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曾经北京平房里卧室就是厨房,烧水做饭全靠柴,没这些技术真不行

2018-11-10 10:02 北京晚报 TF019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全家居住在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屋子既是寝室又是厨房,还是客厅,来个亲戚朋友都没地方坐。那时烧水做饭全靠一把柴,一天下来一身灰。整个厨房暗沉沉的,屋椽和墙壁经长年累月烟熏,乌黑一片。厨房里有发面盆、洗菜盆,盛水缸、咸菜缸,盆盆罐罐一大堆;还有大面板、小菜板,大擀面棍、小擀面杖,以及杂七杂八的其他炊事用具,太凌乱太拥挤。

辛彩梅


土灶台。孙颖 摄

那时生炉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要受烟熏之苦,有时操作不到位,白白浪费引火柴,炉子生不成,只能重新再来。“黑厨房、土灶台,破风箱,大水缸,一日三餐不离柴”,是过去我家厨房的真实写照。尤其夏天,厨房里最难熬。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显著提高,与大多数村民一样,我家也盖起了新居,厨房重新设计,柴灶改成煤炉,大大缩短了烧火做饭的时间,省去了上山打柴的辛苦。但烧煤炉要经常留心是否该加煤了,稍不留心让火烧空了,就要重新生炉子;每隔几天要倒煤渣,每年至少要修缮一次烟囱,每月要清除炉灶拐弯处的烟灰,每天因烧煤而必须的清扫卫生更是付出很多劳动。烧煤炉的附属工具很多,火钳、火钩子、煤铲子、通条、煤盒子等等,搁厨房里也乱糟糟一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改变。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家随村里广大农户一起进一步“厨房革命”,把煤炉换成了煤气灶,清洁、环保、节能;自来水通到厨房,拧开水龙头直接淘米洗菜,方便极了。

自打用上了煤气灶,烧水做饭变得非常方便;因为有了配套的抽油烟机,厨房也变得洁净卫生起来。我家就此告别了“炭柴堆满间,做饭满屋烟,熏黑四面墙,煤渣掏不完”的杂乱。

最近这些年,我家通过特色种植,多种经营,渐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厨房里除了煤气灶,又添“新丁”,有微波炉、高压锅、电磁炉、电饭煲……煮饭烧菜实现了燃气化加电气化。冰箱、消毒柜、粉碎机、榨汁机、豆浆机也成为我家厨房“新宠”。再加上超市里商品应有尽有,各类蔬菜、生鲜熟制,买回家后分装在冰箱里,现吃现拿,现拿现做,省去了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

从“烟熏火燎、柴草成堆”,到“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从烧柴、烧煤到烧气,更快捷、更方便、更卫生的厨房操作,使我家餐桌从内容到质量都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变化大提高,让我们一家子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原标题:从土灶台到电气化)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9

分享到

5分钟出炉36份便当 记者探秘世园会前台后厨的“尖峰速度”

改变“猫捉老鼠式”餐饮监管,才有重塑行业环境的可能

湖北大学现“共享厨房” 带上食材花几块钱租用人人都可下厨

天竺保税区北京坊店 可以把德国厨房搬回家?

端午观“舟” “小船”在家居布置中的妙用

北京“阳光餐饮”工程启动 年内500家食堂3000家餐饮单位亮后厨

揭秘未来厨房什么样? 让健康美味与营养更平衡

老字号把“菜园”搬进厨房 绿色蔬菜现采现吃

家庭厨余垃圾为何难分类? 分类16年依然难进行

星级酒店变身百姓家后厨 摆摊做大排档接地气

饭馆乐事 啥都往回搂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