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为什么外国人最想看的中国古城是“长安”?来一趟就懂了

2018-11-03 11:02 北京晚报 TF019

有句话说得好:“在世界还不知道中国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长安。”在海外这些年,从早年的“唐人街”到今日的“中国城”,人们的话题里总是少不了“长安”。每次碰到外国友人,他们也都说最想看的中国古城就是“长安”。

陈瑞琳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开元九年,辉煌的大唐拉开了华丽的序幕,二十岁的王维中了进士,“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在他身后,一个七岁的男孩杜甫也在河南作诗。再后来,青年李白在黄鹤楼为兄长孟浩然送行。进发长安的途中,孟浩然吟道:“洛川方罢雪,嵩嶂有残云。”那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年代,大唐的诗情如滔滔江河,成就了一个伟大诗国的碧海。

此刻,在浓浓的唐风汉韵里,漂泊多年的我正穿梭在长安城的古街老巷,曲江芙蓉园的典雅庄严,浐灞会展中心的恢宏壮丽,陕西关中民俗村的庭院深深,唐苑皇家园林的美不胜收,尤其是那古朴高耸的城墙寺院,俨然就是我心中的国色天香。

最难忘大雁塔前的喷泉广场,五彩的水色里返照着千百年来不灭的光,眼前似乎出现玄奘从西域取经归来的场景,也仿佛看见日本的遣唐使团从东海乘风破浪而来。不禁怀想着当年的马队、骆驼队,浩浩荡荡从长安城出发的情景,他们一路向西,大唐清脆的驼铃伴随冰河上的铁马金戈,绵绵万里的丝绸之路,横贯在欧亚大陆之间。

就在西去的路口上,如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这里被誉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仔细望去,一队骆驼商旅,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正要西出阳关,浩大的队伍中有唐人,也有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在十四匹骆驼中还夹杂着两匹马和三只狗,气势豪放生动,令人热血沸腾。这其中有多少斑驳的记忆,有多少迷离的故事,我不禁又想起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位勇士张骞,就是从这里出使西域,被后世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可叹唐宋之后,人类迈进了大航海的探险时代。痛惜九州大地北有草原阻隔,西有山脉屏障,东南仅有的海岸线,还被满清政府实施迁界禁海,摧残了沿海地区的资本经济,从此闭关锁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面对漫漫长夜的昏暗和沉寂,才有了龚自珍的慨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近五百年的中国,不仅错过了大航海,错过了工业革命,还错过了文艺复兴。今天的中国人正在奋起直追,几乎是在浓缩西方几百年来的历程。在海外,中国人的形象变化太快,老祖母记忆里的中国人还是只会做“蛋炒饭”的大厨,可她的孙子却已经娶回了博士毕业的中国媳妇。一位老同学描述他们在夏威夷开全球高层学术会的情景,中国的学子竟占了一大半,大家的发言几乎都可以用中文进行。

喝完一杯桂花稠酒,坐在大南门的塔楼上,看脚下的长安城车轮滚滚,气象万千。这里曾替中华文化“守陵”,如今是开发西部的先锋。中华文明的伟大所在就是能吐故纳新,有容乃大。而所谓的“盛唐精神”,就是向世界开放。从欧亚大陆的高速铁轨,到海上的贸易商船,今天的中国已经走进了“全球化”时代,这是历史的呼应,也是未来的展望。

(原标题:西望长安)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寒假里,不如去中国科技馆做一天马可·波罗,“丝路之旅”在室内

丝绸之路四项重要考古成果发布 揭秘丝路之“最”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他如何找到大月氏,至今还是个谜

丝绸之路文明特展上演 3500年前的“小河公主”亮相北大

一百张脸谱六十九出老戏 绘出一幅“丝路”百科

2019丝路环球旅游盛典圆满闭幕 中国选手获总决赛冠军

《百家讲坛》主讲人讲述“丝路上的古城” 梳理30座名城的发展变迁

从寻常香草树胶麝香与茶,到孜然巧克力《香料漂流记》应有尽有

走近乌兹别克斯坦:遍地是“古”与餐中“四宝”

“丝路游”火了洋导游!服务中国游客,北非90后导游收入翻两番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昔年唐朝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唐朝的大国意识:宏阔大气开明拓宽,在丝绸之路上留下重重一笔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