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宣布“战车带人空降”系统通过验收,如何保护乘员安全?
近日,俄罗斯宣布空降载人战车的“瓜田”系统已正式通过测试,可以满足俄军实用。在近期演习中,俄军从1800米高空空投了载有3名空降兵的新型装甲输送车。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仅有的“战车带人空降”例子。“瓜田”系统如何保证空投时战车乘员的安全?为何全世界只有俄军一家有此技术?
资料图 新华社
谈兵·研发背景:伞兵的烦心事
在现代化战争中,伞兵是一支精锐特种部队。用运输机将部队送到敌军防线后方,随着蓝天绽开朵朵伞花,大批精兵从天而降,夺取要地,真是威风凛凛。
实战中,伞兵是很苦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在敌人的四面环视之下,进行无后方作战,缺乏补给也缺乏重武器。毕竟,就算运输机的容量够大,但也很难把大型武器从天上投放下来?二战中,美军和英军都研究了用滑翔机运载坦克降落在敌后的作战模式,但对于其他更复杂的地形,滑翔机无法着陆而只能伞降,伞兵们将被迫用随身的轻武器去和敌人的火炮、装甲车辆乃至主战坦克搏杀,往往这些精兵良将仅仅因为重火力的缺乏,就遭到大量伤亡。
因此,对二战后的各大军事强国而言,如何为伞降部队配属更强大的伴随武器,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随着伞降技术的发达,到冷战中期,不少国家已经研制出对装甲车辆和轻型坦克进行伞降的技术。一般而言,就是用专门的运输机和降落伞,将战车进行伞降。
一般而言,战车的乘员是在战车被空投之后,再另行用降落伞降落,即“人车分降”。待到乘员落地之后,奔向自己的战车,登车并且进行整备,然后投入战斗。
这样的好处主要是流程简单,而且伞降的风险较小。毕竟战车空降的操作比单人空降复杂得多,出现危险的概率也更高。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就是士兵在伞降的时候,没有装甲的保护,而是悬在空中,这种慢悠悠的活靶子很容易遭到敌军的火力杀伤,尤其是射速快、穿透力小的机枪等轻兵器,对伞兵是致命的。其次,乘员落地之后,还必须寻找到自己的战车然后登车,再形成战斗力,这会花费很多时间。尤其从伞降到登车的空档也会成为敌方火力扫射的对象。如果遇上大风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乘员甚至可能飘落到距离自己战车好几公里外的地方,那样就更惨了,如果找不到战车,乘员成了简装步兵,战车变成一个空壳。
谈兵·首次试验:司令让儿子当“白鼠”
正是为了解决“人车分别伞降”模式中的困难,苏联空降军总司令,曾参加过卫国战争的瓦西里.马尔格洛夫大将(1908-1990)努力推进“人车一体伞降”模式,也就是让战车乘员在运输机上就登车,然后连人带战车一起从天上“扔”下去。
这种模式的好处很明显。首先保证了战车和乘员始终一体不分离;其次,伞降过程中乘员有装甲保护,不至于遭到敌军地面轻火力的杀伤;最后,战车一旦降落,可以立刻投入战斗,节省了宝贵时间,也有助于压制地面敌军的火力,帮助友军更安全降落。作为伞降部队的中坚,装甲战斗车辆能够早五分钟和晚五分钟投入战斗,可能直接关系到一次战役的胜败。
但是这种模式的危险性也很大。战车重量达到好几吨,是一个人的几十倍、上百倍。空降战车,即使采用了加大号的降落伞,坠落速度也比单兵伞降要快得多,在落地的时候会受到地面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对于皮糙肉厚的苏制战车算不上致命,但对战车内的士兵却可能造成头破血流、内脏受损的严重内外伤,甚至因此送命。此外,伞降时可能发生降落伞故障的。如果是单人伞兵,主伞故障还可以拉开备用伞,但坐在战车中的乘员则是毫无改变命运的机会。
为此,马尔格洛夫在1969年提出了“半人马”计划,即一方面研究新型伞降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巨大的半开放式“平台”,平台上面带着5个降落伞,每个760平方米,能有效降低战车降落时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战车内安装名为“卡兹别克-D”的减震座椅。这种形如蚌壳的座椅,是以苏联的联盟号宇宙飞船返回舱的航天员座椅改装而成,其减震效果非常好。
新型伞降系统研发过程中,一度遭到苏联高层的质疑。但马尔格洛夫大将顶住了压力,坚持自己的想法。项目先后进行了战车内放置动物和放置模拟人体的试验,都获得了成功。该轮到进行真人试验了,谁来吃这第一次螃蟹呢?
马尔格洛夫毫不犹豫地安排自己的亲儿子,空军上尉亚力山大·马尔格洛夫来作为这新系统的第一人。1973年1月5日,马尔格洛夫上尉和列昂尼特·祖耶夫少校登上了BMD伞兵战车,通过an-12运输机运送到1500米高空,然后投放。下落到800米高度时,战车打开了降落伞,随后,在震动声中连着平台一起安然落地。马尔格洛夫和祖耶夫操纵战车,在落地后的极短时间就整备形成了战斗力。他们完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人乘战斗车空降的壮举。为此,两人均获得苏联红星荣誉奖章。
谈兵·一波三折:试验成功但项目搁浅
“半人马”系统的试验获得了成功,但马尔格洛夫大将并不满意,因为这套系统并不太适合实战。
首先是太大太重。一辆BM空降战车不过7吨,但这套伞降系统连同空投平台的自重就有2吨多。为了把这个庞然大物装进运输机,需要大批的车辆和人员折腾好几个小时,打起仗来太耽误时间。更主要的是,为了保证战车和乘员落地时的安全,伞降系统用了多个降落伞,减缓了着地时的速度,却也大大延长了空中停留的时间,使得庞大的战车容易悬挂在天上成为敌方炮火的目标。这一点在战场上同样致命。
为此,马尔格洛夫大将没有继续大规模试验“半人马”,而是开始研究更先进的“列阿克塔夫尔”无平台反推伞降系统。这个系统将降落伞直接安装在战车上,随车移动,大大减低了系统的重量。由于伞的面积比“半人马”小得多,这套系统的下落速度比“半人马”快得多,可达每秒25米,几十秒中就能从千米高空着陆。
速度这么快,着陆时的冲击力岂不要命么?原来,系统装备有火箭制动设备,战车下方伸出长长的探杆。当战车距离地面很近时,在探杆触地的瞬间,火箭自动点燃,喷出大量燃烧气体,产生强大的反推力,把速度由每秒钟20多米减小到每秒钟4米左右,战车随即安然着陆。
“列阿克塔夫尔”系统在1976年1月23日,由苏联第76近卫空降师完成了试验,并进行部分列装。这套系统降落速度快,安全性高,可以说非常适用于实战。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实在太先进了,造成价格昂贵,设备复杂,维修保养困难,很不经济。
为此,苏联又研发了“舍利夫”无平台空投系统。“舍利夫”和“列阿克塔尔夫”类似,也没有装空投平台。不同之处是它把价格昂贵的火箭反推系统改成了缓冲气囊。在战车落地瞬间,气囊首先触地,利用其排气过程,气囊变形而吸收着陆的冲击能量,减缓战车受到的冲击,保护战车。相对火箭反推系统,气囊缓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当然,其缓冲的力量是不如火箭大的,因此伞降速度要比火箭反推系统慢一些。这可以说是美中不足。1983年苏联完成了此项试验。
上面这些试验中,苏军每次都是投放载有两名乘员的战车。为了安全,直到苏联解体苏军也从未做过一次整车满载乘员的空投试验,而这实际上限制了这项技术投入实战。
谈兵·上拉下垫:“瓜田”如何保护乘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处于极为颓废的状态。但在90年代末,俄罗斯开始研发“瓜田”系统。“瓜田”是俄罗斯伞兵战车作战一体化工程的绰号。在1998年6月,俄罗斯实施了首次伞兵战车的满载空投试验。俄军第76近卫空降师的7名伞兵,乘坐BMD-3伞兵战车,从伊尔-76飞机直接空投。他们使用的是“舍利夫”空投系统。不过,由于俄罗斯经济困难,整体空投系统没有采购多少,更多的是达成一种技术研发试验和宣传的成效。
如今,经过20年的苦心磨砺,“瓜田”系统终于全面通过验收,也标志着马尔格洛夫当年的梦想基本达成。
“瓜田”系统的降落伞包括11个主伞和许多个伞面较小的副伞。主伞用于降速,副伞用于调整方向,主副伞分装在多个伞包内,伞包则捆扎在装甲车后部的车体表面。在运输机中,战车用固定-牵引锁,锁在飞机地板上防止颠簸,并与飞机尾部的牵引伞(面积8平米-10平米)相连。
当运输机到达预定空域后,领航员打开飞机货舱门,按下“投放”按钮,抛出牵引伞。牵引伞打开充气,形成往后的拉力。同时,固定锁打开,战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飞机地板上的中央导轨向外滑出飞机货舱。
出舱后,牵引锁自动打开,牵引伞与战车分离,同时拉开辅助引导伞。在该伞的作用下,装甲车上装的11个主伞同时打开,并向四周分散,绽放“花朵”。当主伞系统拉直时,缓冲气囊展开,自然充气涨满。
在着陆瞬间,气囊被压缩,排气孔泄气,使战车得到缓冲。同时,主伞着陆脱离锁生效,使车辆和伞系统分离。这样,乘员可以直接驾驶装甲车离开降落伞投入战斗,而不必耗费功夫去解开降落伞。乘员也可以在车内按电钮将降落伞连接点解脱掉。此外,车内还安装有自动脱离信号显示装置,方便乘员掌握当前情况。
战车内安装有由宇宙飞船座椅改成的“卡兹别克”空投座椅,乘员呈仰卧状,座椅头部有减震器,着陆时人员脊柱不会受到冲击伤害。
依靠这些措施,“瓜田”系统足以保护乘员在千米高空连车落下时安然无恙,并迅速操纵战车投入战斗。和“瓜田”系统配套的BMD-4M空降战车自重14吨,乘员3人,可再搭载4人,配备两门火炮、两挺机枪和一台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此外还能投放BTR-MD装甲运输车。该车自重13吨,乘员2人,还能再运载13人,配备两挺机枪。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装甲车均能泅渡抢滩。俄军多次实现水上降落,使得其成为陆海空三栖战车。战车着水后,乘员直接在车内操纵炸掉伞系统连接件,然后启动履带,就可以摆脱降落伞、气囊、滑板等部件,使得战车在海上乘风破浪。而在传统人车分降的模式中,如果两栖战车被投放在海上,那么空降下来的乘员必须在海上挣扎着游过几百米乃至几千米之后才能登上战车作战。
谈兵·独家生意:别国为何不用人机一体空降
截至目前为止,“战车载人空降”还是俄军的独门秘籍,世界其他军事强国无一掌握。军事强国美国的装甲车辆空降,绝大部分是采用“机降”也就是运输机着陆后开出的模式,而不是直接伞降。60年代,美国研制了谢里登轻型坦克(M551)用于伞降,此后数十年没有新品。谢里登在20世纪末退役后,直到2018年,美军才准备将LAV-25A2型轮式步兵战车装备于美军82空降师。而且,这两款装甲车辆,都是通过“人车分投”的模式进行伞降的。
那么,为什么美国或其他强国不进行人车同降呢?
首先一个原因是这种伞降确实存在很高的技术要求。苏联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这个项目,1973年首次试验成功,之后又经过数十年研发改进,至今恰好半个世纪。这里面,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苏俄“黑科技”的应用都是必不可少的。相对来说,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不及俄罗斯,因此要短时间赶上也不那么容易。
更重要的原因是,人车一同伞降的风险高。伞降本来就是充满变数的技术动作,而数吨乃至十余吨的战车进行伞降、减速,更是风险重重。如果在接近降落时战车未处于水平状态,则可能倾覆翻滚;如果战车的多个主伞未能逐一完全打开,只要有一个主伞打开失败,也会导致战车坠毁。据估计,战车伞降坠毁的风险在5%左右。同时如前所述,蜷缩在战车内的乘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逃生的机会。俄罗斯号称“战斗民族”,作风彪悍,在苏联时代冒着危险积累了这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其他国家暂时玩不起这种“游戏”。
最后,其他国家可以采用别的方法来解决空降战车与空降乘员的战斗力配属问题。例如使用更精准的分体空投技术,使得伞兵跳伞落地后,与战车距离保持在数百米内,辅以无线电信标等电子设备,足以迅速找到自己的车辆,在十分钟内形成战斗力。更进一步,还可以采用“分体同降”技术。例如,将战车从运输机尾门空降,同时战车乘员则从运输机侧门跳伞。同步跳伞的同时,伞兵还可操纵副伞靠拢战车。这样,乘员与战车几乎同时落地,距离更近,可以更快进行作战整备,完成集结,反应速度比俄军的人车同投也只是稍微逊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