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调查

北京74岁老教师胡钧“跨界”研究节能环保 打造“低碳小屋”

2018-09-10 14:02 北京晚报 TF015

北京南四环花乡桥南四合庄育仁里小区内,有一处“低碳小屋”,屋主人是74岁的退休教师胡钧。退休十多年来,原先教体育的胡老师“跨界”研究节能环保技术,在没有资金、没有试验场地、没有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了含有百余项节能技术、节能75%的“低碳小屋”。

从零开始 体育老师研究节能环保

胡钧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上世纪90年代在一所中学当体育老师。那些年胡钧最深刻的感受是,空气已经不再是小时候那般澄净。居民区煤球炉子冒着浓烟,路上的大卡车吐着黑烟,天也不那么蓝了,污浊的空气让他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在操场上上课,更是深受空气污染的危害。有时候一上午的工夫,穿的白衬衣就能被空气中的粉尘熏脏了。“从那时起就特别想研究节能环保,为净化北京空气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事。”胡钧说。

2000年胡钧退休了,时间一下子充裕了,他就想,先从关系千家万户的节能着手吧,于是开始了自己的环保研究。

在胡钧的手机里,现在还留着当时自学物理化学啃下来的各种符号,a是“阿尔法”,β是“背他”,λ是“拦姆达”……除了搁下了三四十年的物理化学,胡钧还自学建筑节能、环保、生物、生物医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为了尽快掌握科学知识并且长久坚持学习下去,胡钧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生活时间表:早上5点起床,看书两个小时,然后去锻炼身体半小时,回来吃早饭,上午再继续学习两个小时,下午或晚上还要学习两个小时,即便是节假日也不能停止。

这样近乎苛刻的退休生活,给胡钧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的大门,他往返于图书大厦和各大高校图书馆之间,跨行业、跨学科储备专业知识为自己充电。一位体育老师愣是在节能环保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10年打造 低碳小屋集纳百项技术

经过近10年的沉淀和积累,胡钧把自己居住的80多平方米的家改建成了含有103项节能技术的“低碳小屋”,其中“太阳能取暖制冷门窗”、“多功能空调门窗”、“多功能空调窗帘盒”、“门窗框散热器”、“阶梯组合太阳能利用装置”等22项技术获国家专利。根据测算,这个低碳小屋节能超过75%,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吨以上。

“低碳小屋”为胡钧赢得了“低碳老人”的称号,各种荣誉纷至沓来,而背后是他孜孜不倦的探索。

比如“门窗框散热器”,胡钧为此耗费了6年时间,产品升级了5代。在胡钧的工作间,工作台上整齐地摆着天平、显微镜、各种试管试剂,还有早已翻旧了的《物理学》、《发热学》等专业书籍。“我觉得与外界相连的窗户是一个耗能的漏洞,在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中接触到‘空气幕’的概念,我就想如果将散热器变成门窗框,是否就能给窗户加一层空气幕,更好地将冷气隔绝在外,那不就能更好地取暖了吗?”一直以来散热器都是围绕着传导、对流、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模式,胡钧则把视线放到了窗户上。

胡钧说,最初他想把窗框整体做成散热器,也就是说,窗框就是暖气管,热水在里面走。为了打造出自己设想中的窗框暖气片,光开模费胡钧就花去好几万元,厚重的窗框是纯铝浇铸焊接。这个窗框散热器试用的过程中,在同样条件下启动,室内温度在1个小时左右就能达到18摄氏度,而用传统暖气,这个时间需要两小时。效果是不错的,但成本却令人咋舌:按照这种方式最终成型的产品,每个窗框散热器的成本大约是3万元,根本不具备实用推广条件,谁家也不会愿意花这么多钱去改造自家的窗框。

胡钧坚信他的思路是对的,开始了各种尝试:采用扣盖和扣座组合的方式,成本依旧居高不下;不要扣座了,直接挂墙上,效果不好……这一琢磨就是6年,胡钧研制出第五代“门窗框散热器”才算技术成熟,也将成本成功降了下来,申请了专利。

现在的“门窗框散热器”什么样呢?记者看到,在低碳小屋的门窗框边上有一圈有着小孔的白色金属框,卸下一块金属框,金属框底座上有几排卡扣,可以将传统的通水暖气管排布在内,不过胡钧用的热能是来自太阳,金属框内蜿蜒着红色的电缆,连接着窗外的太阳能电池板。

“改造很方便,框体我用的是铝合金,成本也就几百块钱。”胡钧说,他的“门窗框散热器”获得国家发明展会的金奖,不占地、节水、节约材料,能量守恒,虽然维持屋内温度和传统暖气相差无几,但对于自采暖用户尤其是经常开关暖气的情况下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如果配合阶梯组合太阳能利用装置,用来自太阳的电就能提供很好的供暖。

自从低碳小屋建成后,不少单位、个人前来参观,他都将这项技术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据他所知,一些办公楼、酒店已经开始尝试采用门窗框散热器。

除了门窗框散热器,为调控室内温度胡钧还在墙上“藏”了一项技术。他把自己发明的一种相变装饰材料涂在墙上,这种神奇的材料可以对太阳能自然吸储释放,温度低时它就吸冷,温度高时则吸热,从而使墙体具有保温储能的功能。这样即使夏天,小屋里的温度也都在25摄氏度左右,胡钧笑着说:“这屋里的空调已经成摆设很多年了。”

年过古稀 环保路上继续忙碌

瓦楞纸叠搭的书柜能承重160斤;用汽车隔热膜做窗帘充分隔绝室外热量;抽油烟机沿着炉火设置一圈抽油孔,这样没等油烟冒上来,就被抽走了;卫生间水池有机关,脏水从左边流走,净水从右边流入储水箱……在胡钧的低碳小屋,各种节能发明随处可见。

为了方便大家参观,胡钧和老伴儿现在搬到了女儿家居住,免费将自己的低碳小屋公开展示,如今“低碳小屋”已经成了社区科普活动站工作室和社区的科普名片,接待了海内外参观者近万人。除了坚持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外,胡钧还不忘推广节能技术、宣传节能环保知识,先后撰写了100多篇节能减排的科普文章,还为社区撰写低碳科普教材,应邀到机关、团体、学校、社区举办科普讲座300多场。

建起了“低碳小屋”,胡钧并没有停下脚步,这些年来依旧在不断探索节能环保技术,令他颇有成就感的就有一项专门针对装修污染的专利技术,“生物工程腻子”。

胡钧的灵感来自中国古老的智慧。“中国古时修建城墙宫殿,用糯米、芋头、土豆等纯天然植物做胶黏剂,许多古老的建筑一直矗立至今,证明纯天然胶黏剂是可行的。”胡钧告诉记者,现代腻子中的胶黏剂是化学成分,基本上都存在释放甲醛的问题,他就想用天然原材料做出同样效果的胶黏剂。大米粥、江米粥、土豆淀粉……胡钧对这些曾经出现在史书中的材料一样样试验,但是都没有成功。这种一样样试验、一样样否定的过程持续了一年多,直到爆米花给了胡钧灵感。

胡钧把粉碎的玉米碎粒装入膨化机中膨化,玉米碎粒的体积可膨胀两千倍左右,巨大的膨胀压力让玉米碎粒变成无数细微的海绵状结构,得到的膨化的玉米淀粉可直接作为胶黏剂使用。而用膨化玉米淀粉代替化学胶黏剂制作的腻子,没了甲醛的隐患还不影响使用效果。“生物工程腻子”研发成功伊始就有人来找胡钧购买专利,但是胡钧却把这个专利配方公布在了网上。

“装修污染涉及千家万户,我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技术,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不会释放甲醛的腻子走进千家万户。”胡钧欣慰地看到,目前国内外很多产品如环保涂料、环保油漆、环保建材、环保家具等都在利用“生物工程腻子”的原理,越来越多的环保产品在涌现。

活到老,学到老,创新到老,现在,74岁的胡钧依旧不服老,还在继续他的研究,把视线放在了更大的空间,他的“石墨烯生物电池”也已经获得了专利,在利用科学方法代替石化能源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师说 换个方向 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别看一直在钻研技术,生活中的胡钧可不是“科学怪人”,他会为妻子演唱自己作词谱曲的《天赐良缘》,会出任科技馆志愿者给更多的人讲述科学故事,也会在社区活动中忙前忙后……“我的父亲是原宣武区一所学校的校长,从小就告诉我,人活着要有价值,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动力就是来自这里,即使退休也要活得有价值。”胡钧说。

作为一名老师,胡钧想告诉时下的年轻人:科学是无止境的,要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变相思维,很多事情换个方向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要学会把‘杯子’空出来,把自己的眼光看得远一点儿,要为我们的思路、我们的梦想,开拓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我们掌握的知识能够灵活地聚合、置换、跳跃、碰撞,迸发出创造奇迹的火花。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就会源源不断地流淌或喷发出来。”胡钧说。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颖

分享到

成都试点个人“碳账户” 鼓励市民“绿色生活”

北京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最低 为0.5吨

义务植树开启互联网模式 低碳行为助你线上种真树

“绿行者-绿色出行奖励平台”上线 “绿行者”以奖励带动车主减排

泰迪低碳乐园助阵月季大会 为市民提供休闲新地标

北京5千辆“小黄车”高校内共享 微信存取车1公里收4分钱

市质监局将发布低碳社区评价标准 人均月用水量不超3.5立方米

中国将发布低碳发展长期路线图

北京美术馆东街这些居民遭遇用水难题,洗衣服光接水就要俩钟头

北京3000多栋老旧楼房获新生!怎么改居民“点菜”

市区一床难求、郊区却“吃不饱”,养老院靠什么吸引老年人?

地铁“猎狼”人:斩断一只只“咸猪手”

刚下“抗疫前线”当起小学“副校长”,岗前培训女儿试听“挑刺儿”

发现网约车司机非“京籍”可打热线举报,别让管理规定成一纸空谈