是自幼配戴助听器,否则植入后言语学习的效果会很差。在语后聋人群中,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依靠助听器不能进行正常听觉言语交流的人,都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此外,患者及家庭还需要对耳蜗植入以后的效果有正确的期望值,且家庭有言语康复的条件。
其次,人工耳蜗与助听器是辅听装置的两大类别,辅听的原理和辅听后的声音性质完全不同。
人工耳蜗通过外置言语处理器采集外界声音,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刺激听神经,这种传导方式产生的声音称为电子声,需要我们大脑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助听器则是通过放大外界声音,经过一系列人体听觉通路产生听觉,和我们健听人听到的声音性质相同。
第三,助听器是无创的,不需要手术;人工耳蜗需要手术才能植入。虽然人工耳蜗植入术比较成熟,患者仍有面临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低龄婴幼儿和耳蜗结构异常的患者。
延伸阅读
人工耳蜗未来能否大众化
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已有6万多名患者植入了人工耳蜗。由于各地、各医院情况不同,目前还没有适合植入人工耳蜗患者的门诊占比统计数据。
但现状是我国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是1‰至3‰。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听力残疾率为2.2%。最新调查也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障碍患病率是58.85%,听力残疾率是24.1%。
可见,在我国,听力障碍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对电极数量、植入体材质、信号编码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决定了人工耳蜗的高昂价格。大部分满足耳蜗植入的患者,因为价格对其望而却步。
那么,人工耳蜗这种技术的未来前景如何,能否逐渐大众化?
可以说,目前人工耳蜗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助听效果较好的听障人群可在电极可刺激频率的范围内达到健听人的听阈(听阈就是听到声音的门槛,要引起人耳的听觉,声音强度必须达到一定量值),其生活质量可得到极大提高,更好地融入社会。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还会出现许多类似人工耳蜗这样的技术,造福听障患者。我们相信,技术革新带来的价格优势会慢慢体现,国家补助政策的助力,一定会给更多患者带来“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