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雪山飞狐》争议颇多?胡斐最后一刀砍没砍,金庸这样说

2018-12-03 09:35 北京晚报 TF021

有了《书剑恩仇录》的试水,《碧血剑》在新派武侠创作上,就显得成熟多了。

作者:上官圣泓


《金庸传》

首先,体现在武侠小说的模式上,《碧血剑》一改传统武侠在故事演进和情节发展均由活着的小说人物牵动的模式,大胆采用插叙、倒叙的构思和技巧。一个贯穿在整部小说中的人物夏雪宜,却作为一个已故之人, 从未真正出现在小说当中,描写的笔墨皆从在世之人的回忆中呈现。

其次, 事件的发展存在极大的串联性,前因后果在一切巧合的安排下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提高了故事演进的可信度。发誓为父袁崇焕报仇的袁承志走上了拜师学艺的道路,学成之后下山自此卷入江湖。恰逢农民起义,事关军饷,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批财富又被江湖中人盯上。随后,江山与江湖便巧妙地结合起来。

再者,《碧血剑》中的人物刻画相对《书剑恩仇录》也存在一定的突破,在《碧血剑》中,是非善恶的界限开始趋向模糊,人物的性格更加复杂,坏人也存在令人同情的一面,好人也有不可爱的地方。

作为金庸的第三部小说,《射雕英雄传》彻底打响了金庸的名头,也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至尊的地位。《射雕英雄传》不仅风靡香港,还传到了东南亚,一时之间民众对《射雕英雄传》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首先,《射雕英雄传》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以传奇为主线,使人物附庸于情节的模式。人物形象的个性化成为小说的创作中心,故事的发展也完全“交给”人物来统率,情节的设计也跟着人物的性格来设计,达到了一种“事虽奇,人却真”的境地。

其次,利用人物性格的反差形成强烈的感觉、视觉、听觉冲击。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得刁钻聪明的黄蓉与愚钝正义的郭靖的结合不仅毫无违和感,反而提升了小说的整体魅力。就像著名作家三毛所说的那样:“至拙配至巧,竟也天成!”

最后,《射雕英雄传》的场景描写也渐趋成熟,场景感牵动真实性, 结构的完整达到了浑然天成的程度,是金庸成熟的象征。

在《射雕英雄传》连载之前,《雪山飞狐》便已经在金庸的脑海中形成了轮廓,这是金庸武侠当中受争议最多的一部小说,却也是惟一一部被译为英文传往外国的小说。

首先,《雪山飞狐》的写法与之前的三部小说截然不同。其所描述的武林风波与江湖恩怨全部通过小说当中的人物之口以倒叙的手法进行讲述。小说采用罕见的双线结构,两个重大线索协同推进情节发展。

其次,《雪山飞狐》是一部“没有结尾”的小说,最后一幕胡斐向苗人凤挥来的那一刀到底有没有砍下去,一直成为读者心中的疑团。这样令读者遗憾的结局,却是金庸的“狡猾”和高明之处,很多读者认为金庸在故意吊大家的胃口。但金庸本人却坦言,对于《雪山飞狐》的结局,他自己也不确定,砍还是不砍,这取决于胡斐个人性格的高尚程度和对心爱之人苗若兰的感情深厚……好友倪匡对此有一个贴切的说法:“对于一个已经走进死胡同的剧情,金庸选择不再描述,在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平添了些许奇趣,这正是金庸的成功之处。”

最后,《雪山飞狐》在人物塑造、故事框架以及结尾的选择上皆借鉴了大仲马的小说《基督山伯爵》。大仲马是金庸所崇拜的外国小说家之一,可以说金庸的小说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大仲马的影子。因此,20世纪90年代,法国驻香港总领事还赞誉金庸为“中国的大仲马”。

(原标题:纪念·《金庸传》 一代武侠大师的家国天下)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21

分享到

重看83版《射雕英雄传》追思金庸 周星驰、刘嘉玲都是龙套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黄蓉被称“黄莲花” 相比其他主角译名如何?

新版《射雕英雄传》收官 “95后小花”华筝结局催泪

新版《射雕英雄传》 杨旭文演郭靖 其家庭背景和女友曝光

郭靖宇版《射雕》被誉“业界清流”:郭靖黄蓉就应该有最萌身高差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