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专栏人与法

北京中信公证处为老人量身定制个性化遗嘱 兼顾三代排除继承忧患

2018-11-26 12:02 北京晚报 TF020

上周,一位老人来到北京中信公证处,见到公证员薛高峰之后,就开始哭诉儿子不孝顺,从她手里得了一间房子后,还对她又打又骂。老人就是想问问,如何订立一份遗嘱,绕开儿子,把名下剩余的财产安全地留给女儿。

制图:王金辉

作为中信公证处“公证养老”部门的公证员,薛高峰经常要面对怀揣着各种担忧和诉求的老人们。每个来办理遗嘱公证的老人都带着一道困惑他们的难题,而公证员就像解题一样,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所长,给老人们一个量身定制、能让他们得偿所愿的解决方案。

个性化遗嘱延续家族基业

“公证养老部”是中信公证处试点综合性公证养老服务以来专门设立的部门,这个部门的公证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老人们提供切合其自身需要的,从遗嘱设计、订立、保管到执行的一揽子公证解决方案。来做遗嘱公证的老人不论穷富,都有他们各自的忧虑。公证员为他们解忧就从一份个性化的遗嘱设计开始。

赵老太太90多岁了,在市中心有一套祖产的四合院。祖上传下来这么一份财富,让多少人艳羡不已。可老人跟薛高峰公证员说起这套宅子时,却是一脸愁容。

老太太看上去身子骨挺硬朗,但毕竟岁数在这摆着,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后事从长计议。老人告诉公证员,自己有三个子女,大儿子一辈子没结婚,二女儿和小儿子都有孩子。现在愁的就是这处四合院今后怎么处置,她提出的几个要求如同给公证员摆出一大串“题干”。

老人说,这处院子价值上亿,小儿子整天吵吵着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不方便,逮个机会就撺掇自己把院子卖个好价钱,得一大笔钱,一家人再去别处置产业,还能剩下不少钱去搞投资。

可是老人在这里住惯了,有很深的感情。再说了,四合院现在是稀缺资源,就算能卖一个多亿,可卖出去了就再也买不到了。在老人的老观念里,卖祖产,只有败家子儿才干。

所以,老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自家这处祖产能传承下去,不被卖掉,换句话说就是不能落入小儿子的控制之中。

怕小儿子处分房产,那立遗嘱不分给他房产不就完了?老太太又不同意,她希望今后房产三家都有份儿,三个子女,老人不偏疼谁,也不希望亏待谁。

接着,老人的第三个难题又来了。大儿子已经70岁了,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如果把房产留给他一部分,将来也无人承继,这是老人最担心的。可是,如果不给他留下一砖半瓦,他晚年又怎么生活呢?

老太太苦着脸说,一想到房子的处置问题她就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实在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房子不能给小儿子,但三家还都得有份,大儿子不继承房产,但必须给他居住保障。老人这想法,怎么听都拧巴。

薛高峰对于这道难题轻松应对,他针对老人的三个愿望设计了一份个性化遗嘱。

首先,房产直接遗赠给二女儿和小儿子的子女,而且说明只归他们各自个人所有,视为个人财产。孩子们即便结婚,配偶也不能“分享”,确保祖产按自己意愿传承下去。

俩孩子都已成年,二儿子也不能凭监护人身份去处决孩子得到的份额。这样一来,二儿子就失去了对房产的控制,但他的家庭仍然有份儿。

其次,遗赠附带条件,大儿子在这处宅子享有完整的居住权,直至其去世。这样一来,大儿子不涉及房产传承的问题,却可以保证他安享晚年。

老太太听懂了,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感谢公证员,赞叹这是个好法子。

这道难题,就这么解了。

个性化遗嘱排除继承忧患

前不久,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到中信公证处咨询订立遗嘱。两位老人都是大学的退休教师,在北京有两套房产。老先生身体不好,想未雨绸缪,立个遗嘱把财产都留给老伴儿和儿子。

按说这种遗嘱最简单,明确表示把自己的遗产给妻子和儿子就完了。老先生去世后,继承人拿着遗嘱来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就行了。

在介绍今后办理继承的程序时,公证员告诉老人,继承时需要所有法定继承人,也就是老人健在的父母、配偶、子女确认遗嘱,办理相关手续。

听到这儿,老人一脸错愕。老先生告诉公证员,他16岁时,在老家结过一次婚,还有过孩子。那时候年岁小不懂事,只知道听命于父母。等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对父母包办婚姻很是反感,和妻子也无感情可言。后来,他离家到北京来求学,认识了现在妻子,两人志同道合,通过自由恋爱建立了家庭,生了儿子。这些年来,夫妻恩爱,父慈子孝,生活十分美满。

虽说这40多年来,老先生跟老家的孩子没有任何联系,毫无感情可言,但他们的血缘关系却无法磨灭、相伴终生。即便老人通过订立遗嘱,不给他们留下遗产,也改变不了他们是老人法定继承人的事实。今后老人妻儿想办继承,就必须通知他们配合办理继承手续。

老人觉得这根本实现不了。这么多年没有来往,还能不能找得到人都不好说。就算能找到人,40多年没联系,一联系上就是通知人家,上千万的遗产跟他们没有一毛钱关系,还得让人家来配合办继承手续,这话怎么说得出口?人家知道了不得来打架啊?

老爷子只想顺顺利利地把遗产留给妻儿,既不想给包办婚姻的子女留下份额,也不想惊扰他们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那个年代的人在农村有过包办婚姻,甚至有过孩子的情况并不稀奇,老人的担心公证员也能理解。按照老人的愿望,公证员又给出了一套解决方案。

第一步,两位老人签订一份夫妻财产约定,约定夫妻财产都归老太太个人所有。这样一来,老先生身故后,他就没有遗产可供继承,和他的法定继承人也就没有任何牵涉了。

第二步,老太太订立一份公证遗嘱,确认自己身故后,遗产都由儿子继承,但丈夫在世时对房产享有完整的居住权。即便今后有不测,老太太先故去,也只需要老先生配合儿子,按照遗嘱将财产都给儿子就行了。

这个方案绕开了老爷子复杂的家庭关系,今后的继承程序将非常简单,既避免了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和不必要的麻烦,又保障了老人的居住权利。老爷子一下子释然了,马上做了财产约定和遗嘱公证。

个性化遗嘱兼顾老少三代

薛高峰告诉记者,以前老人立遗嘱,通常都是关注配偶,顶多再延伸到子女这一辈的遗产继承问题。而现在,老人们的需求千差万别,也更有前瞻性,一份个性化遗嘱兼顾老少三代遗产分配利益的情况比比皆是。

一对老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国外发展,住着别墅洋房,经济条件很好。小儿子一家无力买房,一直和老俩住在一起。

小儿子混的不如哥哥,当妈的反而偏疼他。加之小儿子生的是儿子,老太太便想把房产留给小儿子一家。可老爷子却觉得这样对大儿子不公平,而且还担心房子现在就过户给小儿子,他们老俩丧失“主动权”,今后在家里说话不硬气。

老俩思来想去想不出能兼顾各方利益的主意,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到公证处求助。

老人在世时要保留对房产的控制权、房产最终给小儿子和孙子,还得让大儿子心理平衡,这道题同样没难住公证员。

公证员表示,两位老人可以分别立个遗嘱,都明确自己去世后,属于自己的房产份额由配偶继承。这样的好处是,无论哪个老人先去世,配偶都将通过继承逝者的一半份额,获得房产完整的产权。儿子在这个阶段继承不到房产,确保老人在世时对房产有绝对的权利。子女想继承或处置房产,只有等两个老人都去世了才行。

其次,两个人的遗嘱中都约定,配偶先于自己去世,且自己身故后,遗产由小儿子继承,但必须给予大儿子一定数额的补偿。这样一来,老人想把房子留给小儿子,也让大儿子能平衡一些的目的就达到了。

还有一个问题老俩没想到,如果小儿子出意外,先于老人去世,即受益人先走了,老人上面两条遗嘱内容也就失效了,房子还得按照法定继承。

公证员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并给了老俩第三个“锦囊”。在遗嘱中明确,如果小儿子先于老人去世,房产由二儿子的儿子,也就是他们的孙子继承。这样能确保实现两位老人把孩子留给儿子孙子传承的愿望。

公证员告诉记者,这种方案适用于夫妻感情很好的家庭,如果夫妻感情不好,不放心对方,那么他们又会给出其他财产传承的方案,个案处理,量身定制。

公证员提醒:老年人不要过早处分财产

公证员薛高峰提示说,有些老年人为了避免子女纷争,在生前过早处分自己的财产,这是存在很大隐患的。万一子女获得财产后不孝顺,那老人都没后悔药吃。有些老人想自己写个遗嘱处分财产,但对于绝大多数老人来讲,并不了解遗嘱的格式与要件,同样风险很大。“有的老人写遗嘱,连遗嘱两个字都不写,落款上日期名字也不写,有的处分了自己没有完全权利的财产等等。不符合法律要求的遗嘱很有可能导致无效,最终写了遗嘱也无法达成遗愿。”

薛高峰说,从另一方面来说,遗嘱也不是万能的。当事人适不适合立遗嘱,立什么样的遗嘱,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达成愿望,都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个案解决。老人要想妥善安排身后事,不妨多问问公证处,公证员可以根据他们的经验,运用法律的手段,通过个性化公证设计的方式,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莹

编辑:TF020

分享到

《民法典》正式实施后不再以公证遗嘱优先,这俩问题务必要了解

民法典新变化:公证遗嘱不再优先 以最后遗嘱为准

民法典新变化:首次明确打印遗嘱同样生效

关于遗嘱:公证遗嘱效力不再优先 数份遗嘱以时间最后那份为准

中青年人立遗嘱大数据首次公布,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进入“90后”遗嘱

将虚拟财产写进遗嘱,男子把游戏账号留给堂弟:玩7年花近10万

25岁姑娘生日当天立遗嘱引网友热议,都写了啥?

不到30岁就立下遗嘱是否过早?“90后”对此有自己的考虑

刚安葬完老婆,丈母娘要求继承女婿父亲的遗产,居然还拿到了!

妈妈“留言”将房子给女儿却遭拒,女儿哭诉:我就是她的仆人

老人将遗产捐给社区,却被巡察组盯上,社区出于公心为何会被举报

三子女对簿公堂,对父遗嘱存争议哪方举证?法院判决后详解

《民法典》正式实施后不再以公证遗嘱优先,这俩问题务必要了解

民法典解读:“校园贷”“套路贷”等乱象频出 高利贷被明确禁止

民法典解读《三十而已》几大热点问题,算算许幻山顾佳林有有的经济账

民法典新变化解读:为什么要设置离婚冷静期?

民法典新变化:航班延误不再“白等”了

家长因志愿服务致五级伤残,校方被判赔近190万元,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