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教

北京怀柔科学城即将完成考古勘探 百名技工雁栖湖畔挥“洛阳铲”

2018-10-11 09:50 北京晚报 TF0328

作为北京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怀柔科学城的建设备受关注。今年怀柔科学城计划开工建设24个重大项目。作为项目开工的其中一项先期手续,完成项目地块的考古勘探,摸清地下是否有老祖宗留下的“宝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确保科学城项目顺利开工,一场怀柔史上最大规模的考古勘探自去年起就在雁栖湖畔启动。

记者近日探访现场了解到,此次科学城纳入勘探的地块面积达192万平方米,最多时有超过100名技术工人同时在雁栖湖畔的大地上挥动“洛阳铲”,以最精细的态度让科学城的建设不留遗憾。据悉,今年的考古勘探最快将于本月底结束。

工程建设为考古让路

111国道京加路从怀柔科学城核心区穿过,然后一直向北而去。在它与京密引水渠“相会”的东侧,是一大片开阔地,这里就是此次考古勘探的地块。眼下,京郊怀柔秋意已浓,这一大片开阔地里的杂草大多已经枯黄。“这片土地已经签订征收协议,完成勘探后才能正式开工建设。”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晋凯告诉记者,这是怀柔科学城的核心区,今年开工的大项目中,有13个选址在此,其中就包括占地面积约1000亩、有“北京光源”之称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一条三四米宽的西宰路自东向西向穿过勘探地块。路的北侧,20多位技工师傅身穿蓝色工作服,手持近两米长的“洛阳铲”,以水平“一”字队形对地块进行拉网式勘探。他们一边走,一边不断将“洛阳铲”扎进地里,然后带出地下的土样,判断地下是否有遗迹或者墓葬。由于勘探非常细致,勘探队伍行进的速度比常人步行要慢很多。路的南侧,已经完成勘探的地块,塔吊、挖掘机等施工机械已经全面进驻开工,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等科学装置和研究平台将在这里落户。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每一百平方米地块需要6至8位考古勘探技工师傅,此外还有记录、测绘人员。一旦有需要,历史、考古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可以随时跟进提供技术支持。“不管风吹日晒,只要不下大雨,能出门,大家都在外面忙活。”工作人员介绍,“要确保勘探质量,不能有一丝疏漏,同时尽量不影响工期,我们只能加班加点。”

“洛阳铲”成勘探“神器”

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考古勘探是一个细致活儿。勘探前,项目负责人和勘探人员要先在探区内进行踏勘,熟悉地形地貌,查找地层断面,并采集地表遗物标本,收集线索。进入勘探流程以后,技工师傅采用等距梅花状布孔法,将探孔错列分布。一般情况下,布孔密度为1米乘以1米,形成梅花状孔网,即1平方米内有5个探孔。若发现遗迹,师傅们需要进行重点勘探,确定遗迹的范围和形制、遗迹的开口深度和自身厚度、遗迹的基本性质和年代等。

在考古勘探时,工作人员还要同时做好现场记录、测绘、照相、填写表格等工作,每天野外工作结束后还要进行总结,并将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归类。

记者了解到,目前考古勘探最常用、最主要的工具是探铲,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洛阳铲”。这种在盗墓小说里经常出现的工具可是勘探界的神器。它可以自上而下提取土样,分析土样的质地、颜色、结构、包含物等,从而综合判断遗迹的有无和基本情况。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常用的“洛阳铲”直径不超过7厘米。首次扎进土里探查,深度视土质等条件而定,通常不超过10厘米。用“洛阳铲”勘探,全靠人工,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技术活儿,需要勘探人员规范操作,同时具备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准确的判断力和持续的专注力。

据了解,参与怀柔科学城考古勘探的技工师傅大多来自陕西、河南,多次参与其他大型墓葬、遗迹的勘探发掘,无论是技术还是经验,他们都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就是凭借这些考古勘探人员不畏酷暑严寒,一丝不苟的工作,才使得文物部门掌握了怀柔科学城地下文物的埋藏情况,保证了科学城建设顺利开展。

出土文物将入藏博物馆

据介绍,怀柔科学城的重大项目建设从去年启动。考古勘探在当年先于工程施工开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承担了这项文物勘探工作,共涉及6个地块项目,面积约192万平方米。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告诉记者,考古勘探是我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考古学研究、推进文物保护、服务好各类基本建设工程的重要基础。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市文物局对此非常重视,委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负责怀柔科学城建设中的地下文物保护。

郭京宁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古都北京地下文物的保护,北京市在建设项目的开工前必须完成考古勘探和发掘,从而保证地下文物的安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动土先考古”。

记者了解到,从目前的考古勘探进度来看,怀柔科学城核心区的建设用地属于雁栖河、沙河的冲积平原,主要是沙土农业用地,在古代集中居住较少,因此尚未发现大规模的墓葬、遗迹,“在考古勘探中,我们也发现了个别的古墓,出土了一些器物,下一步将进行分类登记造册,然后整理研究。”现场负责人说。

记者从怀柔区文委了解到,从科学城建设地块出土的文物未来将统一收藏于怀柔的博物馆,“它们见证了怀柔的历史,具有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悉心保护。”区文委副主任郭大鹏说。

截至记者发稿,怀柔科学城的考古勘探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郝晋凯告诉记者,按照建设进度,如果没有重大发现,考古勘探预计将在10月底前完成,以确保后期建设按时推进。

未来几年,怀柔科学城的各大项目将迎来开工建设的高峰期,总开工面积超过2000亩,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第二批院士共建交叉研究平台等都将在这些地块落户,“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会全力做好文物保护,会通知到每一个工地,一旦发现大的文物遗迹,将立即上报。”郝晋凯介绍。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航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怀柔区文物管理所供图

编辑:TF0328

分享到

“小小科学家”儿童科普课堂开课 小学生可直接提问国家级科普专家

新东方以5282万港币从二级市场买入新东方在线股份

共建森林城市 六合庄林场开展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教育部回应

北京中职教师增设正高级职称,这类人群可破格申报

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长改作业,部分地区:一旦越线,校长也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